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1079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心理学笔记教学提纲Word格式.docx

心理应激:

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同时也是躯体唤醒的过程。

应激源:

向个体提出适应的要求,并能引起个体的应对反应,使个体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

应激的理论及其模式

1、刺激反应的应激理论

汉斯·

塞里(“应激综合征之父”)第一次提出“应激”的概念,他认为应激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机体上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

并将其定义为有机体的这种生物学反应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并划分为惊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阶段。

2、应激的认知-交互作用模型(拉扎洛斯)图P40

该理论将应激定义为:

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需求与能力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应激只有在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需求的能力时才存在。

这种关系在个体耗尽其资源或者环境需求威胁到其利益时出现。

拉扎洛斯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评价及相应的应对过程。

在个体应对外界刺激的过程中,有三种彼此联系的评价过程:

初级评价:

考虑是否卷入某一困境,评价的结果可能是把这个事件看成与自己无关的良性事件,或是应激性的麻烦事件。

次级评价:

在回答“我将如何应对此事”的基础上进行资源评估,即个体评估其能力、社会支持、物质或其他资源,考虑如何重建自身和环境的平衡等。

重新评价:

个体运用新的信息或前面所作出的应对努力的反馈来检查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的准确性。

交互作用观点的重要意义在于:

1、某件事对张三是应激刺激,而对李四是良性刺激。

2、同一件事在个体不同时期是否看成应激刺激,决定于个体的状态。

3、个体内部构建的事实有时也会有误,都可能引发情绪和生理的唤醒,导致个体产生应激反应。

两种类型的应对方式:

1、关注情感:

控制和减弱应激源带来的负性情绪。

2、关注事件:

全力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尽可能地直接面对、解决问题。

3、人格—健康行为—应激理论模型图图P41

人格通过促进或损害健康的行为间接影响个体对压力或应激的反应。

4、应激的认知激活理论

该理论认为应激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含义:

应激刺激、应激体验、一般应激反应和应激反应体验。

工作压力

定义:

多维度,有不同的侧重点

强调压力源:

压力是超出正常适应反应的任何情况。

压力的后果:

在面对压力源时,机体对自然能力资源的普通的、有规律、无意识的调动。

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反应:

当个体被迫偏离正常的或希望的生活方式时体验并表现出的不舒适的感觉。

过劳:

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由于情感上的长期得不到而满足而导致的包括身体、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耗竭状态的体验,纯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

过劳死的四个特征:

1.产生于个体自身或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压力2.个体超负荷工作3.个体心理处于耗竭状态4.最终导致恶劣的健康状况

家庭压力:

影响家庭单元的生活事件或变迁,这种事件有着改变家庭社会系统的潜力。

是家庭对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取决于成员对事件的解释、赋予事件的意义和对威胁严重性的认识。

若家庭缺乏精力和技巧去处理压力引起的混乱和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家庭危机。

高温与心理健康

一、与人际交往

人际吸引模型中指出,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体验到热带来的不愉快时,人际吸引降低。

2、与攻击性行为

在某个区间内,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攻击性;

但是温度过高,超出了这一区间,高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结合则会促使个体逃离高温环境,从而使攻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在夏天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冬天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然而,也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色彩与心理健康

(1)色彩与情绪

不同的色彩可以让人体会到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色彩与主观感受

合理的色彩会影响人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

(1)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

斯滕伯格指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西蒙兹将教养方式范围接受-拒绝,支配-服从两个因子,分为四种类型,即不关心型、残酷型、过度保护型、放任型。

麦克沃特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三个维度:

放任/严厉维度,体现了权力和控制的结构;

敌意/温暖维度,表示父母感情投入水平的不同;

焦虑情绪的卷入/冷静维度,表示一个人从高焦虑到低焦虑的连续体,反映了父母的情感参与或者与孩子的情感联结。

P85图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

1、良好的教养方式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2、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关键

3、保持家庭教养方式的一致性,促进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

家庭结构与心理健康

家庭结构是家庭关系的整体模式,按照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可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等。

完整的家庭结构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功能缺损会对子女在学习、认知、情绪、行为、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和行为各方面有不利影响。

家庭氛围与心理健康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是家庭在处理生活事件时所形成的固定风格形式,主要由语言和人际氛围构成。

它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位成员的心理活动,尤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自身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

1、父母的文化水平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行为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趋向于使用专治、惩罚、暴力或忽视、放纵、溺爱的方式,并且较少与儿童沟通;

程度高的父母则更注重采取理智、民主和尊重的态度。

2、父母的职业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职业与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社会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相连系,通过影响父母性格、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绪等心理活动和过程,作用于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进而对儿童及其长大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但是这种影响是间接的,父母只要能够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3、父母的心理素质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儿童总是处于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应与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心理的重大变化往往有着迅速的反应,而父母的不健康心态则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儿童的心灵上。

所以要避免对儿童造成“心理污染”,父母首先要注重自我心理卫生,学长正确地处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待人处事,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健康心理,进而最大限度减少、消除和避免自身不健康心理对子女健康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4、父母的期望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适当的期望会使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激励、关怀和信赖,进而产生较为持久的努力和进取心,促进其心理健康。

而期望过高,从各个方面对儿童高标准严要求,并且明显超多儿童的发展能力,就会增强儿童的心理负担,使儿童产生挫败感。

家庭经济地位与儿童心理健康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对儿童家庭成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度量,根据个体能够获取或者控制的社会资源数量对其进行社会层级划分。

与儿童心理健康高度相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个性发展问题

1.人际交往障碍2.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3.逆反心理严重

2、学习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不明确等。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

1.创造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

2.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3.给予合理的期望,适当鼓励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策略

(一)学校适应不良及其辅导

1.做好幼小衔接辅导

2.培养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性格

4.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

(二)学习困难及其辅导

1.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

2.排除心理障碍,提搞学生的学习能力

3.帮助学困生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学习疲劳及其对策

1.合理安排课程2.睡眠时间充足

3.保证饮食营养4.丰富课余生活

(四)考试焦虑症

1.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

2.指导学生掌握调控紧张情绪的技巧

3.考前制定合理的复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人际关系及其辅导

1.创造交往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中学生心理健康

1、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

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5.保持健全的人格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2、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

(一)学习困难

1.帮助学困生进行归因训练,消除不适感

2.注重习得性勤奋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

3.对学困生的心理干预

(二)人际交往

(三)青春期性问题

(四)网络成瘾

1.正确引导

2.重塑自信

3.有效治疗

亲子冲突:

随着孩子的成长,中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特别是当子女进入青春期以后,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发展,对父母也不再言听计从,会有自己的态度、动机、价值观。

此时,若中年父母不能及时地意识到子女的发展变化就很容易与子女存在某些问题,尤其是学习成绩、着装打扮、恋爱交往、日常家务等方面发生亲子冲突。

中年婚姻危机:

人到中年,人的个性、情趣完全暴露并逐渐定型。

在琐碎的家庭事务、日益上升的经济压力、频繁的矛盾摩擦、不和谐的性生活以及少之甚少的沟通交流,甚至第三者、婚外恋的直接碰撞下,给中年婚姻生活蒙上了一层灰色,而且因为这样的年龄和现状,中年夫妻之间若产生了裂痕就很难弥补,往往会埋下婚姻危机,导致婚姻解体。

中年空巢:

独生子女去外地求学、参军或工作等,“三口之家”只剩下父母。

工作倦怠:

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可以分为个人倦怠,内容倦怠,结构倦怠。

职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职业选择带来的问题

1.择业焦虑:

个体面对职业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强烈且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改变。

主要发生在毕业生群体中。

2.择业自卑感:

择业者在择业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潜能缺乏了解、缺乏自信、缺少勇气、惧怕失败、不敢竞争、主动示弱。

原因:

1,自我评价低2,消极的自我暗示3,错误的归因

3.择业心理冲突:

个体在孜然羊肉选择上出现了明显的价值观冲突、心里矛盾、难以做出选择的现象。

类型:

1,择业意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

2,职业自我意识较强与耐挫力较弱的冲突

3,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职业压力产生的问题

1.职业压力心理问题模型P187

2.职业压力的心理症状:

紧张、焦虑、迷惑和急躁、孤独感和疏远感、疲劳感、生气、憎恶等

3.职业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