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0551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

在教学后,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这节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注意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

数学来源与生活,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巩固了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经历了认读大数的过程,体验了认读大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现实数据的读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关键环节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读数的方法。

如:

在学习例2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学习只有万级的数,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按个数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学习含有两级的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

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读数规则。

但是个别学生仍然不会,还学要课后辅导。

3、直线、射线和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射线和角。

理解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经历了直线、射线、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

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

基本上学生只能知道三种线都是直的,没有学生能够说出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我预先也估计到,并对如何引导做了两种预设,后来我采用了从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从而说明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引导仍然让学生感到不好接受。

课后思考反过来引导效果可能会更好,既先画直线,然后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使直线上出现射线,再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就是线段。

4、角的度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认识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

”。

掌握了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经历了量角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

但是量角的方法还是一个难点,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学会,量角时不够熟练,以后还需多讲多练。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

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准备不充分,本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是考虑不周全,对于少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同时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

如果步骤改为先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再通过平移使顶点和中心重合,这样操作过程可能会简单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

5、口算乘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经历了口算过程,体验了观察、推理的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粗心导致出错。

教学口算方法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在交流反馈中,引出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意在通过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让他们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运用。

轰轰烈烈地课堂,使我非常满意。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如课前的导入时间太长了,从而导致本节课上的很紧促,小组讨论也没有达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本应该有学生总结的口算方法,我自己给说出来了,这样就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6、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

经历了对垂直与平行的认识过程,体验了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但是在做题中应用的不太熟练,以后还需多练。

7、口算除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

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了计算能力,经历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特别开心。

8、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

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一个问题:

“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信信息?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地“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学会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经历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根据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理解并掌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绘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从统计图种获取信息,了解了统计图的作用,经历了横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10、烙饼问题、沏茶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能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在本节课中,让我更进一步的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从生活中的情景出发,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也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