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38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docx

土建施工基坑支护计算书

群光广场

基坑支护计算书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2005年4月

群光广场

基坑支护计算书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编制: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2005年4月

目录

一、基坑支护计算说明

二、挡土桩(墙)支撑规范计算公式

三、内力计算书(M法)

四、锚杆计算书

五、基坑支护连梁(腰梁)计算书

 

一、基坑支护计算说明

1、基坑开挖深度±0.00下23.8m,地下水位坑外16.0m,坑内23.8m。

2、根据场地勘察报告,选取每一面边坡中部钻孔为计算标准地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按表1取值:

表1

土名

重度

γ

(kN/m3)

饱和

重度

γ

(kN/m3)

粘聚力

标准值

Ck

(kPa)

内摩擦角

标准值φk

(度)

岩土体与锚固体的极限摩阻力

标准值qsk

KPa

杂填土

17.0

0

17

20

素填土

18.0

18

20

20

粉质粘土

19.5

22

20

45

粉土

19.5

12

18

45

中砂

19.5

0

32

35

中砂(卵石层中)

20.0

0

35

50

稍密卵石

21.0

21.5

0

40

200

中密卵石

22.0

22.5

10

42

250

密实卵石

23.0

23.5

15

45

300

强风化泥岩

22.0

22.3

45

30

100

中等风化泥岩

23.5

23.6

800

40

250

3、支护设计计算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PKPM软件计算后综合取值。

锚杆长度以四个点(边坡中点钻孔)计算后取平均值。

锚杆材质为地质钻杆,抗拉强度为540MPa,截面积为723mm2。

腰梁计算及降水设计计算时采用理正软件计算后综合取值。

4、基坑四周均布荷载q=10KN/m2(离坑边大于1.50米),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侧壁重要系数γ0=1.10。

5、护壁桩嵌固深度系数按0.12计算(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附录四取δ=0,φk=40取值),嵌固深度hb=3.0m。

二、挡土桩(墙)支撑规范计算公式

(一)第n层土底面对板桩墙的压力计算

第n层土底面对板桩墙的主动压力为:

第n层土底面对板桩墙的被动压力为:

其中:

Ean——第n层土底面对板桩墙的主动压力;

Epn——第n层土底面对板桩墙的被动压力;

qn——地面附加荷载传递到第n层土底面的垂直荷载(kN/m2);

i——i层土的天然重力密度(kN/m3);

hi——i层土的厚度(m);

n——n层土调整后的内摩擦角(°);

Cn——n层土调整后的内聚力(kN/m2)。

(二)地面附加荷载、邻近建筑物基础底面附加荷载;对n层土底面传递的垂直荷载的计算

根据地面附加荷载情况分别计算:

1.地面满铺均布荷载q0时,任何土层底面处qn=q0

2.与板桩墙平行的宽度为B的条形荷载q0,离开板桩墙距离a,

当n层土底面深度满足:

则qn=0;

当n层土底面深度满足:

3.作用在面积为b1×b2(b2与板桩墙平行)的荷载q0,离开板桩墙距离a,

当n层土底面深度满足

时,qn=0;

时,

(三)悬臂板桩墙计算数解法的方法和步骤

1.计算板桩墙后主动土压力En(3),板桩墙前被动土压力Ep(3),分别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1)

(公式2)

然后进行迭加,寻找第一个土压力为零的点d。

图中:

Ea——墙后主动土压力合力(kN/m);

Ep——墙前被动土压力合力(kN/m);

Ep

(1)——墙后被动土压力合力(kN/m);

h——基坑开挖深度(m);

d——土压力为零的点在基坑面下深度(m);

t——板桩嵌入d点以下的需要深度(m);

z——被动土压力墙前墙后转折点高度(m);

Ea

(1)——d点处板桩前主动土压力,按坑底下d深度计算,用公式

(1)计算;

Ep

(1)——d点处板桩后被动土压力,按照地面下h+d深度计算,用公式

(2)计算;

Ea(3)——板桩后主动土压力,按全深计算,用公式

(1)计算;

Ep(3)——板桩前被动土压力,按坑底面下深度计算,用公式

(2)计算;

Ea

(2)——板桩底处板桩前主动土压力,按坑底面下深度计算,用公式

(1)计算;

Ep

(2)——板桩底处板桩后被动土压力,按全深计算,用公式

(2)计算;

y——主动土压力合力Ea到d点的距离(m)。

2.计算d点以上土压力合力Ea,计算Ea至d点的距离y。

3.根据作用在板桩墙上水平力平衡,各水平力对板桩底力矩平衡条件,建立联立方程,求解板桩嵌入d点以下深度t值。

如果嵌入d点以下部分处于同一层土层时,联立方程解得的结果为:

其中:

公式(3)

为安全起见,实际用嵌入d点下的深度应为1.2t,即板桩的总长度为:

4.计算板桩最大弯矩,最大弯矩在剪力等于零处,从上往下计算。

(四)单层支撑和单层拉锚板桩计算方法和步骤

图中:

h——基坑开挖深度(m);

h1——支撑或拉锚设置深度(m);

d——土压力迭加为零的d点在坑底面下深度(m);

t——板桩在d点下嵌入深度(m);

Ea(3)——板桩后主动土压力,按公式

(1)计算;

Ep(3)——板桩前被动土压力,从坑底面下起计算,按公式

(2)计算;

Ea——板桩后土压力合力(kN/m);

E1——支撑或拉锚对板桩每延长米的反力(kN/m);

Ed——假设支座d处板桩前土压力对板桩每延长米的反力(kN/m);

a——支撑或拉锚到d点的距离(m)。

1.计算各土层处的板桩后主动土压力Ea(3),板桩前被动土压力Ep(3),两者进行迭加,找出土压力为零的d点在坑底面下的深度d;

2.计算d点以上板桩后土压力合力Ea;

3.计算d点以上板桩后土压力对d点的力矩Ma;

4.计算支撑或拉锚时板桩的反力E1;

5.计算d点的反力Ed;

6.计算d点以下板桩需要嵌入深度t,在该段深度的板桩前土压力Ep(3)-Ea(3)对板桩底的力矩Mp应满足:

如果该段深度是在同一个土层内时,

其中B用公式(3)计算;

7.计算板桩长度L,

8.计算板桩最大弯矩Mmax,其位置在剪力为零处。

(五)多层支撑板桩墙的计算,可按每层支撑受力后不因下阶段支撑设置及开挖而

改变数值的原理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第一层支撑阶段,其挖土深度需满足第二层支撑安装需要,第一层支撑反力为E1;

2.第二层支撑阶段,其挖土深度需满足第三层支撑安装需要,计算板桩后主动土压力、

板桩前被动土压力,寻找土压力为零的点d,其位置在挖土面下d处;

图(a) 二层支撑图(b) 多层支撑

图中:

h——计算相应阶段时基坑开挖总深度(m);

d——相应阶段土压力为零时开挖面下的深度(m);

t——相应阶段板桩嵌入土压力为零点以下需要深度(m);

E1、E2...En——自上而下各层支撑的反力(kN/m);

a1、a2...an——自上而下各层支撑到土压力为零点以的距离(m);

3.计算d点以上板桩后土压力对d点的力矩Ma,和土压力合力Ea;

4.计算第一层支撑反力E1对d的力矩M1;

5.计算第二层支撑到d点的距离a2;

6.计算第二层支撑反力E2;

7.计算本阶段d点的反力Ed;

8.计算本阶段板桩在d点下需嵌入深度t,按该段板桩前净土压力合力大于等于Ed计算,

如果该段范围处在同一层土层时

9.按3、4、5、6、、7、8步骤逐层往下计算各层支撑反力,如第i层支撑的反力为:

挖至基坑设计底面时,第n层支撑的反力为:

假设支点d的反力为:

嵌入深度t为:

10.计算板桩总长度L

11.逐段验算板桩的最大弯矩,验算强度。

 

三、内力计算书(M法)

按每一面边坡中部钻探孔地层进行计算,土压力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一)3#钻探孔地层M法计算书

1.地质勘探数据如下:

—————————————————————————————————————

序号h(m)(kN/m3)C(kPa)(℃)M值计算方法

12.5017.000.0017.004080.0水土合算

21.3018.0018.0020.007800.0水土分算

31.0019.5012.0018.005880.0水土分算

40.9019.200.0032.0017280.0水土分算

50.4021.000.0042.0031080.0水土分算

61.4022.0010.0045.0037000.0水土分算

75.4023.0015.0050.0046500.0水土分算

80.6022.0010.0045.0037000.0水土分算

93.7023.0015.0050.0046500.0水土分算

101.0021.0045.0030.0019500.0水土合算

1115.0023.50800.0040.00108000.0水土合算

—————————————————————————————————————

表中:

h为土层厚度(m),为土重度(kN/m3),C为内聚力(kPa),为内摩擦角(℃)

2.基底标高为-23.80m,

支撑分别设置在标高-6.00m、-11.00m、-15.00m处,

计算标高分别为-6.50m、-11.50m、-15.50m、-23.80m处,

3.地面超载:

—————————————————————————————————————

序号布置方式作用标高m荷载值kPa距基坑边线m作用宽度m

1均布荷载0.0010.00----

—————————————————————————————————————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0,为一级基坑

抗隆起、抗倾覆、抗渗流验算结果

按地基承载力验算抗隆起

计算的抗隆起安全系数为:

122.56

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2.20,合格!

按滑弧稳定验算抗隆起

计算的抗隆起安全系数为:

23.13

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2.20,合格!

验算抗倾覆稳定

计算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为:

363.52

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1.26,合格!

验算抗渗流稳定

计算的抗渗流安全系数为:

2.60

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1.50,合格!

内力及位移计算

采用m法计算

共3层支点,支点计算数据如下:

—————————————————————————————————————

序号水平间距(m)倾角(度)刚度(kN/m)预加力(kN)

11.5015.0023841.050.0

21.5015.0029603.050.0

31.5015.0038255.050.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