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28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行政改革在西方进入了新的高潮。

政府面临困境是行政改革的主要动因。

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主要围绕三条主线展开:

第一条,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优化政府职能。

第二条,利用社会力量,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

第三条,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

当代行政改革赋有探讨适应信息时代行政管理新模式的使命,因而其意义尤为重要。

关键词

行政改革调整信息时代全球化提升

 

Abstract

Sincethelate1970s,administrativereformintheWesthasenteredanewclimax.ThedilemmaoftheGovernmentisthemainmotivationofadministrativereform.Thecontemporarywesternadministrativereformsarearoundthreemainlines:

first,adjusttherelationsamonggovernment,societyandmarketandoptimizethefunctionsofgovernment.Second,usesocialforcestoachievethesocializationofpublicservices.Third,reformthemanagementsystemwithingovernmentdepartments.Thecontemporaryadministrativereformsareendowedwiththemissiontodiscussanewmodeofadministrationtoadapttotheinformationage.Therefore,itssignificanceisparticularlyimportant.

Keywords

Administrativereformadjustinformationageglobalizationimprove

 

绪论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普遍信奉“小政府”的观点,“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托马斯·杰佛逊语)。

然而1929-1933年大萧条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交换和民间自治解决不了由市场交换的内在结构性缺陷所引发的社会危机。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干预,政府的经济职能急剧扩张。

为迎合公众对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期待,福利国家的出现又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特别是进入70年代中期,日本的崛起对欧美国家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此时西方经济出现的滞胀又因石油危机的到来雪上加霜。

经济的不稳定造成收入减少,人口老龄化又使社会保障的开支迅速增加,西方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在美国等具有个人主义传统的国家,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由来已久。

加之公共部门固有的一些缺陷,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公众对政府的作用、使命、运作方式产生了怀疑,政府遭遇了信任危机。

“抨击官僚”成为时尚,声称大部分时间不能信任政府“秉公办事”的美国人的百分比,从1958年的23%增加到1980年得78%。

对以往战争中那些叱咤风云的领袖们的崇敬,使得人们对当今政府领导人的能力和品德表示怀疑,政府的领导危机也随之产生。

面对世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官僚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国内外著名的管理学家在社会发展和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摸索,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政府的改革。

威尔逊(1887)在《行政之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四个命题,俨然已成为今日公共管理的特征:

一是政府是最基本的组织环境;二是主管的功能将是研究的焦点;三是研究更有效管理的原则和技术是发展行政能力的关键;四是比较法是研究和促进行政领域进展的方法。

宋世明(1999)在《美国行政改革研究》一书中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初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张成云,党秀云(2001)在《公共管理学》一书中指出行政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是20世纪中后期人类政治生活领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政府行政管理权力的扩张、职能与范围的扩大、作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地方政府通过行政调控在促进国家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培勇(2008)认为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社会资源配置状况是否具有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三:

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赫伯特·A·西蒙(1994)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中心。

在西蒙的行政决策理论中,不但研究了行政组织决策和程序问题,而且还修正了传统的理论中决策准则,即最大化的决策准则,提出了“满意”决策准则。

曹现强(2000)提出二战后,西方国家先后对政府行政体制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而改革的目标和方式也有所差别。

但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各国之间经济交往和信息、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政府面临的共性问题越来越多。

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主要背景是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并伴随着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其目的和使命是探索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未来政府治理模式。

就这个意义上说,这场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某种努力方向。

尽管这场革命尚未完成,改革在各国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尽相同,从总体上评价改革的成就得失也还为时尚早,但它作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无疑对各国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概述

(一)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

行政改革:

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较大的行政改革过程。

战后初期,改革集中于调整战时体制以适应和平环境。

其后,为适应战后经济高速度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对行政体制再次进行了改革。

20世纪70年代以来,“石油危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各国从压缩开支,精简机构和人员,改善管理等方面来提高行政效率,保持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力。

行政改革由政府组织实施。

在改革前,大都由政府聘请政府内外的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组成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专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革意见或设计改革方案。

美国在战后初期进行的两次行政改革中,曾两度建立由前总统H·L·胡佛为主席的政府行政调查委员会(简称胡佛委员会)承担上述任务。

(二)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内容

西方行政改革可划分为两大方面:

一是结构的变革。

也就是行政机构的变革,主要是合并职能性质相同的部门,明确划清各部门的权力界限和责任界限,简化处理事务的手续与程序。

二是行为的变革。

也就是着眼于行政管理中的人的因素,选用有发展前途、有创造力、有敏锐革新意识、有对服务对象的要求富于责任感的行政管理人员,造就可以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环境。

具体有以下内容:

(1)非国有化和公私合作。

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介入管理经济和主要产业,当时,西方各国大都采用了集体化和国有化的做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绩效下降,生产力降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成效不大。

于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私有化浪潮。

在这场浪潮中,表现得最坚决和最果断的是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1979年她上台后,把英国最大的卡车运输公司、50万套以上的公有住房、化工企业、电子公司、电话系统和天然气公司交给私营公司经营;随后又在1984年至1986年三年间将长途通信公司、煤炭公司、航空公司私营化。

之后,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一百多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效仿英国式的私有化改革措施。

实行民营化后,企业的经营效率、服务质量和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私有化和公私合作的价值取向是市场化,其好处是削减政府规模、国家控制和公共预算,减少政府管制及其补贴,利用市场机制帮助政府甩掉财政包袱;同时,私有化提高了企业效率、顾客的满意程度和投资的回收率;此外,还有利于建立政府与企业间的新型的伙伴关系,如美国一些政府部门在治安、消防、社会福利等方面都与私营企业签订合同,保持公与私的伙伴关系。

但同时,私有化也有弊端:

其一,在把公共资产转卖给私营企业时,容易低估财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二,私有化后,国有企业的许多社会效益可能会在只强调经济效益的私有化中丧失。

(2)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过去一直是西方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机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其责任感,这是西方各国政府的共同目的,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如,日本政府一向号称为“小政府”,从1984年至1988年,撤销了54个设在地方的中央分局,改组、整编了178个府县单位机关;2001年1月,日本政府内阁由原有的1府22省厅改为府12省厅。

英国行政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实行“超级部”,大幅度地合并相近部门,比如,把住宅、地方自治部、公共设施建设部和运输部合并为环境部,把通商委员会、技术部和动力部合并为通商产业部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英国共合并了21个部,组成5个超级大部。

(3)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

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向集权与分权适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分权是主要的价值取向。

在美国,如何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常常是围绕着“税收分享”的问题进行的。

1972年,尼克松政府将一般“税收分享”建议变成了法律,国会拨出302亿美元作为特殊的信托基金,供州和地方政府在5年内分享,三分之一给州,三分之一给县市政府。

里根进入白宫后,提出了一个庞大的10年计划,要求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执行的职能分开,一部分完全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

1988年,就有40个联邦计划完全由州政府接管。

日本政府为了强化地方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大大减少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干预和规制。

《地方自治法》规定在782项事务中,有647项可由地方政府自行处理。

法国议会在1982年3月2日,通过法律正式开始了以权力下放为内容的地方分权改革。

它涉及到决策权、管理权的下放,地方议会作用的扩张,政府财政预算、税收功能的重新界定,实际上重新界定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界限以及权力运行的框架。

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也都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三)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发展分析

1.撒切尔首相的私有化改革

撒切尔夫人被称为西方行政改革的先驱。

1979年她就任英国首相,以民营化(私有化)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她之前,英国工党执政,推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建立了很多的国营企业,实施高福利政策,企业赋税沉重,经济发展迟缓。

而撒切尔夫人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她上台后首先对“巨型国家”开刀,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革。

先后有30多家国营大企业,涉及石油化工、钢铁、电力、汽车、机械、通讯、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全部实现了民营化。

1988年,撒切尔政府表示民营化无禁区,电力、供水,天然气等在传统上认为是自然垄断行业而应该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部门,也开始实行民营化。

撒切尔首相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西方各国纷纷效仿。

2.美国的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西方国家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方面强调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

如70年代以来,政府合同出租的浪潮席卷西方各国。

就是把一些政府的业务工作例如街道清扫、公用设施维修、消防、治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