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338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docx

安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18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考察高职院校学生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风光互补发电原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故障排除、工程应用、能源信息化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团队协作能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能源产业、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

在“十三五”规划中“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指引下,推动高职院校新能源技术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方式

1、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3名选手须为同校2018年春季在籍学生(含本科院校高职学生,1994年5月1日之后出生),不限制性别、年级,其中队长1名,每支参赛队不超过两名指导教师。

每校不超过两支参赛队。

2、竞赛项目采用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同样的工作条件。

比赛分批次进行,参赛队比赛的先后顺序由赛前抽签确定。

3、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根据竞赛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利用赛场提供的设备、工具和技术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并正确填写比赛记录表。

(二)竞赛内容

本竞赛由技能、综合素质二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技能部分占权重95%,职业素养部分占权重5%。

竞赛时间为4小时,在KNT-WP0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平台上进行。

具体见表1。

表1竟赛内容、时间与权重表

竞赛内容

竞赛时间(小时)

所占权重(%)1

技能部分

4

95

职业素养

5

竞赛内容涉及光伏电站搭建、风电场搭建、风光互补运营、监控和能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装、接线、测试、编程、调试、故障排除等实训考核以及职业素养考核。

根据任务书,完成以下操作内容:

光伏电站的搭建:

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的安装;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测试;光伏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光伏电池组件对光跟踪的程序编制和测试;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风电场的搭建:

风力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风力供电装置和风力供电系统的程序编制和测试;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测试;风力供电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风光互补运营:

蓄电池组充放电工作参数的测试、保护电路测试,逆变器工作参数测试,逆变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多能源、多负载能源调度运营,系统的故障排除。

监控与能源管理:

通信电缆的焊接及通信系统的参数设置与测试。

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远程控制(上位机)和本地控制(面板和触摸屏)。

监控

系统和触摸屏组态界面的设计、数据采集与显示以及能源管理等功能。

1.光伏电站搭建(35%)

(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要求,将大赛提供的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二维运动机构、减速箱、摆杆支架等器件与设备组装成光伏供电装置,并搭建两个光伏电站。

(2)在不同的条件下,光伏电池组件串联、并联、串并联,检测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析光伏电池组件工作特性。

(3)分析光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要求,将大赛提供的光伏供电控制单元、DSP核心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触摸屏、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蓄电池组、负载、按钮、继电器、断路器等器件与组件,安装在“光伏供电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5)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光伏供电系统的布线和接线。

(6)根据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编制光伏电池组件跟踪光源的程序。

(7)改变光伏电池组件的负载大小和投射灯的光照度,检测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绘制光伏电池组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和输出功率曲线。

分析光伏电池组件的非线性输出特性和MPPT特性。

(8)绘制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图并分析。

(9)光伏发电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2.风电场的搭建(20%)

(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风力供电装置的安装。

(2)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要求,将提供的风力供电控制单元、DSP核心

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触摸屏、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蓄电池组、负载、按钮、继电器、断路器等器件与组件,安装在“风力供电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3)风力供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的控制与调试。

(4)风力发电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3.风光互补运营(20%)

(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将大赛提供的DSP核心单元、DC-DC升压单元、全桥逆变单元、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触摸屏、变频器、交流电动机、LED显示模块等器件与组件安装在“逆变与负载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2)完成逆变与负载系统的布线和接线。

(3)通过触摸屏设置蓄电池充放电参数,实现光伏电站、对蓄电池组的

充放电过程。

利用示波器检测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以及保护过程的波形并进行分析。

(4)后台监控系统中设置SPWM、H桥死区、输出电压、频率等参数,利用示波器测量逆变器输出电压、死区时间、频率等参数并分析。

(5)绘制逆变与负载系统相关电路图。

(6)分析逆变与负载系统的有关理论问题。

⑺合理调度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发电量,实现多能源、多负载能源调度运营。

4.监控与能源管理(20%)

(1)利用组态软件在监控系统中完成多能源多负载管理界面设计,分别显示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远程控制要求。

(2)设计发电采集报表,记录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机输出电压、电流;逆变与负载系统的逆变输入电压、输入电流、逆变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数据;实时统计系统的发电量和用电量。

利用记录的光伏组件输出电压和电流数值,输出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

(3)通过对触摸屏的组态设计,实现触摸屏的本地控制功能。

(4)完成逆变与负载系统与后台监控系统的通信,实时监控逆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6.职业素养考核(5%)

(1)现场操作安全保护:

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岗位:

工具摆放、工位整洁、包装物品与导线线头等的处理符合职业岗位标准,节约电气耗材。

(3)团队合作精神:

应有合理地分工,团队配合紧密。

(4)参赛纪律:

参赛选手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

四、竞赛规则

1.参赛队按竞赛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选手凭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三证必须齐全)提前20分钟进入赛场,迟到15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

2.参赛队分批次参加竞赛,由抽签确定参赛队的比赛时间和比赛工位,

同一批次比赛的参赛队采用相同比赛任务,不得白行调整。

比赛开始前,选手只能检查比赛现场条件,并签字认可;同时,必须保持现场原样不变,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后方可开始操作。

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装置和竞赛所需的工具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参赛选手在竞赛项目指定的专用设备上完成比赛任务,各参赛队可以根据竞赛需要选择使用,各参赛队不得携带白备工具、资料、U盘及其它材料进入赛场。

4.比赛时间共4小时,连续进行;比赛过程中,选手休息、饮水或如厕时间均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5.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

6.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并按要求提交竞赛结果。

7.参赛选手须在比赛工位的计算机规定文件夹内存储比赛文档;竞赛所用的计算机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

8.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可提出设备器件更换要求。

更换的器件经裁判组检测后,如为非人为损坏,补时由现场裁判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人为损坏或器件正常,每次扣5分。

9.若参赛队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比赛结束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10.参赛选手须达到电工职业资格安全标准的要求,穿电工安全绝缘鞋进场比赛。

11.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如遇设备故障,应由队长示意裁判停止计时。

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而无法继续竞赛,裁判长有权裁决继续竞赛并酌情扣分或终止该队竞赛。

非选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12.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各参赛队应准备停止作业,将比赛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电子文件存贮在指定的电脑界面上。

当裁判长宣布本场比赛结束时,全体比赛选手立即停止一切操作,清理现场

(如将所用工具放在适当的位置、切断电源等),裁判员收缴比赛记录表,记录操作结果,选手签字确认。

参赛队完成现场清理并经裁判员同意后离开赛场。

13.提交竞赛结果后,选手须清理现场经裁判员清点验收同意后方可离开赛场。

五、竞赛场地与设施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1.竞赛时间:

2018年3月23日报到,3月24、25日比赛(由于设备

台套数有限,根据报名队数有可能延至26号)

2.竞赛地点: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竞赛设施

1.赛场布置相应竞赛工位,每个竞赛工位面积约20m2。

竞赛场地平整、通风良好,场地面积满足竞赛要求。

2.竞赛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KNT-WP0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3.竞赛工位标明工位号,配备竞赛设备、软件、移动存储器和工具。

4.每个工位配备AC220V50HZ交流电源插座2个,供电负荷不小于1kw,具有电源保护装置和安全保护措施。

(三)安全保障

1.赛场由裁判员监督操作的全过程,对出现的操作隐患及时提醒和制

止。

2.安全操作要求

(1)参赛选手进入赛场竞赛,必须穿带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不得穿背心、短裤和拖鞋。

(2)赛场设备是依照赛项要求安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满足赛项的可操作性。

参赛选手不得擅白移动、调换和更换。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白开启电源,不得带电操作,以免造成伤害和事故。

(4)通电检查发现电路需改接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进行电路的拆除与连接。

(5)有可能造成意外带电的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金属外壳等都必须接地,赛场提供的黄、绿双色绝缘导线,只做接地线。

(6)在电子装接过程中,使用电烙铁时,必须对电源线、插头、手柄等部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局部损坏或松动,必须立即进行更换。

工作时电烙铁应放在电烙铁架上,并置于工作台的右前方。

(7)竞赛结束,参赛选手必须首先关闭电源,清洁桌面,扫除垃圾,整理工作现场,所有移动过的仪器、设备都必须恢复原状。

参赛选手与裁判办理终结手续后,方可离场。

(8)参赛选手应爱护竞赛场所的仪器和设备,操作仪器和设备时,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操作。

操作中若违反安全操作规定导致发生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将立即取消竞赛资格。

3.赛场安全保障

(1)所有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必须由各参赛院校为参赛选手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报到时查验原件或复印件,如未买禁止参赛。

(2)大赛进行期间,如遇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赛项执委会有权决定停止或部分停止赛事的进行。

赛事的恢复须报大赛组委会批准。

(3)赛事现场要制定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

(4)赛场统一设置安全提示标志。

(5)在赛场的醒目位置张贴安全疏散示意图,明确表明疏散路线、疏散地点。

(6)在赛场设有医务室并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

六、评分方法及评分细则与奖项设置

1.评分方法

(1)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