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682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年产10万公斤茶叶加工扩建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项目承担及实施单位经营状况

a)项目承担单位:

陕西省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3年元月,1997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是商南县一家跨行业、多产业的企业集团,所涉及的行业领域有:

茶业种植、加工、销售;水泥建材产品生产销售;宾馆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城市燃气供应;生态旅游开发;水电开发和矿产开发等。

企业注册资金1003万元,拥有总资产11418万元,固定资产7748万元,负债总额6047万元,资产负债率58.08%,职工520余人,其中: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5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8人,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0岁。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市场驾驭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运转机制完善,经营管理状况优良。

b)项目实施单位:

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组建于2008年4月,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注册地址是商南县生态科技产业园(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28人。

经营范围包括茶叶种植、加工、销售;黑木耳经营;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收购、包装、销售。

公司法人运转机制完善,经营管理状况优良。

1.1.2技术支持

本项目乌龙茶和杜仲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均由商南县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同时,为了提升茶叶品质和档次,项目单位和陕西茶叶产业权威学术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由其负责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1.1.3项目实施单位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

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见表1-1。

公司财务状况简表表1-1

项目

2008年度

2009年度

备注

一、资产总额

2327

4196

流动资产

1008

1354

应收账款

56

122

存货

121

371

固定资产

713

1995

减:

累计折旧

27

203

固定资产净值

686

1792

在建工程

224

685

长期投资

无形及递延资产

408

364

其他资产

待处理资产损失

二、负债总额

1499

2690

流动负债

534

1244

银行借款

1100

其他借款

应付账款

16

84

长期负债

1446

1446

其他借款

三、所有者权益

828

1505

产值

销售收入

801

4038

利润

138

263

其中:

税金

24

13

资产负债率

64.42

64.10

净资产收益率

6.15

7.95

 

1.1.4社会影响

a)项目承担单位

商南县秦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胆涉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行业、产业新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商南县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企业,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十佳企业”、“优秀企业”、“先进企业”,并连续荣获陕西省“百强乡镇企业”、“科技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历年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b)项目实施单位

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立足商南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积极搞好新产品研发,不断提升商南茶品位和档次,所研制产品“秦露”牌金丝系列茶叶产品,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

“金丝雾峰”、“金丝翠芽”分别在2008、2009年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金丝翠芽”在2009年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优质茶”称号。

2008年,公司被陕西省农机管理局命名为“茶叶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

2009年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优胜单位。

2010年,被商南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市场范围已辐射到商洛各县、西安地区、南阳地区及湖北十堰周边县区,产品渠道基本形成,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

目前,已成为商洛极具影响力的茶叶企业。

1.2立项的必要性及条件

1.2.1市场预测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其消费量仅次于水,是世界上消费人数最多的饮料。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

从2000年起,我国茶叶进入大力发展的快车道,茶叶产业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茶叶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茶叶产销连续5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

商南县地处陕西省东南端三省八县结合部,已有47年的茶叶发展史,到200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116个行政村,成为全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中国茶叶之乡”,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茶叶优势产区和重点生产县。

商南县委、县政府将茶产业作为振兴商南经济头号主导产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计划通过茶产业的发展,干茶产量达到300万公斤,产值达到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700元,并明确提出了实施“茶树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名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发展目标。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变商南茶业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现状,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市场空间极大。

1.2.2生产能力估计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茶叶10万公斤。

1.2.3产品竞争能力

a)技术和装备

本扩建项目所引进的加工设备技术成熟,工艺先进,是目前国内茶叶加工生产所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

b)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商誉等

商南县已有40余年茶叶生产历史,商南县茶叶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拥有一直专业研发队伍,新产品研发能力极强;同时,企业技术支持单位是陕西茶叶产业领域技术权威,具有丰富的制茶经验,项目新产品研发具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完全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实现较好收益,维护商南茶地域品牌声誉。

1.2.4市场前景

商南县目前茶叶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是茶叶联营公司,年产量约20万公斤,高档茶占10%,主要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和地区,在2000元-2500元/公斤,低档茶主要销往本市各区县。

但由于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属国有企业,管理上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缺乏市场竟争力。

项目单位金丝茶叶公司2008年新上茶叶生产项目,主要产品“金丝翠芽”、“金丝雾峰”、“金丝绿茶”一经上市,受到消费者广泛亲睐。

金丝茶业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项目产品设计生产规模是茶叶联营公司的3倍,在县域中的龙头位置趋势明显。

除此之外,商南尚有初制加工厂30余家,产品主要以低档茶生产为主,产量约在20万公斤左右。

商洛市产茶区域除商南外,镇安县和山阳县也生产茶叶,产量分别为9万公斤和5万公斤。

通过调查,商洛区域内生产的茶叶目前主要满足于区域内的消费需求,部分高档茶叶销往西安、重庆、兰州等城市。

中低档茶消费以个人消费为主,高档茶消费以礼品消费为主,因此,大力发展商南茶产业,前景非常乐观。

1.2.5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期可销售茶叶10万公斤,达产期可实现销售收入2750万元。

年可实现税金及附加182万元。

计算期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490万元。

静态计算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2年。

设定折现率为8%,经计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570.5万元,税收财务净现值为728.66万元。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82%,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2.25%。

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6年。

a)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扩大茶园面积,稳定茶叶产业基础,促进农业产业合理布局,将使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力调整,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b)有利于突出本地农业产业特色,以现代农业科学种植加工为手段,调整优化茶类结构,形成以生产优质绿茶为主、生态茶类兼顾的产业发展模式。

c)有利于名优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培育和发展,和多元化产品开发,增强项目区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d)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充分做到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做到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项目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与非项目区比较,除了农民种植茶叶带来的收益外,项目还带动了旅游、劳务、运输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还可为地方新增纳税180余万元。

1.2.6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

项目建成可直接提供107余人就业机会,年支付工资福利150万元左右。

1.2.7辐射带动农民增收

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商南茶叶的知名度,扩大商南茶的社会影响,提高商南茶叶品质和质量,使“中国茶叶之乡”——商南在茶叶领域成为有影响品牌,跻身于陕西乃至全国茶叶产业领先行列。

同时,项目建设能够促进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带动茶农2000户6000人,通过采摘交售自产鲜叶的方式,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可带动代理收购农户每公斤鲜叶增收5-10元左右。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章项目规划设计

2.1建设标准

由于茶叶鲜叶不便长途运输,因而在茶叶基地建3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按照清洁化茶叶生产标准建设乌龙茶、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

2.2建设规模

a)茶叶加工厂:

在商南县生态科技产业园该公司原厂区扩建茶叶加工厂,扩建总建筑面积5900m2,购置乌龙茶生产线、杜仲保健茶生产线各一条。

b)初制加工厂,在富水、试马、过凤楼等三个茶叶基地建3个初加工厂,每个建厂房500m2,购置初加工设备1套。

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达年新增年产茶叶10万公斤。

2.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

2.3.1建设任务

a)茶叶初制加工厂

分别在富水、试马、过风楼三乡镇各建一个茶叶初制加工厂,每厂建厂房500㎡,购置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

b)建设10万斤茶业加工生产线

在县城生态科技产业园区(金丝茶业公司厂区)扩建车间、库房等设施,购置乌龙茶和杜仲保健茶加工生产线各一条。

形成年加工生产乌龙茶5万公斤、杜仲保建茶5万公斤。

2.3.2建设内容

2.3.2.1主要建、构筑物工程见下表: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表2-1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单位

面积

结构类型

生产性工程

m2

4500

1

茶叶加工厂

m2

3000

1.1

加工车间

m2

2000

砖混,轻钢屋架

1.2

库房

m2

1000

砖混

1.2.1

鲜叶堆放厂

m2

200

砖混

1.2.2

毛茶库房

m2

300

砖混

1.2.3

成品库房(含保鲜库)

m2

300

保鲜库为玻璃钢

1.2.4

包装物库房

m2

200

砖混

2

初制加工厂

m2

1500

砖木,500m2/个

公用设施

m2

100

1

总配电室

m2

60

砖混

2

锅炉房

m2

40

砖混

3

厂区给排水及消防

行政福利工程

1300

砖混

1

厂区道路

m2

300

水泥硬化

2

绿化

m2

1000

3

厂区围墙

合计

5900

2.3.2.2乌龙茶设备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