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008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以及提高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

(1)把平行四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º

(2)把梯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º

B

A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1)计数单位有: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先分级!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圈出“亿”、“万”!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1.数位和计数单位区别

万级的数位包含有()、()()、()四个数位;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2.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4007000000=27600000000=153610000=

写上单位的一定要写单位,等于约等于分清楚

3.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20567920000≈96481≈4018000000≈

2760000000≈4005400≈14980≈

这一类一般不写单位,因为没标明要写单位

4.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这类题是对第2位进行“四舍五入”不可写单位

5.经测量,1000张纸大约厚10厘米,照这样计算,10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米?

1亿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米呢?

先计算倍数关系,在转换单元运算。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先把两个乘数零前面的数对齐计算,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

(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三、常见的数量关系

①总价=单价×

数量单价=总价÷

数量数量=总价÷

单价

②路程=速度×

时间速度=路程÷

时间时间=路程÷

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时间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其他:

房间面积=每块地面砖面积×

块数块数=房间面积÷

每块面积

(简称:

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1.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或除以几。

如:

B=10那么A×

(B×

5)=10×

5(A÷

2)×

B=10÷

2

②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几倍,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倍数的乘积。

B=10那么(A×

3)=10×

(2×

3)

③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几倍,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除以两个因数同时缩小倍数的乘积。

B=10那么(A÷

(B÷

3)=10÷

④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积不变。

3)×

3)=10

2.商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除以几或乘几。

B=10

(A×

2)÷

3)=A÷

3=10×

3=60

4)=A÷

4=10×

4=5

(A÷

4=10÷

4=20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的应用。

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4、三角形的分类(按角):

(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

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两个内角的和小于第三个内角。

5、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6、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的高。

二、三角形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两个底角度数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高正好重合。

补充: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

,顶角等于90°

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是60°

(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3、求三角形的一个角=180°

-另外两角的和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

-底角×

2=180°

-底角-底角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

-顶角)÷

6、一个三角形最小的角大于45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6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7、多边形的内角和=180°

×

(边数-2)

三、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作两种不同的高。

底和高一定要对应。

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2、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性)。

生活中的应用:

电动伸缩门、铁拉门、伸降机

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正方形、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认识梯形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无数条)。

2、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有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有且只有两个直角)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或长方形。

注意点:

1.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2.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做2条高,但是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典型例题:

3.等腰三角形顶角比底角大18度,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

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6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比底长2cm求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分别是多少厘米?

5.将一根20cm长的木条截成3段围成三角形,做成一个三角形,能围成哪几种三角形?

(2)如果是等腰三角形又分别是哪几种?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1.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变化的问题。

(1)画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草图;

(2)根据题目的条件在长方形或正方形上画图,标出条件和问题;

(3)根据画出的图形来求长方形的长或宽,然后再求面积。

2.和差问题:

已知大小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解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

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

2=大数

和-大数=小数或大数-差=小数

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出小数,再求大数。

(和-差)÷

2=小数

和-小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3.和倍问题:

已知大小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

和÷

(倍数+1)=1倍数

1倍数×

倍数=几倍数或和-1倍数=几倍数

4.差倍问题:

已知大小两数的差及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

差÷

(倍数-1)=1倍数

倍数=几倍数或差+1倍数=几倍数

1.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长减少了5分米,宽减少了2分米,那么他们的面积减少66平方米,这时正方是一个正方形,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增加2CM宽增加5CM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