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505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工业化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

第4课工业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二月抗争、国民经济出现转机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社会主义工业化蓬勃开展,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动乱与战争,社会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运输不畅。

建国后,一个全面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共产主义社会便迅速建立起来。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土地集体化以及社会改革。

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但也伴随着一些失误。

1958年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1960年开始的三年经济困难更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在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的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

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1966年到1976年,发生了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教学目标: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文革”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文革”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用具:

史料、地图

总课时数:

三课时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

知识点梳理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的基础薄弱,门类也不齐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如钢铁、发电量等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受到苏联的影响。

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集中主要精力来发展重工业,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以及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同时相应地培养一批专业的科技人才。

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项目及意义:

各项经济建设的指标都超额完成了,特别是工业和交通业更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东北工业基地完成;沿海工业得到巩

固;西北和华北建立新的工业基地。

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是:

在国际上,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及美洲部分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我国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提出了腰探索自己的道路。

在国内,我国既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人民就提出要有新的历史任务。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正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热切盼望物质的丰富盼望赶快达成工业化水平。

而我国是农业国,但是没能够实现这个愿望。

另外一个内容是要制定出符合当时国情的新任务。

探索道路的意义在于起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开端。

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大跃进”的错误,工农业遭到了破坏,国家和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教学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社会主义工业化蓬勃开展,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动乱与战争,社会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运输不畅。

建国后,一个全面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共产主义社会便迅速建立起来。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土地集体化以及社会改革。

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

技能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过程

方法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导入新课:

由导入框部分导入新课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历史背景

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

(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

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教师小结、过渡:

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3.“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A.“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组织学生先在课本第18、19页或地图第20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完成答案。

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巩固小结

完成课本21页“练一练”:

(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B.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述,了解新中国工业水平落后的基本情况,理解发展工业生产的必要性。

(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

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记者采访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

板书设计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编制的背景2、基本任务3、巨大成就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内容2、性质

作业布置

简要回答“一五计划”实施的意义和1954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