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8889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优质课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我们常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作什么?

(板书: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人们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疏通了文意,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二、预习检测

1、本文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文章选自《陶渊明集》。

2、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缘溪行(沿着)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妻子(妻子和儿女)

三、赏析课文、理清思路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以鱼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2.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补充下面内容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四.品味桃源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三个字概括,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板书:

2.品读桃源之美,桃花源的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自然环境美: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美——生活环境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风俗人情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感受桃源之乐,桃花源里的人的“乐”体现在哪些地方?

乐——生活安定,幸福快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评读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

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

景物奇

奇----人物奇

踪迹奇

五.合作探究

快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表现了桃花源的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遂迷,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似幻的存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六.揭秘桃花源体会作者感情

师:

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的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这也就是它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那桃花源究竟存不存在呢?

生:

不存在!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那作者为啥还要细致的描绘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古人云:

“知人论世”。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为陶渊明不满足现实社会的黑暗,便自己构想出一个世外桃源聊以自慰,安慰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一些精神上的寄托。

很有见地,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

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归纳板书:

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七、拓展延伸

讨论:

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

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明确: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

那里景色优美、资源丰富,风俗纯淳朴;

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因此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时代的局限。

陶渊明在1500多年前描绘出这样美好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2、渔人的品行如何?

参考:

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道德观而论,渔人言而无信;

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堂总结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

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毛主席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我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假设后人又找到了桃花源,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发挥想象,续写课文。

2018年驻马店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参评教案

《桃花源记》

学科:

语文

姓名:

徐菊粉

性别:

学校:

平舆县西洋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手机:

13839694606

2018年3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