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013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Zn-65Ba-137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单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2

干冰

CuO

H2SO4

纯碱

熟石灰

B

碘酒

SO2

Na2O

HCl

NH3·H2O

NaCl

C

液氯

CO

Fe2O3

CH3COOH

CH3CH2OH

绿矾

D

HD

P2O5

生石灰

HNO3

KOH

CaCO3

 

A.AB.BC.CD.D

【答案】D

【解析】A.纯碱属于盐,故A错误;B.碘酒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Cl2+2KI=I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CH4+2O2CO2+2H2O

D.4Fe(OH)2+O2+2H2O4Fe(OH)3

【答案】C

【解析】A.属于4;B.属于2以外的分解反应;C.属于3;D.属于1。

故选C。

3.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雾是一种胶体,所以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故选A。

4.“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D.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以滤去钠杂质带来的黄光,故A正确;B.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所以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故B正确;C.钠的焰色呈黄色,钾的焰色呈紫色,所以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故C正确;D.焰色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D2、T2互为同位素B.H2SO4电离方程式H2SO4=2H++S6++4O2-

C.20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与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答案】C

【解析】A.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H、D、T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H2SO4电离方程式应为H2SO4=2H++,故B错误;C.D2O分子含有10个电子,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所以20g即1mol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C正确;D.与的中子数分别为82和88,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钠离子与氖原子等,A不正确;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例如氢离子、铁离子等,B不正确;C.两种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此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或分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所以不可能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微粒结构与性质、元素判断等

7.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n-含有的中子数为a+bB.Xn-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D.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g

【答案】D

...........................

考点:

考查原子结构、数量关系等知识。

8.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

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B.a-b=n-mC.c-d=m+nD.b-d=n+m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

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这说明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m=b-n=c+n=d+m,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液体

【答案】C

【解析】A.不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以防弄破滤纸,故A错误;B.若用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使测定结果偏小,中性溶液不受影响,所以不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错误;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可以防止污染液体,故C正确;D.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D错误。

故选C。

10.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物质的提纯、除杂。

11.现有四组液体:

①氯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液②43%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④粗盐溶液中混有泥沙,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结晶B.萃取、蒸馏、分液、结晶

C.分液、蒸馏、萃取、过滤D.蒸馏、萃取、分液、过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氯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水互溶,用蒸馏法分离;单质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小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用萃取法分离;泥沙不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答案选C。

考点: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

根据混合物不同的特点选择正确的分离方法。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B.氯水有漂白性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氯酸钙

D.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中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新制氯水中的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将石蕊漂白褪色,故A正确;B.氯水有漂白性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故B正确;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不正确;D.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中都含有盐酸,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氯气溶于水并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使得氯水中存在着多种成分:

Cl2、H2O、HClO、H+、Cl-、ClO-、OH-—三分子和四离子。

13.把一块钠投入预先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一组为()

①钠沉到水下面;②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③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听到滋滋的响声;④溶液变红;⑤溶液变蓝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钠的密度小于水,会浮在水面上,故①错误;②钠的密度小于水,会浮在水面上,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的氢气使钠四处游动,故②正确;③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钠的熔点较低,生成的氢气速度快,反应剧烈,而听到滋滋的响声,故③正确;④钠和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呈碱性,则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故④错误;

⑤根据④知,溶液呈蓝色,故⑤正确;故选B。

1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D.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就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钠的密度大于煤油,据此解答.

解:

A.钠的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就容易被空气氧化,故A正确;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故B错误;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所以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故C正确;

D.钠能浮在水面上,所以钠的密度小于水,钠和水反应立即熔成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于100℃,

故D正确;

故选B.

15.如图所示:

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一种含有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

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②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①③B.③C.①②D.②③

【答案】C

1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

A.KClO3→Cl2B.Fe2+→Fe3+C.H2S→SO2D.HCO→CO2

【答案】A

【解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发生还原反应。

A.KClO3→Cl2发生还原反应;B.Fe2+→Fe3+发生氧化反应;C.H2S→SO2发生氧化反应;D.HCO→CO2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A。

17.根据下列反应:

(1)2Fe3++2I-=2Fe2++I2

(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B.I->Fe2+>Br-C.Br->I->Fe2+D.Fe2+>I->Br-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1)2Fe3++2I-=2Fe2++I2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I元素由-1价变为0价,所以还原剂是I-,还原产物是Fe2+,还原性I->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