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5232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docx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

试探云南怒江经济落后根源及对策

摘要:

怒江经济与内地相比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基础设施,工矿企业等差距较大。

落后根源在于历史原因,自然环境,思想意识等。

应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探险,生物资源开发等以发展经济摆脱落后面貌。

关键词:

怒江;经济,对策。

人类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党和政府作出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决策,怒江正处于西部,作为怒江人民的一员,为家乡的发展,祖国社会的进步献计献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怒江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它资源丰富,集险奇秀幽为一体。

这是怒江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然而由于历史,地理和民族等原因怒江与内地相比差距较大,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一直处于贫困状态,本人拟对怒江州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以供参考。

一历史与现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807′_9939′,北纬2533′_2823′之间。

境内主要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傈僳族是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占全州人口总数的50%以上。

怒江州境内最早的居民是怒族,怒族自称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最古老的民族。

据称怒江即因怒族最先居住于此而得名。

⑴据史书《元混一方舆胜览》中记载”潞江,俗称怒江,出潞蛮”,潞蛮就是今天的怒族。

怒江一名始见于唐代史学家樊绰的《蛮书》,固怒族在唐代已在怒江居住。

此外《清职贡图》中有”傈僳,……其居六库山者,在诸夷中最为强悍”和”俅人,居澜沧江外大雪山,……俅人与怒人接让,畏之不敢越界”等关于傈僳族、独龙族的记载。

⑵近几年来还在州内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金石并用时期的铜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等文物出土,在兰坪、福贡发现古人类遗迹。

如1976年底在兰坪县通甸乡玉水坪村金鸡岩的玉水坪新石器文化遗址文物丰富。

福贡县匹河乡同平村吴符的新石器时代岩画。

⑶证明怒江有人类早期的活动。

从西汉时中央政府就把此地归于益州郡的嶲唐、不韦二县管辖。

东汉又设永昌郡管理此地,魏晋时期又设云南和西河两郡。

唐宋时期怒江先后经历南诏和大理国段氏统治。

明朝时起在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记载怒江州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管理,其中属于大理府的是云龙州归化里老窝土千总段氏、六库土千总段氏、鲁掌土千总茶氏、登埂土千总段氏和卯照土千总段氏。

属于丽江府的是兰州土舍罗氏。

属于永昌府的是保山县登埂土千总段氏、鲁长土千总茶氏、卯照土目段氏、练地土巡捕杨氏。

⑷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改土归流”,但不彻底,1911年1月4日英帝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片马、古浪岗房等地。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为遏制英帝国主义扩大对我国侵略的野心,并削弱地方土司的权力,建立”怒俅殖边总队”,成立知子罗、上帕和菖蒲桶三个”殖边公署”,1916年改为行政公署”。

1913年怒江兰坪最早设县。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成立包括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四县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改为自治州,1973年8月10日成立中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委员会,1975年自治州首府迁于六库。

目前怒江共有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四个县。

自治州与缅甸北部毗连,边境线长449公里。

⑸解放前,只有一个用手工生产的兰坪拉鸡井盐场。

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帮助和关怀下,怒江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怒江工业生产从无到有,目前已形成三大工业门类:

以铅锌矿为主的有色金属冶金工业;以森林、大理石为主的建材工业和以盐矿为主的盐化工工业。

交通方面德国专家曾称怒江为”公路禁区”,解放后,得到国家的支持公路目前有不同等级的125条,全州公路通车里程2728公里。

农业生产的粮食是关系到各族人民生活以至边疆地区稳定,党和政府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扶持,引导各族人民由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乃至现代农业过渡,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发展。

如泸水上江乡已实现大面积亩产千斤稻。

商业上民族贸易得到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全州。

至今怒江州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农业生产为例,1995年怒江州农民人均粮食占有330公斤,而同年全省人均有粮356.4公斤。

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为1011元,人均所得收入(扣除生产支出)为700元,同年怒江人均纯收入为446元,其中低于500元的有28.4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1.3%;低于300元的有3.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4%。

到200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7元,人均有粮是410公斤,同年全国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怒江与内地的差距,据1998年统计数据表明,按人均580元/年为脱贫标准,尚有11.38万人未解决温饱。

⑹二经济落后原因分析制约怒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生产方式落后、人民观念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交通基础落后、劳动力素质差、自我发展能力弱几个方面。

造成贫穷落后是由历史、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意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的水平高低,决定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强弱。

历史每一种社会形态之所以比先前的社会形态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生产力的落后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落后。

怒江州生产力的落后表现在生产工具数量少,质量差,种类贫乏;,生产方式的单一,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

生产技术落后,依赖自然的程度大;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

适宜农业发展的条件不足,在很早以前本地劳动人民大都以狩猎为生,至解放前傈僳族的社会经济有两种类型即靠近内地的封建经济和沿边境地区的是原始的刀耕火种农业,而靠这种方法农业收成最多仅够半年的口粮,其余时间靠狩猎和采集野果和野菜维持生活。

以怒族为例,在解放前,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轮歇耕作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传统的水田犁耕农业比重较小。

采集和狩猎是获取生产资料的重要手段,作为农业的补充。

铁制农具在生产中虽占主要地位,但量少质差,怒族不能锻制铁器,多数铁制农具仰给于兰坪、云龙、维西的汉族、白族和纳西族。

⑺据《怒江旧志》一书的《泸水志》记载:

”农具有用牛耕者名犁架、犁湾霜,人工用具分条锄、板锄、钉耙、镰刀、斧子、刀子等。

泸水有水蹍二盘,旱蹍无。

磨分人工手磨、水磨两种。

此外无何项农器?

quot;工业方面”纺织无;泸水仅有瓦窑,别无陶业。

瓦技师多由大理聘请,本地无窑业者;泸水无矿可采,故无冶具;泸水无泥工,人民住房用土墻、茅屋、竹笆、板房等,渐有殷实之户,建筑瓦屋。

砖墙匠人,多由大理聘之。

泸水无石工、无造纸。

”以怒江州经济较为发达的兰坪县为例,1921年知事赵耀基等辑的《兰坪县治绘图地志说明书》一文中记载:

”查兰坪八里,务农者四万六千五百余人。

而山田多,平原少。

历来未曾丈过。

即荒地新垦,靡有立锥之地。

耕作山地,春耕夏耘秋收、、、、、、农具俱用铁锄,或以牛耕之。

无特别者。

并无新开之水利也?

quot;工业”兰坪所用之布匹器具,各项皆由榆、鹤、丽采购之,无有特产及大宗工艺品之名称。

本地务工者,只有皮匠二三十家,铁匠三十八家,银匠九家,单线行十一铺,合并声明。

”⑻解放后有较大改变,但仍处于传统生产模式。

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生产以资源为依托,科技含量不高,仅属于初级开发,由于科技、人才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加工。

无高等级公路,无铁路,航空,水运,极大的限制了与外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一些大型机器设备无法运到怒江州,没有在世界、中国乃至于云南的有影响的大型工矿企业,在外部缺乏影响力。

怒江州历史上未成为交通要道或者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缺乏知名度。

思想观念落后,包括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在怒江州表现出多样性和原始的集体主义观念。

如下列习俗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或阻遏作用:

酗酒、杀牲祭鬼和只习惯以物易物或相互蚀赠的方式来调剂不足之需,不习惯商品性质的经营等。

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有信仰基督教的宗教习俗,普米族有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习俗、部分怒族还信仰天主教、藏传佛教,目前绝大部分信教群众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对经典和教义理解甚少。

如有的乡村宗教活动过多,影响生产;境外教会势力经常进行渗透活动。

自然条件差,怒江州位于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区,全州地域的主体是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境内有四山即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

还有三江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如此复杂的地形在世界上都是罕见。

这种地形造成该地交通不便,无论是公路、铁路、民航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它阻隔了怒江人民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缺乏交流就限制了本地的发展,它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

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甚至不利于人们的生存。

据统计全州的总面积为14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47299公顷,人均为0.1公顷。

耕地呈垂直分布,高山地占28.91%,山区半山区地占63.47%,河谷地占7.62%。

科技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

教育的落后制约怒江经济的发展,解放前全州没有一所中学仅有60多所小学,在校生不满2000人,教育基础薄弱,居民生活分散,基础教育普及率低。

而教育关系到人才和人民素质的问题,更关系的经济发展的前景。

怒江教育存在办学效益低,投入高,巩固率和合格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质量不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进展不大;教育经费紧张;语言隔阂,必须使用双语教学;居住分散;需要国家扶持;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

科技人才方面缺乏,尤其是高科技方面的人才,大量文盲充斥农村,人口素质差,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产和经营人才奇缺。

科技人员队伍偏小,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经济开发需要。

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

工业产业布局集中在兰坪和六库,以采掘、建筑和森工为主,福贡、贡山有部分大理石的开采。

农业集中在泸水、福贡和贡山,第三产业主要在六库和兰坪。

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山高坡陡,可耕地不多,发展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制约因素多,农业在全州工农业总产值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基础差,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低,效益不高,四个县中,兰坪发展最快,西部三县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而且有的厂建厂时缺乏可行性研究,有的选址不当,管理人员少,特别是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水平低,造成不必要的人为的损失,而且职工文化素质差;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怒江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在解放前商业上体现为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和以商品货币关系为特征的商业并存,当时脱离农业生产的本地民族商人还未出现,只有少数兼营小商小贩在农闲是以少量资本,或以极为有限的剩余产品出售于较远地区市场,在规模或范围上交换均有局限,解放后商业网点480个,但集中在兰坪和泸水。

地方财政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源不广,企业效益差,上缴利税少,农业是免税,只是简单的再生产,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部分地区生态平衡由于沿袭原始耕作方式而被破坏,丧失生存条件的人口超过4万人。

缺乏对外资的吸引力,信息不灵,投资环境差。

三发展经济对策经济发展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核,是社会发展的轴心。

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组织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手段的进步。

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劳动者。

经济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一定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劳动者的人居于主体地位,与物的要素相比,人的要素起决定作用。

⑼怒江州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条件,矿产资源方面是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组成部分,兰坪铅锌矿,怒江河谷沿岸的大理石等;生物资源方面怒江是我国寒、温、热三个气候带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水能资源丰富,大江小河纵横密布,水流落差大,适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旅游方面怒江州是有怒江峡谷和独龙江峡谷,山奇水险,奇花异草,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是开展科考、探险和旅游的好地方。

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人。

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制造者、参与者、归宿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