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953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文档格式.doc

申请时间

2015年3月13日

预计完成时间

2016年4月1日

课题组

主要成员

小组

姓名

一年级备课组

蒋小艳、周林、赵晋、杜丽梅、曾涛耘

二年级备课组

雷晓莲、覃瑶、文长绞、范小容、易堂霞、黄娟、谭金梅

三年级备课组

杨艳、吴莉、甘玉红

预期成

果形式

实用观察量表、观察报告、阶段小结、研究论文

研究方法

文献法、分析法、尝试法、假设法、调查法

一、选题背景

几年来,我校互动教学研究初现成效,五环导学模式深入人心。

无论是生本课堂的倡导,还是着力于学生发展为目的的阅读——自学导学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的,连续性的,发展性的新型课堂模式。

上课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这样的共识,但是以教师自我思想构建的课堂,在学生的互动学习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能动作用?

就目前的上课情况来看,一部分老师有新型理论知识的指引,但在具体教学设计或者课堂把握上,还不能真正做到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该放手时没放手,该组织自主学习时一个人在讲。

基本上保有的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教学,问答教学,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思考的学生少,研究的学生少,能张嘴表达的学生也少,更难见到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研究,生生对话;

而有一部分老师更是把理论放一边,依然沿袭自己旧有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研讨课、随堂课,对看课的老师来说又有怎样的启发和促动?

如果只是老师随意的听听,被动地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评课也多是唱赞歌,敷衍了事,对于授课者和听课者双方的专业提升效果微乎其微,更不要说学生的自主发展了。

课堂是教育教学真正而经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课堂研究、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最为有效的起点。

在我们传统的听课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数量不重质量。

学校规定了听课的节数,但什么时候听,听什么课,听课之后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反思,都由听课人自行决定,而被听课者是否能得到来自听课人的建议也很难说。

2.重评价不重发展,传统的听评课是围绕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开课人得到是等级的评定,而非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对其专业成长的建议,对听评课双方来说,都缺少持续的跟进研究。

3.重结果不重程序,通过反思我们发现,进入课堂之前,听课人听课意图模糊不清,对开课人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创新不甚明了的现象很具有普遍性。

进入课堂后,难以从纷繁复杂的课堂事件中,理清思路,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

课后的交流与讨论中,着眼于“技术”(教学行为)的革新,常常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由于没有良好的听评课支架,没有科学的听评课程序,也就难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改革传统的上课、听课、评课方式,利用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创设面向学生互动型的新型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有效促进互动课堂的生成与发展,只有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情况的考虑,本课题尝试以课堂观察的一些方法、手段和应用等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比较性、总结归纳性研究,为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者、评价者供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学与教材之间提供从定量到定性的一系列观察方法的参考,以期各环节渠道之间有更好的对话、沟通,促进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本课题研究拟以我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基地,将对低段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基本课型,按月轮值,在各备课组中实施,分别由主研团队负责观察角度的选取、观察量表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再由观察团队负责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多角度的课堂观察,然后由双方团队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科学的有效教学理论来促进互动课堂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

1.本课题研究目标

一是通过基本课型课堂观察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帮助每一位教师创造与学生的和谐课堂、共赢课堂,从而使有效教学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搭建课堂观察框架,掌握课堂观察技术,从具体现象中寻找教学规律,并将此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健全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从而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是通过课堂观察这一角度,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

2.研究内容

(1)、如何通过课堂观察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结构。

我们拟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对话四个方面来构建课堂框架,具体来说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

将课堂分解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

 

维度一、教师教学——教师专业(怎么教)

维度二、学生学习——有效学习(怎样学)

维度三、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是什么)

维度四、课堂对话——能力形成(怎么样)

四个维度中以学生学习为目标,以教师教学为支撑,以课堂性质为载体,创设愉悦与合作的课堂文化。

(3)、针对不同的课型制定不同观察方式,自制部分观察工具。

(4)、对课堂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科学处理。

拟分三个步骤研究分析:

统计整理→归类→解释。

(5)、如何培训教师使之成为合格的观察者?

研究内容中的

(1)、

(2)、(4)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四、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

本课题拟按照“实践→理论→实践”的思路展开研究。

即选取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基本课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观察,筛选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若干典型案例(也有反面案例),然后通过分析、研究、。

归纳、总结出符合有效教学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科学的有效教学理论来促进教师培养和课堂教学。

本课题研究拟分5步走,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观察结构;

第二,对观察者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观察团队;

第三、走进课堂获取观察信息数据;

第四,制作教学案例;

第五,形成观察报告。

本课题拟用2年时间完成。

打算分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

课题筹备阶段(2015年3月)。

检索资料,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

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做好分析;

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完成审批,立项等有关事宜。

第二阶段:

课题运作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反思提炼第一阶段的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

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形成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

对实验进行指导,定期了解实验进度;

撰写课题小结。

第三阶段:

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4月)。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总课题组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二、课题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

1、检索资料,进行课题可行性论证。

课题组主研成员学习了崔允漷,沈毅,吴江林撰写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并收集了一些相关的网络研究资料。

2、成立了课题组,并按备课组落实主要课题负责人。

3、开展相关调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做好分析。

4、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5、完成审批,立项等有关事宜。

第二阶段:

1、2015年4月:

三年级课堂观察活动月

数学低段组围绕课题开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在三年级教研课中实施,历时2周分别由甘玉红、杨艳、吴莉进行现场授课,一、二年级承担观察任务,上课团队根据观察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报。

2、2015年5月:

二年级课堂观察活动月

A、第七周雷晓莲老师组织进行了进行了课前会议《同课再构的课堂观察》

B、第八——十周秦瑶、谭金梅、文长绞三位老师实施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一、三年级分为两个观察团队进行观察记录。

C、第十三周进行会后总结,三位上课老师分享设计理念,雷小莲老师针对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交流。

3、2015年11月

四年级杨艳、甘玉红、吴莉三位老师在上学期的经验基础上于11月推进了第三轮课堂观察获得,由五、六年级为观察团队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了观察汇报。

三、过程性资料。

(一)理论学习

资料1:

课题解读

首先,"

互"

的汉字结构好比两个手握在一起,正如互在汉字字义里也包含着双方的意义。

也就是说,互动必须有两方,单方不构成互动。

其次,互动的概念中还要动,也就是说如果双方是静止的则不构成互动:

互动必须存在动,而这个动存在于双方,也就是"

的范畴之内.。

从形式上看,互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双方之间,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号或行动,另一方对此给出相应反馈的过程。

这个反馈可以是信号回应,也可以是行动回应。

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一次互动回合。

复杂的互动是一方发起后,双方对对方的信号和行动不断的给予反馈,产生多个回合的信息或行动的交流回合的过程。

成为互动双方的资格在于:

双方都要有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行动产生反馈的能力。

几年来,我校互动教学研究初现成效,深入人心。

3.重结果不重程序,通过反思我们发现,进入课堂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