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445458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深化县乡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稿文档格式.docx

  (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推荐提名、提拔调整疏通关系,说情打招呼,违规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和单位干部选拔任用。

  (4)泄露、扩散换届人事安排等情况。

  2.风险防控措施。

  

(1)严格按职数和资格条件配备干部,深入一线调研和访谈,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反映和评价,尤其是那些问题反映多、群众意见大的班子和干部,为分析和研判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全方位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办法,特别注重对动议提名如实记录。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换届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反对和抵制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跑官要官行为。

  (4)对买官卖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行为,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始终保持打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

  (5)严格换届政策和制度规定执行情况监督,确保换届政策、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和制度有效执行。

对违反换届纪律规定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典型案件予以通报曝光。

  

(二)民主推荐环节

  

(1)通过宴请、安排消费活动、赠送礼品或土特产、打电话、发消息、当面拜访、委托或者授意他人出面说情等方式,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

  

(2)在谈话调研推荐工作中,考察人员在谈话调研推荐中尺度把握不准,直接向推荐人员泄露意向人选。

  (3)搞团团伙伙和小圈子,在干部选拔中以人划线、任人唯亲,优亲厚友,为亲属、老乡、同学、身边工作人员等提拔使用进行关照,提供帮助。

  

(1)坚持“三在先”,全过程、全覆盖加强换届纪律“十个严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筑牢全体代表和所有换届工作人员的思想防线。

  

(2)每个干部考察组配备1名换届风气监督员。

以问卷形式调查换届纪律情况,切实增强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全面分析研判换届工作形势,及时掌握违反换届纪律的风险隐患,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4)建立违反换届纪律问题快查快结机制,及时查核处理违反换届纪律的各种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5)科学研判和运用干部推荐结果,不简单以票取人。

  (三)考察环节

  

(1)个别干部为谋取职务或职级待遇,在换届考察工作中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造成考察失真失实。

  

(2)考察中跑风漏气,接到有关考察对象的相关反映不汇报等情况。

  (3)考察对象的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与实际有出入,未核查清楚。

  (4)对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未引起重视,没有及时受理、优先办理、快速查结,而出现“带病提拔”的情况。

  (5)考察组考察不全面、考察范围过窄、考察材料过于简单,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

  (6)执行“凡提四必”程序倒置,出现先提后审、先提后核、先提后听、先提后查等问题。

  

(1)采取县处级领导带队的方式开展考察。

由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带队到乡镇指导并做纪律强调,强化工作监督。

选优配强考察组组长,建立考核工作责任制,严格要求考察纪律,考察期间,不准敷衍塞责、不准舞弊包庇、不准接受考察对象的接待和礼金礼品、不准借考察之机谋取私利或托办私事,不准未经批准单独行动、不准擅自泄露考察情况。

  

(2)严格落实任前考察“凡提三必”,即对考察对象干部档案“凡提必审”,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切实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3)严格干部人事档案核查,逐档过筛;

建立材料传递移交责任制和追责问责制,实行盖章传递,专人专递,确保可追溯、可查核。

  (4)从严从快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对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及时受理、优先办理。

建立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快查严办;

必要时会同纪检监察机关派员督办或者直接查办。

  (5)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行为监督管理。

紧盯领导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严格监督领导干部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外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情况。

把列入考察的对象,开展“八小时外”负面表现测评,尽可能延伸考察干部“德”的触角。

结合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谈心谈话及时收集整理,零距离了解考察干部。

收集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部门反映干部情况,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对干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了解。

  (6)考察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评判、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从考察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团结干事能力、为民服务情怀、群众反响反馈等方面进行谈话,按比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进行谈话,对谈话内容进行保密,形成客观真实、严谨负责任的考察意见。

  (四)讨论决定环节

  

(1)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搞“一言堂”,以个人意见代替党组织集体研究,甚至直接授意、暗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

  

(2)借换届、职务调整之机突击调整干部、超职数配备干部、晋升职级。

  (3)讨论不够充分,意见分歧较大仍要执行表决。

  (4)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事前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有关干部任免事项,没有按规定报告或者报告后未经批复同意即上会研究决定。

  

(1)严格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中央换届纪律“十个严禁”,加强换届纪律风气监督,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自律意识。

  

(2)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和末位表态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存档备查。

  (3)临时动议干部不予研究。

  (五)任职公示环节

  

(1)干部考察、干部公示期间,收到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信访举报,有关问题没有查核清楚,疑点没有排除即提交会议研究讨论或任用。

  

(2)干部任前公示的时间、内容和范围不够规范,过度公开、随意公开干部相关信息,影响正常的干部工作。

  (3)在公示期间,信访举报渠道不畅通,核查不及时,结论不明确。

  (4)恶意举报、造谣诽谤、诬告陷害他人,干扰影响换届工作。

  

(1)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办法》,严格按照规定的对象、范围、方式、内容、时间进行公示。

  

(2)完善“12380”举报受理平台,畅通信访、电话、短信、来访“四位一体”举报受理渠道。

在公示期间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对实名举报的问题及时向群众、向党组织进行反馈。

  (3)对上级转办和领导批办的,以及反映内容具体、线索清楚、性质严重的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进行专项查办督办;

对内容具体、线索清楚、性质严重的,及时调查、一查到底;

对线索不具体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部门对其进行提醒谈话;

对署真实姓名举报的,按照“谁承办、谁答复”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反馈给举报人。

对反映考察对象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在考察任务结束前办结,避免核查不及时影响干部使用;

情况复杂一时难以查清的,限时形成阶段性查核情况报告。

  (4)建立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对受到不实举报的不影响提名使用,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予以澄清;

对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六)审查审批环节

  

(1)代表、委员人选不符合规定的政治标准、基本条件;

身份认定不准确、构成比例不符合要求。

  

(2)代表、委员资格联审完成至大会正式选举期间,候选人仍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3)相关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受处理处分影响期内的干部被列为提拔任用或者进一步使用人选,以及有关人员被推选为代表或委员。

  

(1)多层次、有重点、全覆盖开展换届纪律宣传,加强对中央换届纪律“十个严禁”要求的学习,确保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

  

(2)坚持按标准提名推荐,在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和广泛酝酿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从严审查人选资格条件,把好政治关、履职关、素质关;

畅通部门联审渠道,定期沟通、信息共享,全面征求和听取相关部门和群众意见。

对提名推荐人选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严格落实换届全程纪实签字程序,对上报的材料、人员名单需经党委会研究通过。

对有异议的材料和人员名单需经过再核准,及时走访,落实谈心谈话制度。

  (4)健全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和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综合分析评价代表、委员在各条岗位战线上的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的情况。

  (5)建立组织、纪检监察、司法、信访等部门情况互通、信息共享、协调推进工作机制。

  (七)大会选举环节

  

(1)没有做好换届人事安排方案说明,没有有效引导代表委员把行使民主权利与贯彻党的主张统一起来,导致上级党委批准的人事安排格局没有顺利实现。

  

(2)大会组织召开程序、选举工作流程不规范。

  (3)一些长期缠访闹访的信访人干扰、阻挠、破坏换届选举。

  

(1)加强宣传教育、谈心谈话,充分摸清情况,化解信访问题,加强代表委员的民主参与、民主投票、民主监督等方面的意识,使大家熟悉选举工作的法律法规与操作程序,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和选举工作人员执行法律政策的水平和指导选举工作的能力。

  

(2)发挥好换届舆情信息点作用,对换届期间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突发事件等及时收集、报告。

对排查收集到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信息和换届风气风险点,认真梳理归类,建立专门台帐,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应对预案,并实行销号管理,将可能影响换届纪律风气的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换届风气风险点防控的主动权。

  (3)精心组织大会,严格会议程序。

规范候选人介绍方式和内容,增进选举人(投票人)与被选举人(候选人)的了解。

  (4)成立应急处置工作机构,做好会议期间突发的信访稳定、会场秩序维护和舆情处置等工作。

  (5)畅通举报渠道,派驻现场督导组,密切关注异常情况,及时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对换届工作中因领导不力,导致本地换届风气风险排查、防控不到位,出现换届风气不正、换届纪律松弛、换届选举时发生干扰换届突发事件等重大问题的,一律严肃问责。

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涉嫌失职渎职的,依纪依法处理。

  (八)其他环节

  

(1)换届纪律学习教育不够深入,领导干部对换届纪律要求知晓率不够高。

  

(2)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对进退留转干部的谈心谈话针对性不强,甚至走过场,影响换届工作。

  (3)可能出现网络舆情监控不到位,导致出现负面舆情信息不能及时处理,从而演变成网络事件的情况。

  

(1)抓好纪律学习教育,及时将换届纪律规定印送相关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采取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集中培训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