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19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2017年版: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的历史作用。

新旧整合: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重点理解认识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作用)。

分析内容标准的构成可以看出,行为动词一个是识记水平的“了解”,一个是理解水平的认识,中心词分别是“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其在推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要将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目标,必须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让学生达到“了解”“认识”的水平?

“了解”“认识”到什么程度?

课堂中表现出怎样的学习行为可以判断为学生能“了解”“认识”了?

三民主义有哪些内容?

在民主革命中有哪些作用?

学生需要了解三民主义的哪些内容?

需要认识其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哪些作用?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决定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并选择与自已教育理念与水平最相配的教学模式。

而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分析教材和学情。

2、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引导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本课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内容是讲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形成及实践,突出强调三条线索,一是三民主义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二是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不能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是孙中山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抽象难懂,加之受历史模块结构影响,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实践,分割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16课”和“历史必修1第13课”中,更不利于学生理解。

作为20世纪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它的来源、形成过程、理论构架等,都需加以了解,并要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感悟中山精神。

从三民主义的理论、实践、感悟三个层面整合两课时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学情状况分析

高二实验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的方法,并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史料和整合教材的能力,但对理论性很强的政治思想的学习还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

所以,有必要进行课外延伸,适当补充有关材料,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结合必修一《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以人物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观看视频,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

通过史料解读、角色体验、探究讨论等活动,深化理解三民主义思想的内涵和作用,感悟感悟伟人精神和品质,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表述如下:

1、依据导学案知识清单,自主梳理教材内容,建构知识框架,画出思维导图。

(时空观念:

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三民主义提出、实践、发展的历史过程。

2、通过研读史料,深刻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及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结构示意图。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角色情境体验,认识三民主义的性质、进步性、局限性,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唯物史观)

4、通过史料研读和动手设计制作表格,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理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基础的原因。

5、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感悟中山精神。

(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

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实践;

认识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感悟中山精神

难点:

分析评价三民主义,认识其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评价任务设计

依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如下:

任务1画出思维导图,并简要讲解发展线索。

(课前画出,课上展示)(检测学习目标1)

任务2画出三民主义的内涵示意图,并准确解读。

(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准确评价三民主义主义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检测学习目标3)

任务4设计制作表格,准确说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

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检测学习目标4)

任务5总结出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贡献的具体表现,理解孙中山备受推崇的原因,体会中山精神(检测学习目标5)

三、课堂板书设计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课堂评价

环节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国父纪念歌》

提问:

歌曲歌颂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为什么国人给予他如此高的评?

学生回答后,导入新课。

聆听歌曲,直观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思考孙中山备受尊敬的原因。

环节二

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课件展示: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齐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

知道重点难点

环节三

展示成果

初建框架

课件展示任务,提出要求:

巡视观察,个别指导。

学生讲解后,点拨完善。

画出思维导图,并做简要讲解。

(两个同学爬黑板,分别画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思维导图,并作简要讲解)

检测学习目标1

环节四

洞察时代

理解背景

【合作探究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1:

根据学案材料并结合课本P78页内容,概括指出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提示思考角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国际:

世界潮流?

国内:

为什么要提出(原因)

为什么能提出(条件)

学生回答后,指导、点拨。

课件展示答案提示。

问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分别顺应了当时的什么潮流?

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要点

能说出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

理解胡适所说的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含义?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学会分析背景的思维角度

据课件内容巩固答题要点

环节五

研读史料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2】三民主义的内涵及评价

课件展示探究任务并分组,2、4、6组重点探究问题2;

1、3、5、7组重点探究问题3。

问题2根据学案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三民主义的内涵。

问题分解:

概括指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进步性、局限性各是什么?

问题3:

通过角色体验,结合材料四,探讨三民主义的整体评价。

情境:

为了解三民主义的社会反响,《民报》特邀社会各界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假如你是……,你的感受是……

角色:

A资产阶级B地主C农民D列强

要求:

把握角色,语言简练。

请用一个或几个词概括“你”的感受并简要陈述理由。

观察巡视,适当参与讨论或点拨。

学生展示后,利用课件再次强调点拨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交流评议,互相启发

集思广益后,每小组各出一名代表发言

2、4、6组代表分别从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角度说出三民主义的内涵

1、3、5、7组代表分别站在资产阶级、地主、农民、列强的立场谈感受

最后站在座谈会组织者的角度,集思广益后,全面客观地评价三民主义。

结合课件,内化巩固

检测学习目标2、3

环节六

探究实践

自然过渡

过渡:

孙中山说:

“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怎样的进展?

提示:

进步性——革命的旗帜——革命成果

局限性——不彻底的纲领——革命结果

革命成果?

革命结果?

学生回答后,展示要点,进而过渡到新三民主义。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有何良方?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世界和中国革命形势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孙中山这时思想有何变化,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学生回答后,点拨引申,进而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按照提示,概括以三民主义为旗帜的民主革命,取得的成果及最终结果。

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的爱国精神

检测目标3、5

环节七

小组讨论

交流评议

【合作探究3】三民主义的发展

课件展示探究任务并分组,2、4、6组重点探究问题4;

1、3、5、7组重点探究问题5。

问题4阅读课本P81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指出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问题5阅读课本P81材料一、二,讨论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2、4、6组代表分别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角度说出“新”在何处?

并进而明确指出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3、5、7组代表比两则材料,通过比较中共革命纲领和新三民主义的异同点,说明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基础的原因,进而理解合作的方式特点及其原因。

检测目标4

环节八

观看视频

总结功绩

感悟精神

【合作探究4】孙中山的功绩和精神

播放视频,展示探究问题:

看视频,总结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感悟中山精神。

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孙中山的伟大的历史功绩要点提示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体会中山精神

梳理脉络

自由发言

铭记伟人功绩

体会伟大意义

齐读名人名言

感悟中山精神

检测目标1、5

环节九

小结整合

感情升华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小结升华

整理总结

内化感悟

环节十

纸笔测试

达标反馈

巡查观察,个别指导

及时评价,反馈点拨

学以致用

黑板演示

准确作答

5、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明晰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兴趣指向、学习难点、学习期望,是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流程的前提。

高二实验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学习教材基础知识的方法,并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史料和整合教材的能力,但对理论性很强的政治思想的学习还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感悟能力还有待提升。

结合必修一《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