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615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出口竞争力

  引言

  湛江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亚热带海洋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一条虾”工程,着力培育、发展和壮大对虾产业,逐渐形成了育苗、养殖、流通、加工、出口系列化对虾产业链,对虾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湛江对虾产业正蓬勃发展。

但是,在湛江对虾出口贸易发展一路高歌,呈现无限商机时,国际上却对湛江出口的对虾产生了质疑,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日益森严,许多国家不断提高对虾等水产品的准入门槛。

美国与欧洲对于抗生素的检验日趋严格;

澳大利亚颁布了禁止进口生虾的法规;

加拿大则要求对产品进行逐柜检测等[1]。

在以绿色壁垒等为手段的各种国际贸易摩擦激化的情况下,湛江对虾出口屡遭挫折,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一、湛江对虾生产与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湛江对虾生产状况

  湛江对虾养殖规模居广东省首位,是中国对虾养殖的主要产区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湛江对虾产量逐年增长,并且养殖面积也不断扩大,2007年达到万亩,年产量达万吨,占广东省40%,占全国21%,是中国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最大的虾苗、加工及出口基地。

湛江对虾产业形成了育苗、养殖、流通、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链,年创造产值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0万个,涉及人口100多万。

  

  湛江对虾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虾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占全球对虾出口总量的20%,而中国对外出口60%的比例是来自湛江。

在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尚未产生之前,湛江虾出口量的80%以上是流入美国市场,那时据说在美国人的餐桌上,每四条虾中就有一条来自湛江。

据湛江海洋与渔业局统计,全市水产加工厂250家,出口水产加工企业45家,获得欧盟注册10家,获得美国HACCP认证31家,另外还有一批获得韩国、日本食品认证企业。

  从表2可以看出,湛江对虾出口数量在近几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创汇亦明显增加。

而在对虾出口高峰期的2006年,湛江产品出口创汇总额亿美元,其中以对虾为主的水产品更是达到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占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30%,占全国的10%,对虾产品成为湛江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但在湛江对虾出口一路高歌、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使对虾出口受阻,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危机。

首先,对虾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对外出口的聚焦点;

其次,对虾从养殖到出口环节中的一系列问题显露出来;

第三,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或者少作为使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

  二、湛江对虾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分析

  区位要素与禀赋优势

  湛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气温高于15℃有300多天,鱼、虾、贝、藻生长期长。

沿海滩涂面积近10万公顷,海区潮流湍急,海水交换量大,海水自净能力强。

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湛江发展对虾养殖、加工,开展国际贸易,奠定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湛江凭借区位要素与自然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之一,在国际市场上能形成先天的比较优势。

  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价格比较优势

  湛江不但具有对虾养殖的优厚自然条件,更具有包括技术、产业链、多年养殖对虾所积累的丰厚经验等软资源。

在长达20年的对虾养殖过程中,湛江养虾生产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创立了循环水养虾、高位池养虾、多级高位池养虾,半封闭淡化养虾、地膜养虾、封闭式综合生态养虾等多种养虾模式,使对虾产量逐年提高。

南海海洋研究所创建了国家级广东省湛江对虾良种场和广东省省级对虾良种场。

在对虾饲料营养方面,湛江还是中国对虾配合饲料的主要生产基地。

湛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保障并促进了对虾产业的发展。

湛江地区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农业为主,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以上这些优势都使湛江对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上产生了价格比较优势。

  产业化经营,逐步体现规模优势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湛江建成全国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繁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对虾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和集散基地、全国最大的对虾饲料生产基地,湛江“一条虾”头戴五顶全国桂冠。

并且随着对虾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对虾养殖业对应的饲料、水产品加工、贸易、渔药、机械、苗种等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三、全面提升湛江对虾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提高质量安全意识,走健康生态道路

  对湛江对虾质量不高和药物残留问题,所有对虾养殖加工出口链上的参与者都应当认真做好自己所在环节的工作,培养起产品的质量关注意识。

市场竞争靠核心竞争力,对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质量。

当产品的质量优秀,生产又具有规模时,商品的成本就会因为规模使边际成本降低,此时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不可超越性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走健康生态道路,还意味着政府必须担负起资源规划的重任,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

科学规划水域滩涂功能区,设立水产资源护养增殖区,实习养殖使用证制度,使水域滩涂开发有度有序有偿。

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保证对虾养殖质量的基础。

  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抢占市场制高点

  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指企业为了使其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

面对对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除了过硬的质量水平外,灵活变通的经营方式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拥有完善成熟的养殖技术,错峰上市,不挤众人纷纷上市的独木桥,做到别人出虾时不出虾,别人没虾出时出虾,价格自然就可以上去了。

  行业协会承担责任,使市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湛江对虾行业协会应当担负起湛江对虾产业发展的重任,以主导的角色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一方面,对内定期开展对虾养殖经验交流活动,组织专家、教授对虾农进行培训。

同时,建立虾苗种苗市场准入制度,大幅度抬高市场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抓质量;

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展疫情疫病调查,建立有效快速的反应及防疫机制。

另一方面,对外利用身为民间服务机构的优势,加强与国外同行的联系,掌握国外同类商品的销售与价格信息。

协调各方优势,建立起“三位一体”的预警机制,结合相关国家和本市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防患于未然[5]。

  实现一体化模式,增加出口企业竞争力

  要使对虾一条龙的产业链联系紧密,不松散,大型公司在其中应当发挥主要作用。

通过企业带动,将分散经营的小虾农、小虾场等集中起来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加强虾苗良好繁育基地建设,强化对虾种苗、饲料、药品使用等全程监控,实行科学养虾,大力推行无公害健康养殖方式,才能使养虾业真正形成规模产量和规模效益。

大力推广湛江国联“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散户融合到一体化的进程中来,把养殖户纳入基地管理的范围。

这不仅能减少企业与农户两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加快双方合作速度,更在这种诚信、互惠的氛围中保证了对虾的养殖质量。

  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结合

  品牌是质量、文化、服务、价格等一切因素的最综合体现。

品牌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而“湛江对虾”是其中一个区域层次的品牌概念。

在共享区域品牌中,行业协会应当担当起主要职责,吸取2004年对虾产业协会应对美国商务部反倾销起诉的教训,发挥主动性,不仅站在湛江对虾出口发展的整体角度上看问题,而且深入对虾的产、销各个环节中研究,长期和企业形成相互紧密联系,荣辱共存,齐心协作,为区域品牌的树立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拥有自身品牌。

缺少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不仅在国外市场频频受阻,处境艰难,更加难以形成集中的竞争能力。

而国联水产在美国以高品质、高标准打出知名度,以零关税的姿态入市,不仅拥有了自由进出美国的“通行证”,也在国际上升起了一面自主自强的旗帜,这些正是自身品牌的效应。

  参考文献:

  [1]许晓蕾,周敏飞.湛江“一条虾”头戴五顶全国桂冠[N].湛江日报,2007-08-24.

  王亚新,徐长友.制约湛江对虾出口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渔业经济研究,2006,.

  宋盛宪.对虾养殖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产科技,2006,.

  黄伟健,等.广东省优势海产品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J].水产科技,2006,.

  王勤.浅谈中国虾出口遭遇美国反倾销诉讼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

  赖学连.扣紧产业链条实现贸工农一体化[J].福建农业,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