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70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墨文化润根魂.docx

水墨文化润根魂

水墨文化润根魂

---------灌云县四队中心小学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依托学校原有社团文化研究项目为基础,以校本文化课程基地创建为平台,积极建设和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源,系统架构文化课程目标和内容序列,加快实现课程物态化,让文化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以“立足社团,传承文化,锻炼品格,奠基人生”为路径,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新型课堂、教研机制、评价体系,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二、项目内涵: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

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

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

中华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

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最核心的东西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中最重视的是经学,过去的经学相当于现在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传统文化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如各种诗词、古文,以及礼仪、礼节、服饰等层面的内容。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对今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四小少年,我校提出了师生践行“水墨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如:

,为此,我校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以社团为平台,来推进我校课程的改革,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画、书法、手工、诵读、戏曲等四小校园文化是以中华传统的文化为根基,以水墨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共同搭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构建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课程文化活动围绕提高学生素养等全面提高的目标,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将社团分为校级社团和年级社团两大块,涵盖美术类、书法类、手工类、诵读类、戏曲类等多个领域,参与社团活动。

共确定以下特色项目和社团活动:

1.“畅想”艺术类社团。

主要有葫芦丝社团、戏曲社团、音乐鉴赏社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美化情操。

2.“悦读”类文学社团。

主要有文学社、绘本赏析社团、小说鉴赏社团等,通过学生大量阅读书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审美情趣。

3“蓓蕾”美术社团。

主要有书画拓片、国画、儿童画、泥塑、折纸、剪纸等,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书画作品的创作、书写、手工制作等工作。

4.“巧手”类实践社团。

主要有美图绣绣社团、创意十字绣社团、品尝美食社团等。

5.书法社团。

主要有书法鉴赏社团、硬笔书法社团、软笔书法社团,负责组织学生练习硬笔笔书法,学习书法历史,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

6.经典诵读社团。

主要有弟子规社团、论语社团、三字经社团。

负责组织从学习、背诵经典开始,让孩子们愿意与经典为伍,同美文做伴,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悟成长。

几年来,我校一直把“水墨文化”作为办学特色,把这一特色渗透到各个社团活动中,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它各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到以特色促学生品格培养,以文化促学生发展。

三、建设背景

(一)水墨文化特色项目研究初见成效

2012年,学校已自主开发了一到六年级校本课程教材,汇编了《水墨文化校本教材》,出版了由教师创编、学生绘画的《校本教材》,学校成功承办了康缘杯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获得了连云港市教育局韩金山局长的高度赞誉,学校也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借助水墨文化研究的平台,成为了市、县有一定知名度的小学。

同时,每年的校内水墨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常态,全体学生参与,面向家长开放。

此外,学校水墨文化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题介绍多次在省市报刊和网站上刊登报道。

(二)水墨文化特色校园环境初见端倪

在环境建设上,萃取经典艺术,打造特色风景。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围绕水墨文化特色,进行有主题、分区域、系列化的整体设计和布置,建设水墨文化长廊、水墨文化座凳、水墨文化墙,立体凸显了水墨文化元素,彰显了水墨文化特色。

例如,古诗文文化墙分四个区域呈现60首古诗;成语楼道的建设则是在教学楼楼道的两边墙上,挂上出自本校学生之手的儿童画。

(三)水墨文化特色研究团队初步形成

目前学校有三级梯队教师18人,占总人数的36.2%,其中市语文学科带头人4人;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8人,占总人数的43.2%,处在县内领先位置。

近三年来,有24人在市县级课堂教学评比和基本功竞赛获奖,教师先后经历过省、市、县级多项课题研究的磨练,不仅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和成果提炼能力,而且具有团结协作、不断创生的团队精神,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提升显著。

八年来,我们结识了一批致力于水墨文化文化研究和课程教学的专家团队,为我校水墨文化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四、建设目标

1、以水墨文化为支点,规划、开发与实施的“水墨文化”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内在的有机统一,完善“水墨文化”课程的整体架构。

2、将“水墨文化”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内容,探索水墨文化学习的课型新范式,进行课程的资源建设,建构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教研机制、评价体系。

3、进一步提升“水墨文化”环境建设,完善课程基地各种相关设施设备,积极建设和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把水墨文化课程基地建成切合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内涵成长的基地。

4、以社团活动建设为载体,提升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将基地建设成区域文化力的一个重要生长点,省内水墨文化研究的核心校,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地。

五、建设内容

1、建构“水墨文化”课程框架,完成目标和内容序列,创新适合孩子学习成语的课型,构建水墨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2、重点建设“五个一”(一书、一节、一操、一馆、一院),开发实践创新性的活动平台。

3、进一步打造与课程基地建设相配套的特色校园环境。

4、建立健全学研结合的水墨文化研究两支队伍。

五、建设举措

(一)社团活动管理办法

教导处负责班级和校级社团的管理。

各学科主任对所属学科社团负责,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社团活动,组织学科教师制定社团活动的名称、人员以及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地点,对各社团活动进行组织实施以及管理。

1、活动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

每次活动目标明确,期末结束上交相关材料(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等)备案。

2、做到“三定”:

①定人(人员固定):

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自己创设自己管理,由指导老师辅助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控制在30-35人之间。

②定时:

活动时间固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

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教导处申请,并下通知告知学生,并在一周内补上。

③定点(活动地点固定):

充分利用学校内的教室资源,固定上课地点,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并作好卫生保洁工作。

(二)重点建设“五个一”,开发实践创新性的活动平台。

1、一套校本教材:

分级段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逐步上升,螺旋发展的阶梯状目标。

教材选录经典诵读、书法和美学等作为主要内容。

2、一个水墨文化艺术节:

学校确定每年五月,开展以“水墨文化”为主题的艺术节,进行故事演讲、书画创作、创意作品、情景剧等比赛。

3、一套成语儿歌操:

重新创编成语儿歌操《闻鸡起舞》,分立志、诚信、勤学、坚毅、团结、忠孝、取义、修身八个小节,每小节由八个成语组成,分别以朗诵、吟唱等形式表现。

(三)进一步打造与课程基地建设相配套的特色校园环境。

1、完善水墨文化景点。

在已有文化景点基础上,着力完善,提升品质。

开辟棋类坐凳、水墨文化墙、水墨文化长廊等景点,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水墨文化校园环境,营造水墨文化体验学习的氛围。

成语广场:

修缮广场上从唐诗宋词、《论语》和《孟子》中精选的130条成语,色彩既要引人注目,又要与整个环境和谐。

绘画楼道:

定期更替成语儿童画作品,使其成为学生成语学习成果的展示舞台。

棋语座凳:

在石凳上刻上“立志”、“诚信”、“勤学”、“团结”、“修身”、“坚毅”六个主题的成语。

水墨文化石:

在校园里摆放以学会感恩、美好德行、为人处事为主题的成语石。

水墨文化墙:

呈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中核心因素的“仁义礼智信”和中华民族待人接物道德标准的“温良恭俭让”两个成语及释义。

水墨文化文化长廊:

在长廊的两侧,布置图文兼美的“三十六计”,将其中的成语用不同的字体醒目地凸现出来。

2、建设班级水墨文化环境。

结合班级学生培养目标与发展愿景,班级文化建设体现水墨元素,如在班级环境设计与布置时用相匹配的命名等。

3、打造水墨文化学习专题网站。

收集、整合、自制水墨文化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我校的水墨文化课程资源库,构建自主学习平台、专题网页等课程平台。

(四)建立健全学研结合的水墨文化研究两支队伍。

1、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成立水墨文化课程指导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撑和建设性建议,对我校师资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研究、交流、讲学等活动。

2、培育成语文化课程教师团队。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成语文化课程的开发实施,开展微型团队同伴互助式的校本研修,在成语文化系列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实践探索中成长。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建立一把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基地领导机构,分管教学校长为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负责人,学科责任人、教研组长、项目组领衔人具体负责研究,总务处提供技术、设备等保障服务。

2、师资保障:

开展分层培训,自助培训和全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实现教师成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3、制度保障:

研制阶段工作计划、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制度、项目负责和年度考评制度等,促使基地建设能按计划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4、经费保障:

将全力支持本课程基地的创建,预计三年投入150万元左右,学校积极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广泛筹措资金。

学校将遵照省市课程基地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采取规范流程保证基地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和有效利用。

项目支出预算表单位:

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

市、县财政投入

学校自筹

小计

合计

100

50

150

一、场馆建设及设备费小计

75

30

115

1.水墨文化学习校园环境建设

30

20

50

2.水墨文化文化儿童研究院

5

5

10

3.部分教师电脑更新

30

10

40

4.

10

5

15

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8

7

15

1.校本课程开发建设费

5

5

2.水墨文化专题网站建设费

3

2

5

3.音响图书添置会

5

5

三、活动培训费小计

15

5

20

1.专家指导培训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