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887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暑期初高中衔接学习检测试题

高一年级暑假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的名句。

(4分)

⑴,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⑵唇焦口燥呼不得,。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5)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论语》中的“,”,抒发内心的喜悦。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其中“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

(7)(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写在陋室中与作者交谈、往来的朋友。

二、语言基础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广泛阅读,使我的文化品位大大提高。

B.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C.我们在期末检测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平时要努力学习。

D.每位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德国的契坷夫,英国的莎士比亚。

B.《陋室铭》、《陈涉世家》、《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世家”“记”“说”都是表示文体。

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庞大复杂的贾府里,能够左右逢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人际交往得体恰当;在她身上,也有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和居心叵测的一面。

6.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

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D.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7.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③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④这样,窗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③⑤④⑥②C.②③①⑤⑥④D.②①③④⑥⑤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会飞的太阳

①去一个老房子找人。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后。

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春天绿着,秋天黄着。

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已斑驳成印象画了。

前面的高楼挡着,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

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飞了。

留守在这儿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去时是冬天。

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  (A.洒 B.漏)下一点两点来。

我看到几个老妇人,从老房子里捧了被子出来,追着阳光走。

阳光走到哪儿,她们就把被子晾到哪儿,一边拍打着被子上阳光的羽毛,一边闲闲地说话。

她们看到诧异的我,笑着对我说,我们在赶太阳呢。

脸上是一派的安详。

④赶太阳?

多好的一个词语!

我在这个词语前驻足,从此铭记在心。

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因为    。

⑤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的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

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是潮乎乎的了。

南方的梅雨天,总是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玩得兴高采烈。

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

五岁的小侄儿,也跟着别的孩子,去踩洼地的积水玩。

孩子的快乐,简单透明,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

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

“姑姑,你有彩笔吗?

我想画画。

”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

⑩小侄儿答,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笑不已,小侄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

他又开始画树和花。

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

后来,他画了一个大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

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我说,太阳怎么长了翅膀呢?

小侄儿头也不抬地说,太阳本来就有翅膀啊,下雨的时候它飞出去玩了,一会儿它还会飞回来的。

感动。

我发现,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

9.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B.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的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

C.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D.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10.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阴雨总会过去  B.逆境需要阳光C.快乐源于心境 D.人生需要奋斗

11.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分)

(1)(3分)        

(2)(3分)           

12.阅读第③段,选择合适的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简述理由。

(6分)

选择:

___________理由:

13.根据文意,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

(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小题(22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

“诺。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日: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注】:

公输盘:

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输盘诎诎:

通“屈”,理屈 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

敌人 

C.虽杀臣,不能绝也虽:

即使   D.不可谓知类知:

明白事理

15.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胡不见我于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1)然胡不已乎?

(4分)

(2)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6分)

17.文段划线句中,墨子连说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

体现了墨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11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

“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19.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

五、综合运用(6分)

20.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

(6分)

康桥河边  旷世伟人  多情游子  橘子洲头  作别西天云彩  书写壮志豪情

(上联)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1.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眼光”,词典的解释是,①人的视线,②人观察、鉴别、认识、发现、预见事物的或问题的能力,也即眼力。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武威六中高一年级暑假学习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3

4

5

6

7

8

9

10

14

15

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的名句。

(4分)

⑴,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⑵唇焦口燥呼不得,。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⑶,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⑷,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