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记忆.docx
《跨越时空的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时空的记忆.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越时空的记忆
跨越时空的记忆
王庆
太湖从哪里来?
吴江从哪里来?
有人说,是盘古开天辟地造出来的,有人说是长江南移在地势较低的冲积黄土平原上淤出来的,有人说是地壳深部岩浆上涌地面沉降而形成的,还有人说是最后一次海退以后自然形成的……林林总总,都有相似之处,都是地壳运动、地质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鱼米之乡、吴越之地、太湖之滨的吴江。
历史有时往往那么的巧合,公元前3000多年,文明之光在地球上迅速蔓延、流传,在中国、埃及、古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都形成了繁荣的农业社会,它们孕育出来的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和扩张力度。
但历史又经常会跟我们开玩笑,曾经创造了几乎难以想象的,刻有神秘的神人兽面纹的玉琮、玉壁、玉璜、玉冠饰的良渚文化好像于公元前2000年突然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了、蒸发了,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就像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尽管在5000多年前,已经建有城池、下水道、洗浴房等,但直到19世纪中期,通过考古挖掘才被世人所发现。
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
非常幸运的是,吴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完整地记录下了这段谜一样的历史。
我们应该感谢20世纪80年代的那次文物普查,让我们知道了距今6000多年前,在桃源的广福,吴江的先人已经在此居住生活。
据考古专家的认定,这是一处典型的马家浜文化晚期的遗址,距今大约6000多年,在已发掘的160平方米面积中,发现墓葬20座,房址1座。
遗址中的18座墓葬,排列密集有序,并出土了鼎、豆、钵、杯等陶器,还有斧、锛、刀、纺轮等石器,以及玉玦等玉器。
另外,在平望梅堰社区的袁家埭遗址、龙南遗址,以及同里遗址等一次又一次的考古发现都证明了,从公元前4000多年马家浜文化,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崧泽文化,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吴江都有历史遗存。
特别到了良渚时期,吴江地区迎来原始文明社会的一个大发展。
不但已形成了村落,并建有载桩加梁铺板的干栏式建筑、储废排污设施、防止河水泛滥的护房堤坝,以及不少竹、草编织物和丝、麻织品,尤其是碳化稻谷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吴江在4000多年前,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依水而居、男耕女织的原始文明生活,“江南水乡”已初步形成。
但历史记录到这里,好象突然断掉了,一下子跳到距今大约3000年左右的商晚期。
人们一直搞不清如此发达的良渚文明,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良渚人突然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了。
有人说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由于全球性气候变迁,良渚文化晚期,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
这次海侵对于良渚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
有人说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人,因为良渚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年降水量明显增多,加上当时海平面上升,造成内陆的水宣泄不畅,造成很大的水患,山洪暴发、江河水涨,长三角地区一片汪洋,若干年后,良渚人已无法生存,只有少数人躲上了山或逃奔到了外地,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存;还有一种说法是战争,是部落之间的争战,把良渚人打败了,赶出了家园。
但从苏州草鞋山和张陵山遗址的考古中发现,在良渚文化层和春秋战国文化层之间,有一层1到1.5米厚的含碳量很高的青胶土层,基本不含文化遗物,由此可以推断,良渚文化的消失,很有可能是水灾造成的。
历史又一次证明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洪水使这一片土地上的文明一下子倒退了几千年。
吴越春秋铸就的辉煌
时光跨入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未周初。
据《吴越春秋》记载,周部族首领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
季历之子姬昌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古公喜爱。
古公欲传位于季历,以至于姬昌。
太伯、仲雍领会到这个意图后,为了不让自己的父亲为难,便自动让贤,相继出奔,来到了俗称“荆蛮”的江南。
随后断发文身,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江南的土著居民,还建立了吴国。
太伯奔吴,对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引进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据《吴越春秋全诠》记载,古公死了,太伯、仲雍才回家奔丧,完了以后又回到无锡梅里。
可见两地之间的交往已十分频繁。
正是由于太伯奔吴,才引出了500年后一段荡气回肠、令后人感慨万千的吴越争霸。
从此历史变得更为精彩、更为丰富。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至今还留存在后人的脑海里、血液中。
寿梦、阖闾、夫差、勾践、伍子胥、范蠡、孙武等英雄人物的名子,几乎家喻户晓。
改革开放的今天,每当世人在总结长三角地区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总要把两千多年前吴越两地先人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抬出来作为标杆和取向,把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作为今人的思想、行为、性格,并以此为荣。
吴江、松陵作为吴越两国当年的交战之地,被记录进了历史。
《吴越春秋》中有这么一段话“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
想当年,越王勾践率领的大军与吴王夫差率领的大军,就在我们的吴淞江边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一连三战吴师大败于没地(今吴江),最后吴王夫差只能退守姑苏城,五年之后自刎而亡。
相传在七都还有“吴越战”的古村名,在盛泽还有条吴越共用的“合路”,芦墟的“汾(分)湖”也因吴越相隔而得名。
不能忘记的吴越王钱镠
清乾隆《吴江县志》上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奏请朝廷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属苏州。
也就是说,吴江正式建县是公元909年。
之前,吴江分属吴县和嘉兴。
据史料记载,秦王嬴政(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设立了吴县和由拳县(三国吴改称嘉兴),两地大体上以今天的平望为界,北面以松陵镇为中心属吴县,平望以西以南原属由拳县,后属乌程县,期间以西部分曾属东迁县管辖,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才将平望以西部分划入吴县。
元和五年(810年),湖州刺史范传正疏浚平望驿南运河以后,又将平望划入吴县,直至后梁开平三年,吴越王钱镠设吴江县。
那么这个吴越王钱镠是谁?
据《吴中史话》记载,吴越王钱镠(852—932),字具美,是杭州临安县人,出生在功臣山南坡的钱坞垅。
钱镠的父亲叫钱宽,祖上也是当官的,但到了钱宽这一辈,已经破落。
有一天,钱宽的妻子水丘氏分娩,生下一男孩。
钱宽一看其儿相貌极其丑陋,哭声粗野,又哭又闹,认为是不祥的兆头,想把婴儿丢到井里,幸亏被钱宽的母亲及时追出来,赶在井边抢回了孙子,钱镠才免于一死。
由于是祖母阿婆留下的,小名就叫“婆留”,后以“镠”代“留”,就叫钱镠,又将水井称为“婆留井”,这口井现在还在临安大宫山石镜乡临水里。
钱镠七岁开始修文,十七岁开始习武,好打抱不平,而且力大无比,孩子们都怕他。
二十一岁投军,经过几次战役,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后来因平定黄巢军有功,被封为杭州刺史。
后来又因平定江南有功,被后梁朱温封为吴越王。
我们吴江人真的应该感谢吴越王钱镠,如果没有他的建议,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吴江城了。
据清乾隆《吴江县志》记载,吴越王钱镠设吴江县以后,于乾化元年(911年)在吴淞江源头分江南、江北建了两个城,后来南城慢慢废弃了,北城就是今天的吴江县城。
传说钱镠在位时还干了不少好事,比如在910年重建了杭州城,922年砖砌了苏州城。
钱镠还特别注重兴修水利,915年钱镠让他的儿子钱元璙修筑了吴淞江,加固了吴淞江的两岸。
为了治水,他要求每个县城内都设立“捞浅军”。
这个队伍大约有上千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就疏通河渠,修筑堤堰,专职搞水利建设,这使太湖水系既可蓄水灌溉,又不致积涝成灾。
由于吴越王钱镠常年注重兴修水利,杭嘉湖地区从此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变成一个真正的粮仓。
《钱镠研究》第四辑中载文:
“唐末五代,时逢乱世,中国‘五十三年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才不过十余岁(年),甚至三四岁(年)而亡。
’而两浙钱氏保境安民,以战求和,从而‘休兵乐业二十余年’,民不知兵,安心生息,修筑捍海石塘,疏浚西湖、鉴湖,又从太湖到松江、华亭(今上海),治河而溉,辟土而耕,致力农桑,丰足衣食;而且铸山煮海,奇器精缣,富甲东南。
”可见,吴越之地能够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与吴越王钱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吴越王钱镠病逝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享年八十一岁,治理吴越国二十五年。
后人在杭州的西湖边专门为他建造了钱王祠,至今绍兴人还尊奉钱镠为城隍。
看来我们吴江人也应该好好纪念纪念他。
斗转星移1100年
从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至今整整过去了1100年,期间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变化演进又岂是寥寥几千字能够叙述穷尽的。
可幸的是,有贤人惠士的代代相传,志书典籍的层层记载,总算让后人知道了个大概。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朝廷重新进行区划调整,规定县按所属户口人数的多少来分等级,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
吴江县被列为紧县。
开宝六年(973年),又定二千户以上为望,千五百以上为紧。
吴江又被列为望县。
以后望、紧之分有过多次调整,政和年间(1111—1118年)吴江又被列为紧县。
直到元元贞元年(1295年),规定四万至五万户人家的为下州,五万至十万户为中州。
吴江依例升为中州,也就是改县为州了。
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新改州为县。
十四年(1381年)又规定各县按田粮计三万石以上的为繁,不到的就为简。
吴江县又被列为繁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税赋重事情多为由,奏请朝廷升州分县。
于是在雍正四年(1726年),把吴江偏西的地方分出来设置了震泽县。
并出现了历史上少有两县同城而治的现象。
就是两个不同的县城,但都一个县城里办公。
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才重将两县合并为一个吴江县。
吴江从建县的那天起,就一直属于苏州的管辖,中间苏州的称呼多有变化,一会儿叫中吴军,一会儿叫平江军,一会儿又叫平江府、平江路平江城、苏福省、苏州府等,但隶属关系没有改变过,都是属苏州的管辖之中。
在宋以前,吴江县下辖七个乡,分别是澄源、震泽、范隅、久咏、徵君、感化、大名。
明代期间,全县分为六个乡,分别是范隅上乡、范隅下一乡(即感化)、澄湖上乡、澄湖下乡、震泽乡、久咏乡。
乡以下分为都,全县共设32个都46个区。
每区设粮长2人。
都以下分为里,里设里长1人,管着100户人家。
洪武二年(1369年),全县共设了530个里。
里习惯上也称为图,而城内或城周围十里路范围内的里,也称为保。
到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全县共设了12保,549个图。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称呼,康熙五年(1666年),全县共有540个图。
清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区域自治,吴江、震泽两县共设了16个镇。
其中吴江县设9个镇,分别是松陵、同里、黎里、盛泽、芦墟、莘塔、北厍、八坼、周庄;震泽县设7个镇(城区与吴江合),分别是震泽、严墓、平溪、横扇、吴溇、梅堰、五都(即庙港镇)。
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两个县合并为吴江县,共设18个市乡。
民国18年(1929年)调整区划为10个区,279个乡镇。
民国29年(1940年),吴江共设8个区,27个镇,132个乡。
一直到民国37年(1948年),全县共设有38个乡镇。
新中国成立以后,吴江县分设区、乡(镇)、村(街道)。
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设23个乡,7个县属镇。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实行镇社合一,县以下设公社(镇)、生产大队(街道)、生产队(居民小组),全县设有20个人民公社,7个县属镇。
1983年重新恢复乡(镇)、村建制,并实行乡镇合并,全县设7个县属镇,分别是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17个乡,分别是八坼、菀坪、屯村、莘塔、北厍、金家坝、梅堰、盛泽、坛丘、南麻、八都、横扇、七都、庙港、铜罗、青云、桃源。
1992年吴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正式撤县建市。
设18个镇,5个乡。
后又不断进行撤乡并镇改革。
2003年底,吴江市共包括了吴江经济开发区和松陵、盛泽、同里、震泽、黎里、平望、芦墟、横扇、七都和桃源10个镇。
2008年,又进行了区划调整,到目前共设有吴江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松陵、盛泽、同里、震泽、平望、横扇、七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