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5081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8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3.试卷总体评价

各地试卷结构合理,题型简约,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题量适中,文字阅读量安排适当。

难度由浅入深,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试题来源以自行编拟为主,辅以改编,有利于引导教学走出“猜题押宝”、“题海战术”的误区,发挥良好的教学导向。

试卷整体情况保持稳定,质量有所提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的命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各市均能做到不超标、不超纲,科学把握试卷难度,兼顾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要求。

多数设区市较好地实现了及格率的大幅度提升,各地均有能良好体现课改理念的辨析题。

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的命题理念,强调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倡整合学科知识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试题形式的创新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其中南平、泉州、宁德试卷整体较好。

3.平均分、难度值和及格率情况

各设区市中考试卷平均分、难度和及格率如下表:

试卷

项目

福州

漳州

泉州

莆田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平均分

84.49

52.31

71.8

80.5

70.1

75.01

66.1

难度值

0.84

0.52

0.72

0.8

0.7

0.75

0.66

及格率(%)

89.8

44.87

73.2

87

72.4

75

78

66

上表中莆田、三明卷为抽样统计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漳州外,各市试卷平均分、难度值、及格率比去年有所提高,多数较为接近省颁《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试题特色与典型题例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

各地都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

考查的内容均为《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基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

在注重基础同时,突出主干,关注考查对历史发展起转折作用、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凸显了命题的基础性原则,适应了各市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学业测试评价改革的需要。

例1.(南平卷第29题)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中指出,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日本人民善于学习,请举出古代和近代两个改革事例加以说明。

(2)二战后,日本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你觉得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3)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为建立友好的中日关系,我们青少年应做出哪些努力?

评析:

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容,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十分突出,属重点主干知识。

利用现实材料“胡锦涛在日本的演讲”和“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体现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设计特色。

2.重视试题情境设置,体现知识迁移

试题设置的情境取材于现实生活、时政、文献资料、名人名言、歌曲、图片等,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进而引申出对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的考查。

“题引”的设置,既体现了命题者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又体现了命题者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反映了历史学注重史料、史实的学科特点。

试题设计重视符合初中生认知心理特征的问题情境创设,选取具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素材,要求学生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从而将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机整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体现了发展性。

例1.【南平卷第1题】

右图是1964年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的古代器物属于

A.青铜器

B.铁器

C.陶器

D.瓷器

该题主要考查“青铜器”这一识记层次的知识内容,试题选取了邮票这一符合学生知识经验的中的文物图片,要求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并准确再认“青铜器”这一历史文物,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在准确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识记能力的基础上作出历史判断,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

例2.(莆田卷第14题)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我眼中的西安事变》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中的烽烟〉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试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这一识记层次的史实内容,通过小说这一文学作品形式,巧妙地将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设计在问题情境中,要求学生从中获取“重庆谈判”的历史要素信息并作出判断,准确再现“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

这一情境创设实现了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能力取向上实现了识记、分析、逻辑判断等迁移能力的提升。

例3.【泉州卷第10题】

抗日战争期间,借助一个语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A.《愚公移山》、徐悲鸿B.《奔马图》、徐悲鸿

C.《黄河大合唱》、徐悲鸿D.《开路先锋》、聂耳

本题注重情境创设,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以《愚公移山》画作,联系其作者徐悲鸿,扣准主题“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3.突出探究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许多设区市的试卷体现了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查,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课程改革精神。

试题立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考查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探究能力以及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过程与方法目标,体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要求。

在能力取向上,突出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论据、得出结论的认识过程。

例1.【龙岩卷第8题】

下面是该班同学设计的活动方案,但顺序上有些不合理,请你帮他重新排序。

①收集资料②设计展示方案③确定主题,明确活动内容和分工④加工整理资料⑤展示成果

正确顺序③ ⑤(请填写序号)

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试卷,是命题形式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查的一个突破,是命题技术上的一次新尝试,有助于引导历史教学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本题如果将设计展示方案调整为“设计方案”或“展示方案”,将有助于学生更加明晰②、④的先后顺序。

例2.【泉州卷第28题】

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州的航线,有人歌颂,有人谴责。

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怀着不同的情感和心态,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3)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主要标准和方法?

以“纪念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线”主题设问,成为探究性题型的代表,其中第三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提升了综合题的层次,第(3)问“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哪些主要标准和方法”,与前两问的知识点呈梯度展开,提升合理,设计比较好。

4.联系现实生活,发挥学以致用功能

试题素材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而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许多试题的背景材料来自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试题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作用。

例1.【宁德卷第28题】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

到了近代,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两国友好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这段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也使日本民族深受其害……我们强调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胡锦涛在早稻田大学与福田首相、中国

运动员王楠、日本运动员福原爱合影

请回答:

(1)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请举一例史实说明。

(2)请用史实说明“这段不幸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3)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强盛起了巨大的作用。

简要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今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请给两国同龄人说一句互相共勉的话。

本题能扣紧所引材料设问,如材料中“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绵延2000多年”设问“举一例史实说明”;

“这段不幸的历史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难”设问“用史实说明”。

第(4)问结合时政“今年是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要求学生提出一些建议,体现了以史鉴今的思想,促进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命题由此提升到一定高度,也体现了材料中“面向末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内容。

但第(3)问“进入改革开放的标志”欠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放在一起设问也显得牵强。

例2.【南平卷第20题】

2008年,南平市将首次实行中考网上阅卷,这主要得益于

A.蒸汽时代的成果B.电气时代的成果

C.信息时代的成果D.生物时代的成果

本题将历史与现实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体现历史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明白历史并不是埋藏于故纸堆的学问,而是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问。

5.创新试题形式,注重图文(表)信息的转化

各市试题均注重图文并茂,重视历史地图、人物图像、事件图片、文物图片、数据表格等图文(表)材料信息的直观生动的再现,通过创新试题形式,设计重视考查图文(表)信息转化的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识读提炼图文(表)信息得出结论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初中历史教学重视发挥图表教学功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例1.【南平卷第30题】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为了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