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179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工作计划3篇.docx

财政工作计划3篇

2018年财政工作计划3篇

第一篇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支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支持扩大内需。

支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参与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

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

着力扩大有效投入,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促进外贸稳步发展。

引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出台的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政策措施,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

增加研发技改投入,支持外贸企业结构调整,推动外贸出口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三是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稳控物价的财税政策措施,继续发挥价格调节基金调控物价的作用,大力支持平价商店建设。

支持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供应。

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落实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补助政策。

二、推进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强化财政政策导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最大效用,创新扶持引导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一是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切实用好新兴产业专向引导资金,调整和完善财政资金支持办法,加大力度引导金融资本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集聚,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挥现代服务业发展专向引导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十大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

加快推进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每年分离20家以上。

三是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快设备更新、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重点企业、规模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支柱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创新型人才集聚,充分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大力支持发展创新型经济。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投入力度,支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三、坚持富民优先,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富民惠民利民,着眼长远,优化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就业投入机制和城乡统筹的就业援助机制,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政策支持,确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以上,全力支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农保”、“土保”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600元;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进一步健全帮扶和救助体系,拓展医疗救助范围,对患特殊病症的特困人员继续实施专项医疗救助服务。

三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依法加大教育投入,继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准,支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

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全力支持推进校车安全工程。

四是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鼓励文化建设的财税政策措施,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大对重点文物、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功能,大力支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文化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重点支持高效农业、水利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实现农民增收;继续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通过财政奖补、贴息等手段,支持村级大力发展经营性物业,推动村级经济不断壮大。

此外,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传染病防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稳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渠道和运行机制。

继续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建设,做好政法专项资金保障工作。

四、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完善财政体制。

调整和完善市镇(区)财政体制,制定和实施新的镇(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划分市级和镇(区)级财力,充分调动各镇(区)增收的积极性,同时,本着财权与事权匹配的原则,调整各镇(区)支出范围。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和考核,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

二是推进综合预算。

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除自收自支及涉及教育收费的事业单位外,市级所有党政机关、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非税收入均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除依法实行“专款专用”的款项外,所有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统筹安排。

三是加强收支分类管理。

XX年部门预算收入全部纳入国库管理,统一核算,统一调度。

部门预算支出由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统一执行,按照相关规定和财务开支标准,实行集中支付。

四是强化绩效管理。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选择社会影响较大、百姓普遍关注的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管理。

支持镇(区)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此外,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制度,形成政府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和防范腐败的特色。

五、突出效能提升,树立财政部门良好社会形象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机关作风建设“绩效比拼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市财政系统扎实开展绩效比拼活动,在精神状态、能力水平、攻坚克难、工作业绩以及勤廉从政上下功夫,赛出作风、比出能力、拼出业绩。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水平。

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开展财政“六五”普法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管理,规范财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完善财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用人导向,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财政机关作风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用优良作风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始终围绕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的目标,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完成惩防体系各项牵头工作任务。

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加强财政干部廉洁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培育具有财政特色的文化理念,营造健康、廉洁、活泼的工作氛围。

第二篇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XX年全市财政收支的主要目标是:

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4亿元,增长16%;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定不移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保持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回升。

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广大企业仍然存在困难。

为此,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做大做强民营工业规模企业”、“鼓励开放型经济二次发展”、“促进服务外包发展”、“培育和鼓励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4+4+1产业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

引导和鼓励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主动向科技型、节能型、环保型转变,全力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不断形成发展特色。

对于项目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办法,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支持。

积极争取和落实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资金、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手段,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食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使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发挥市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三项经费、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再担保专项资金、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资金、专利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服务外包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清理、合并、修订现有扶持政策和资金,充分体现财政资金扶持的产业导向作用,集中使用财政资金。

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鼓励民资投入、参与竞争,多形式、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进一步完善政府再担保机制,创新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构建良好的融资环境。

认真研究国家、省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努力为我市经济发展争取更多支持。

逐步建立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库和项目评审专家库,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力争XX年对上争取取得新突破。

二、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富民惠民的公共财政导向,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大事实事、急事难事,使城乡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政全额负担基础性养老金。

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低保和低保边缘救助标准。

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措施,增强就业困难群众的信心。

建立稳定的财政就业投入机制和城乡统筹的就业援助制度,继续采取政府购买岗位和就业补贴等形式,重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及被征地农民等实现就业。

继续对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让更多有创业项目的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就业优惠政策。

支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

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付标准提高到小学550元、初中720元。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扶困助学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学费。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支持历史文化文物保护、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对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特困医疗救助的财政补助力度,新型合作医疗人均标准从09年的320元提高到410元,优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政策,提高参保人员大病医疗费用补偿比例。

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各项改革配套文件,对社区卫生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有序推进。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支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三个优先”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投入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种涉农补贴政策。

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各项政策。

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努力拓宽农民生产性收入。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规模型、生态型、品牌型和科技型农业示范区。

集中财力,积极打造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横扇太湖绿洲生态农业示范园、平望高效农业示范园三大农业园区建设亮点。

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制定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组织化程度,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努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加快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