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57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docx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

 

毕业论文

课题:

关于肉鸡大肠杆菌病的探讨

姓名:

学号:

系(部)名称:

专业:

畜牧兽医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1

前言…………………………………………………………………….2

1大肠杆菌概述2

1.1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2

1.2大肠杆菌的致病性3

1.3大肠杆菌的抵抗力3

1.4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3

1.5大肠杆菌的发病因素3

1.5.1病原方面3

1.5.2疾病影响4

1.5.3药物的使用4

1.5.4饲养管理5

2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变特点及防治措施5

2.1大肠杆菌病在肉鸡各不同发育阶段的病变特点5

2.1.1雏鸡特点5

2.1.2中鸡特点5

2.1.3成鸡特点6

2.2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6

2.2.1急性败血型6

2.2.2卵黄性腹膜炎6

2.2.3脐炎7

2.2.4气囊炎7

2.2.5全眼球炎7

2.2.6输卵管炎7

2.2.7关节滑膜炎7

2.3实验室诊断7

2.4防治措施7

3肉鸡大肠杆菌病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变化与防治措施8

3.1肉鸡大肠杆菌病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的病理变化与防治措施8

3.1.1发病情况8

3.1.2临床症状8

3.1.3病理变化8

3.1.4防治措施9

3.1.5小结9

3.2肉鸡法氏囊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治疗9

3.2.1发病情况9

3.2.2临床症状9

3.2.3病理变化10

3.2.4治疗措施10

3.2.5小结10

总结与展望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大肠杆菌病在实际工作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而且致病性大肠杆菌极易与其他病原(如支原体等)合并感染,也常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新城疫、传支等疾病)感染之后。

由于养殖户将使用药物作为控制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手段,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有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的错误做法,导致了病原体极易产生耐药性。

每年因大肠杆菌病死亡的鸡不计其数,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的发生,降低养殖者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肉鸡,大肠杆菌病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有效地防治各种疾病,确保动物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其中肉鸡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中的常见多发病,虽不是鸡病中难治之症,但此病一但发生就很难控制。

相对治疗与预防来说其中预防大于治疗。

只有提高肉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做好防控工作。

大肠杆菌在肉鸡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提高肉鸡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和机体抵抗力,让不会让大肠杆菌有机可乘。

所以通过本文学习关于大肠杆菌病的各种病变特征,并结合自己所知来更深入的了解大肠杆菌病。

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选取恰当的抗生素或者抗菌素对病原体进行有效的打击,另一方面要把产生免疫抑制的病毒进行进化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这样就能使得整个治疗过程不会复发,而且是治病之根本所在。

1大肠杆菌概述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并能合成维生素B和K,产生大肠杆菌素,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对机体有利。

但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畜禽致病。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对本病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

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饲管用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旧、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

主要的传染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交配和经营传播。

1.1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

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主要有“0抗原”、“K抗原”和“H抗原”3种。

它们是本菌血清型分型的及鉴别的依据。

目前已确定的大肠杆菌O抗原有171种,K抗原有103种,H抗原有60种。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通常用抗原结构式来表示,按O:

K:

H排列形式。

如O111:

K58:

H12,表示该菌具有O抗原111,B型K抗原为58,H抗原为12。

临床常见家禽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抗原类型有O157:

H7血清型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H7、O26、OⅢ等血清型都可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等症状。

 

1.2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大多数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是不致病的共栖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在特定条件下可致病。

但是少数大肠杆菌病与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病密切相关,它们是病原性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极少存在于健康机体内。

根据毒力因子于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将与动物疾病有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五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肠致病大肠杆菌、败血性大肠杆菌及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类致人和幼畜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其致病力主要由粘附素性菌毛和肠毒素两类毒力因子构成,二者密切相关且缺一不可。

初生幼畜被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后常因剧烈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是一类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可产生类志贺毒素的、病原性大肠杆菌。

产类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可致猪的水肿病,以头部、肠系膜和胃壁浆液性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共济失调、麻痹或惊厥等神经症状,发病率低,但致死率很高。

1.3大肠杆菌的抵抗力

大肠杆菌对热得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60℃加热15min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生存力较强,土壤、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

5%石碳酸、3%的来苏儿等5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对磺胺脒、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金霉素等敏感,但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多,临床中先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某些化学药品如胆酸盐、亚硒酸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选择抑制作用。

1.4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

禽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

特征是引起家禽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及滑膜炎、输卵管炎、大肠杆菌性肠炎、肉芽肿、败血症等,该病在瑞典被首次报道,以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发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病不断在我国蔓延和扩散,尤其是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许多养鸡场广泛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加上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使治疗费用上升,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5大肠杆菌的发病因素

1.5.1病原方面

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优势血清群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由菌体抗原、荚膜抗原和鞭毛抗原三部分组成。

目前已知抗原有种,而这些抗原可组合成大量抗原性不同的血清型。

造成国内不同地区都有其独立的优势血清群,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养殖场血清型相差也较大,甚至在同一鸡场同一鸡群也可以存在多个血清型。

由于不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交叉保护力较弱,所以不可能制备一种能够覆盖所有血清型的超广谱疫苗。

而且大肠杆菌的免疫原性不强,因此即使是菌苗质量良好,血清型对应的灭活菌苗,在生产中实际应用时,免疫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

大肠杆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腹膜炎涉及的母鸡卵巢及输卵管的感染,从而引起卵内污染,传给下一代雏鸡;另一种是种蛋本来不带菌,但蛋壳表面污染有大肠杆菌的粪便,在种蛋保存期或孵化期侵入蛋内部,也可引起死胎、爆蛋或出壳后成为感染雏鸡,这种情况下如果孵化和出雏过程消毒不严造成感染会更严重。

1.5.2疾病影响

免疫抑制性疾病影响我国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非常普遍,免疫抑制性疾病会造成机体整个防御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局部免疫受损,导致免疫抑制或低下,增加了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

种鸡群的净化水平低,导致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亚群、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ALV-J)、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呼肠孤病毒免疫抑制性疾病,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或使用毒力偏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造成法氏囊的损伤,淋巴细胞减少,分化成熟受阻,导致免疫抑制。

使用由非SPF鸡胚生产的活疫苗,也可能导致马立克氏病毒(M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亚群禽骨髓性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

另外我国除三黄鸡以外的肉鸡群均不使用马立克疫苗,使我国大多数肉鸡群都存在由强毒马立克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

支原体的感染尤其是鸡毒支原体的感染,与大肠杆菌有协同致病作用,也是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诱因之一。

支原体除了水平传播外,还可因种鸡群的净化水平低,导致支原体经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和使用带有支原体的非鸡胚制造的活疫苗造成感染,也是支原体传播不可忽视的途径。

继发感染继发感染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造成。

其中一些高致病力的毒株,因可引起死亡,往往容易确诊,但那些非高致病力的毒株,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和分辨。

正是这些目前仍广泛存在于家禽环境中的非高致病力毒株,往往会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禽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人侵打开了门户。

1.5.3药物的使用

抗菌药物的不正确使用用户往往把使用药物当作控制大肠杆菌的主要手段,但药敏试验普及率低,用药盲目性大,且在实际生产中有时用药不合理,如随意加大剂量,或低剂量长时间使用,投药途径不当,不注意轮换用药,造成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效下降甚至无效,药物控制难度增大。

另外药物的滥用造成机体的内微生物菌群的失调,也是大肠杆菌病一个常见的诱发因素。

1.5.4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各种应激因素都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各种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病。

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病死鸡等不能无害化处理,从而造成了鸡场环境污染严重,细菌、病毒大量存在。

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或不严格,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又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其他原因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等含量不足)、饲料霉变等,导致鸡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大肠杆菌的主要病变特点及防治措施

2.1大肠杆菌在肉鸡各不同发育阶段的病变特点

2.1.1雏鸡特点

按常规是指0-3周龄的育雏保温期,最早发现有大肠杆菌病理特征的雏鸡是8日龄,调查其发病史,鸡群早在3日龄就有零星死亡,体瘦,吃料少等特点,用过庆大霉素、口服糖、速治2000后,病情减轻,而对一少部分感染者,其病理变化是逐渐严重,到12日龄则出现败血症死亡,呈现出肉鸡饲养期的第一个死亡高峰。

剖检其病理变化有明显的肝周炎、气囊炎、卵蒂收缩不全,小肠壁充血,可以证明鸡群入舍前后72小时内,室温低,脐带感染而致愈合不全引起发病。

因此,雏鸡防大肠杆菌病要注意以下两点:

创造干燥环境

应从育雏准备工作开始,做好雏鸡入棚前、后的消毒,特别是垫草卫生,可用熏蒸法、阳光直射法。

调整好地面温度,离地面20厘米内,温度要保持在35℃左右,创造干燥、卫生的环境,清新通风的空气。

堵截病从口入的途径

雏鸡入舍后应口服少量的抑菌药,如庆大霉素,每只鸡2千单位,抑制卵黄感染,过量会使雏鸡肾脏、肝脏负担过重,排泄增加,饮水量大,甚至是稀便。

料中添加VB片增加辅酶的催化作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