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物理一.docx
《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物理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物理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物理一
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物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
B.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C.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
D.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答案】B
【解析】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考虑足球的旋转,不可把足球看成质点,A错;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B对;对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指瞬时速度,C错;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运动员所站圆心到落地点的位移,D错。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答案】D
【解析】将t=1s代入x=5t+t2得:
x1=6m,A错误;将t=2s代入x=5t+t2得:
x2=14m,前2s的平均速度,B错误;第2s内的位移:
,第2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之差,C错误;由得: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D正确。
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
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两车相遇两次
D.乙车的速度不断减小
【答案】C
【解析】乙车的x-t图象虽为曲线,但这不是运动轨迹,乙做的是反方向的直线运动,A错误;由题图可知,甲车在前6s内做的是反方向的匀速运动,以后处于静止状态,B错误;在x-t图象中,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车相遇,故两车相遇两次,C正确;乙车图象的倾斜程度逐渐增大,说明其速度逐渐增大,D错误。
4.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则在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
5B.3:
5C.3:
11D.1:
3
【答案】A
【解析】物体下落前2s的位移为:
,物体下落6s的位移为:
,物体下落4s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为:
,故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
5。
5.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F推物块后与推物块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B.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C.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答案】A
【解析】没有推力时,物块静止不动,受力平衡,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设斜面的倾角为θ,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N=mgcosθ,在沿着斜面方向有:
f=mgsinθ;推力F作用后,根据平衡条件得:
在垂直斜面方向上,N′=mgcosθ+Fsinθ,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在沿着斜面方向有f′=mgsinθ-Fcosθ,当mgsinθ>Fcosθ时,摩擦力变小,当mgsinθ<Fcosθ时,摩擦力方向变化,若Fcosθ>2mgsinθ则静摩擦力反向增大,故A正确。
6.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
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不断增大
B.不断增大,不断减小
C.不断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D.保持不变,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C
【解析】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时,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在斜面体缓慢移动过程中方向不变,由三力平衡知其动态变化如图所示,先减小后增大,逐渐增大,C项正确。
7.如图,两个质点P、Q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一定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此时分别作用水平向左的力F1、F2,其中F1的大小不变,F2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它们恰好同时向右运动到最远,且位移大小相等,在此过程中,两质点的瞬时速度vP与vQ的关系应该是( )
A.vP>vQ
B.先vP>vQ,后vPC.vPD.先vPvQ,最后vP=vQ=0
【答案】B
【解析】两个质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在vt图象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数值上等于在该时刻的加速度,由于Q的加速度由零不断增大,曲线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也应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即曲线的切线应从水平状态开始不断变陡,那么只有向右边凸出的下降的曲线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又因Q与P的运动时间相等,所以曲线的终点也应在t0,Q与P的运动位移大小相等,所以曲线包围的面积应等于ΔP0Ot0的面积,根据这些要求,曲线的起点,即质点Q的初速度vQ0必定小于P点的初速度vP0,且两条vt图象必定会相交,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图中的两条虚线表示的质点Q的vt图象都不满足题设条件(P与Q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B正确。
8.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8m/s
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是2mD.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50m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知第5s内的位移是18m,根据自由落体公式有:
,其中t1=5s,t2=4s,解得g=4m/s2,所以2s末的速度v=gt=8m/s,故A正确;第5s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故C错误;物体在5s内的位移,故D正确。
9.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答案】AC
【解析】设两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则由题意知gt=v0-gt=v,解得v0=2v,A正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B自由下落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B=,A竖直上抛,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A=2×=,B错误;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A=,B开始下落的高度hB=g2,显然两者相等,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的相同高度为h=hB-g2=hB-=hB,D错误。
10.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D.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答案】BC
【解析】绳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保持不变,故A错误;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A及沙子的总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故B正确;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故C正确;由于不知道A的重力沿着斜面方向的分力与细线拉力的大小关系,故不能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故随着沙子质量的增加,静摩擦力可能增加、减小,故D错误。
1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答案】BD
【解析】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以弹簧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只受重力、斜面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此时弹簧弹力为零,处于原长状态,故A错误,B正确;沿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不为零,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不可能为零,故C错误,D正确。
1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BD
【解析】由vt图可知,甲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甲、乙两车在t=3s时相遇,在前3s内,甲车位移,乙车的位移,故在t=0时刻,甲、乙相距L=(52.5-45)m=7.5m,且甲在乙的前面,故B正确;前1s内,甲车,乙车,此时,所以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1s,故A、C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沿公路方向距离,D正确。
二、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3.(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
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
根据图象求出打G点时物体的速度v=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49Hz,电压变为210V,但该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做实验的这个同学测得的物体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1)如图所示0.34(0.33~0.35)
(2)偏大
【解析】
(1)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注意尽量使描出的点落到直线上,不能落到直线上的点尽量让其分布在直线两侧。
由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
所以。
(2)实验中电压偏小不影响打点周期。
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小于50Hz时,打点时间间隔T变大,大于0.02s,如果仍按50Hz计算,计算所用的时间小于真实时间,则测量的速度的数值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