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531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docx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

手术室专科知识100问

1、手术室分为哪三个区?

答:

限制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

2、手术室限制区包括哪些区域?

答:

限制区包括手术间、洗手间、手术间内走廊、无菌物品间、药品间、麻醉预备室。

3、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技术是通过哪几级过滤来控制室内尘埃含量的,分别设在哪个位置?

答:

手术室的空气净化技术是通过初、中、高效3级过滤来控制室内尘埃含量的。

初级过滤设在新风口,中效过滤设在回风口,高效过滤设在送风口。

4、洁净手术室分为哪几种?

答:

100级(特别洁净)、1000级(标准洁净)、10000级(一般洁净)、100000级(准洁净)。

5、我院手术室如何分级,分别适用于哪些手术?

答:

6号手术间为100级,适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神经外科、全身烧伤、感染率大的手术。

5、3号手术间为1000级,适用于眼外科、整形外科、骨科、普外科中的I类手术、肝胆胰外科。

2号为10000级,适用于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咽喉科、普外科(除去I类手术)

1号和辅助区域为100000级,适用于门诊、急诊、感染手术。

6、手术野皮肤消毒顺序是什么?

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

消毒顺序以手术切口为中心,由内向外、从上到下。

若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消毒,则应由外向内。

消毒范围以切口为中心向外20厘米。

7、颈前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

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8、上腹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

上到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9、下腹部手术消毒范围为多大?

答:

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

10、外科刷手方法分哪3个步骤?

答:

机械刷洗、擦拭水迹、手的消毒。

11、刷手的顺序是什么,时间为多少分钟?

答:

顺序为:

指尖—指蹼—甲沟—指缝—腕—前臂—肘部—上臂(肘关节上10厘米。

上臂下1/2处),时间约3分钟。

12、铺无菌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腹部治疗巾的铺巾顺序是什么?

答:

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厘米,悬垂至床缘30厘米以下,至少4层。

腹部治疗巾的铺巾顺序是先下后上,先对侧后同侧。

13、手术体位摆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

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显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14、穿针过程中要做到哪3个1/3?

答:

缝线的返回线占总线的1/3,持针器夹持缝针在针尾的后1/3处,并稍向外上,持针器开口前端的1/3夹持缝针。

15、手术室急救药械如何保管?

答:

急救药械做到定点、定位、定量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随时维修,各种抢救物品、器械保证性能良好,以备应急使用。

每班严格交接,无过期、失效。

急救药品使用后巡回护士及时做好使用记录,并及时将用药取回。

急救药械责任护士每周检查2次,及时对抢救车进行整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护士长每周检查急救物品使用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16、接手术病人的流程是什么?

答:

手术室护士带交接单接病人→病房护士需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核对→交接单双签名→送病人入手术室。

17、如何防止手术病人错误?

答:

到病房接病人时,应持手术病人交接单,核对手腕带上病人的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时间,询问是否禁食、大小便,是否用过术前药,清点所带物品。

病人接入手术室送入所安排的手术间,巡回护士、麻醉师、手术医师再次核对。

18、如何防止手术部位错误?

答:

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时,必须详细写明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左、右)。

接手术病人时,洗手护士认真核对手术部位,鼓励病人参与核对。

安置体位前,巡回护士必须查看病历、X线片等,认真核对手术部位。

对清醒病人,可直接询问病人。

手术开始前,手术者再次核对X线片,以杜绝手术部位错误。

19、如何防止电刀灼伤?

答:

使用高频电刀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电极板要平整,放在肌肉丰满处,电极板与皮肤接触面积不得少于10×10,病人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不得接触手术床金属部分,严防灼伤病人。

使用时,“输出”旋钮从“零”位开始逐渐开大到适当功率,停止时,回到“零”位,关闭开关。

严密观察电极板附着处,如有移位,及时整理,以防灼伤。

严格执行手术台旁交接单。

20、如何防止手术病人摔伤,碰伤和坠床?

答:

接送病人前,检查推车有否损坏,车轮是否灵活,平车与车架衔接是否紧密。

推送病人时,嘱咐病人不要将手脚超出推车边缘,防止进出门时碰伤。

病人头部应与推车人同一端。

神志不清、昏迷、小儿患者接送时应加以固定,入手术室后,有人看护,必要时加以束缚。

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应加以束缚,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

21、如何防止器械、缝针等遗留在体腔或伤口内?

答:

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物品,做好记录并签字,落实一清点一记录。

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认真清理手术间内纱布垫等,手术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将纱布垫等拿入或拿出手术间,防止数目相混。

手术过程中,手术台上增加或取下的器械、敷料等必须由巡回护士随时记录。

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应集中精力,密切观察手术过程,术中使用的纱布、纱垫等随时查点,做到时时心中有数。

手术结束,关闭体腔或伤口前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确定无误后方可缝合。

如有疑问,术者必须认真检查伤口,必要时用X线机协助查找,并记录备案。

22、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有哪些?

答:

三查:

用药、操作前查,用药、操作中查,用药、操作后查。

八对:

对床号、姓名、药品、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有效期。

23、输血三查八对制度有哪些?

答:

三查:

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

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剂量、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种类。

24、手术室六查十二对有哪些?

答:

六查:

1、接病人时查:

床号,姓名,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生命体征,备皮,皮试,术前用药,贵重物品,假牙,术中用物(药品,X片等),手术间(洗手护士查)。

2、病人入手术间时查(巡回护士查)。

3、麻醉前查(麻醉师查)。

4、消毒皮肤前查(主管医师查)。

5、执刀时查(麻醉师、主管医师、护士总查)。

6、关闭体腔前后查(巡回、洗手、术者共同查对纱布、盐水垫、缝针、刀片、剪刀、血管钳、吸引器头及器械上的螺丝帽)。

十二对: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

25、植入物的六查六对有哪些?

答:

六查:

骨科植入物到达时查,打包时查,使用前查,使用时查,使用后查,记录时查。

六对:

对名称,规格,数量,批号,编号,生产日期。

26、手术切口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

分为Ⅰ类切口,为无菌切口,Ⅱ类切口,为可能污染切口;Ⅲ类切口,为污染切口。

27、手术感染微生物的来源有哪些?

答:

来自医院工作人员、患者本身、手术间空气和不洁的医疗器具。

28、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

1、操作者有关的因素,如操作技巧、手术持续时间;

2、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有关的因素,如年龄、疾病的影响,治疗,术前备皮等;

3、其他,如术前住院时间,肥胖、植入物等。

29、低血容量休克的处理有哪些?

答:

1、积极处理原发病;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碱平衡;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30、休克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

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

31、血液回收机应用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

1、败血症;2、血液严重污染的病例;3、血液中被恶性肿瘤细胞严重污染的病例。

32、局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

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反应迟钝、眩晕、躁动、肌肉抽搐、血压上升、脉率增加,晚期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心搏骤停等。

33、出现局麻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

1、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麻醉医生。

2、托起下颌,给氧,4升/分钟,必要时面罩吸氧或气管内插管,进行辅助呼吸。

3、固定四肢,防止坠床。

4、遵医嘱用药。

34、术中出现低血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答:

1、协助医生迅速查明原因,针对治疗;

2、如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

3、保持输液通畅,加快输液速度;

4、减轻麻醉、减轻手术操作的刺激或用局麻药店做局部封闭;

5、积极处理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6、根据医嘱用收缩血管药物,提高血压。

35、手术过程中如何注意病人的保暖?

答:

1、控制手术间温度,调至24-26度;2、加温输液;3、温水冲洗体腔;4、严格麻醉药品及用量。

36、使用电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使用气囊止血带从充气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为1小时,最多不超过1.5小时,需放松1次,隔5~10分钟后再充气继续使用。

2、使用止血带应掌握好充气的压力,一般成人上肢为40,下肢为53~80;小儿上肢为20~27.下肢为27~33。

不得过松或过紧。

过松则压力只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能阻断动脉血流,造成肢体充血,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反而造成大量出血。

过紧则由碍于肢体的血液循环,可导致组织坏死和神经损伤。

3、恶性肿瘤或肢体由感染的情况下,只需抬高患肢,不宜使用驱血带,以免将细菌或癌细胞挤入血液,扩散全身。

4、气囊止血带的压力表用后要保持清洁,放干燥处,不得剧烈震动。

37、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骨黏合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骨黏合剂由甲醛丙烯酸甲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

两种黏合剂混合时温度升高且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失常,个别病人有心跳骤停、心肌梗死或肺栓塞,需加强监测。

2、预防措施

(1)室温不宜过高,使用前将骨黏合剂放入冰箱内保存。

(2)置入骨黏合剂前须维持收缩压在12(90)以上,必要时预先补充血容量和应用升压药物。

(3)填塞骨黏合剂时需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

(4)吸入纯氧。

(5)出现心动过缓,分次静注阿托品。

38、剖宫产术中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产妇进入手术室后,无论采用何种麻醉方法,均应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为防止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向左侧倾斜30°或于右臀部下垫一薄枕,使增大的子宫左移,以减轻其对下腔静脉压迫。

(3)对于合并有心脏病的剖宫产产妇,应注意吸入高浓度的氧,同时做好胎儿娩出后的复苏准备。

(4)对于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剖宫产产妇,术中需注意控制血压和防止抽搐;如因硫酸镁过量导致呼吸和心肌抑制,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进行对抗。

(5)在胎儿娩出前抽好缩宫素备用,并绝对保证吸引器通畅。

39、术前访视病人时与病人交流时,应着重强调哪些问题?

答:

①成人病员手术前8—12小时不能进食,禁饮4—6小时,婴幼儿及特殊情况请听从医生指导。

②女性病员术前不能化妆,涂抹指甲油,以免影响术中病情观察。

③为了术中安全及避免贵重物品丢失,请病员取下假牙、假发、发卡、隐形眼镜、耳环、戒指、项链、手表等金属物及现金不能带入手术室。

④为了保证手术室的环境清洁,最低限度地减少感染,手术前晚洗头洗澡,术晨刷牙洗脸,穿宽松对襟衣服等待手术室专人专车接至手术室。

⑤术晨8:

00前,排尽大小便(留置尿管病人除外)。

⑥术日佩带填有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的腕带。

⑦请病员朋友准备好摄片等,手术当日带入手术室。

40、止血带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

1.烦躁不安2.止血带休克3.神经损伤4.皮肤水疱。

4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答:

(1)下肢静脉血栓

(2)假肢松动(3)人工股骨头脱位。

42、使用小儿专用气囊止血带时要注意什么?

答:

用柔软棉质石膏衬做止血带防护衬垫,做到一人一巾。

衬垫宽度为止血带的3倍。

衬垫套在患者近端根部.止血带缠绕于衬垫中间1/3位置。

然后将两端的衬垫翻折包裹止血带.既保护皮肤,也可防止止血带充气后松脱。

止血带压力为200—250,持续时间不超过1h。

43、骨科手术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哪里?

答:

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