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154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课时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自转

(1)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1日,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若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为24小时,叫做太阳日。

(4)速度

2.地球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

自西向东,如图中“→”所示。

(3)周期:

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5)速度

图中位置

时间

速度

公转位置

A点

1月初

最快

近日点

B点

7月初

最慢

远日点

思考

1.分别以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以及两地所在的30°N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为观测点,比较三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异同?

答案 三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球同步卫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北半球夏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远的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天数较长;北半球冬半年,地球运动至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天数较短。

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大小为23°26′。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周期:

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判断

1.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

(√)

2.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

3.夏至日时,我们感觉天气较热,是因为此时地球距太阳较近。

(×)

探究点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毛泽东同志一生共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血吸虫病时,他激动不已,彻底难眠,感慨和欣喜之情化作了不朽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

与诗句最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2)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请你画出示意图?

(3)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多选择在低纬度地区,并且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

(4)总结影响地球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答案 

(1)地球自转。

 赤道。

(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①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②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发射时节省燃料。

(4)①纬度

②海拔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

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概念

绕地轴的旋转

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

地轴空间指向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运动周期

以遥远恒星为参照点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以太阳为参照点

1太阳日=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周期)

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或1°/4分)

平均约1°/天

近日点快(1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1670km/h)向两极(0km/h)递减

平均约

30km/s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2.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纬度位置:

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节省燃料。

(2)气候条件: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

(3)地形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利于地面设备跟踪测控,地势高则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较大)。

(4)气象条件:

要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5)地质条件:

地质稳定。

(6)交通位置:

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大型设备的运输。

(7)人口密度条件:

航天基地最好布局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以保证安全。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

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B.高原

C.山地D.洼地或盆地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由于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向北递减,可知当地位于南半球。

由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670km/h,3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1447km/h,6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837km/h,可知当地应在0°~30°,即在低纬度。

第2题,R地线速度小于1480km/h,比同纬度的T地小,故该地自转半径偏小,地势较低,为洼地或盆地。

探究点二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美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康斯坦丁·巴特金的一项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

在地球形成初期,一颗偏离正轨的年轻恒星接近太阳,这颗恒星牵引正在形成之中的地球,最终使地球轨道与太阳轨道之间形成一个倾斜角。

这个倾斜角就是黄赤交角,它影响太阳直射的范围,对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在下图中标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的数值,用标注太阳直射现象的范围。

(2)在下图中标注地球公转方向、自转方向和二分二至日。

(3)画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和曲线图。

①示意图

②曲线图

答案 

(1)

(2)

(3)①示意图

②曲线图

1.黄赤交角的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其含义如下:

含义

一轴两面

三角度

一轴

地轴(自转轴,与赤道面垂直)

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

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

90°

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三个基本不变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为23°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1个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下图来表示:

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1)日地距离法

如下图,A点日地距离较近,1月初应为冬至日稍后,B点日地距离较远,7月初应为夏至日稍后,再结合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C为春分日稍后,D为秋分日稍后。

(2)地轴倾向法(连线法)

①连接日心和地心,将该线作为太阳光线。

②该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因为太阳光线与该点的地球表面垂直)。

③观察该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若在北半球(B点)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在南半球(D点)则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垂线法(晨昏线法)

①过地心(图中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该线为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且其所在平面通过地心)。

②观察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状况,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阴影代表黑夜),则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为北半球冬至日。

(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月考)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由字母表示是(  )

A.AB.B

C.CD.D

4.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

A.A和BB.B和C

C.C和DD.D和A

答案 3.A 4.D

(2016·河南省期末联考)读“某摄影爱好者采用连续曝光的方式拍摄的南极星空(局部)图”,完成1~2题。

1.图中信息说明(  )

A.照片拍到的天体多是行星

B.拍摄照片时,天气晴朗

C.照片拍摄地点在赤道附近

D.图中天体都绕南极点转动

2.若M为同一颗星的运行轨迹,α角为15°,则该照片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5分钟B.30分钟

C.1小时D.2小时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只有晴朗的夜晚,才能拍摄到天体,图中天体多是恒星绕南极上空的星空转动。

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拍摄到的天体图会形成一周的轨迹,某一天体运行15°,则地球转动了15°,正好一个小时。

据科学考察:

火星与地球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钟,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交角大32分,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地区分出“五带”。

据此回答3~4题。

3.火星的自转周期是(  )

A.24时41分B.23时19分

C.24时37分4秒D.23时15分4秒

4.太阳在火星表面,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26′N至23°26′SB.22°54′N至22°54′S

C.23°58′N至23°58′SD.23°31′N至23°31′S

答案 3.C 4.C

解析 注意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时56分4秒,地球上的黄赤交角是23°26′,据此可得出火星的自转周期和黄赤交角。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N处附近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A点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

答案 

(1)见下图。

 

(2)A

(3)23时56分4秒

解析 

(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

(2)线速度随着纬度数的增大而减小,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都相等。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时间是一个恒星日。

课时作业

(2016·滕州市实验中学期中)读下图,完成1~2题。

1.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

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为23小时56分4秒

2.在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速度是(  )

A.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A、B、C、D

B.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自大到小依次是C、D、B、A

C.A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B、C、D三点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点最大、C点最小

D.A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B、C、D三点比较,角速度相等,线速度B点最小、C点最大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一个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第2题,图中A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B、C、D三点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为C>D>B,故选D。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