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教法资料Word格式.docx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材教法资料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就是确定材料是否最有利于学生认识。
材料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认知原理精心设计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
4、什么是实验探索式学习?
答:
实验探索式探究式学习,就是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其一般程序是:
针对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
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在实验探索式的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是关键,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实验结论产生的过程,分析实验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从而体现出主动的探究。
5、在小学科学课材料准备中,后续材料有什么作用?
(1)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
(2)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6、只有让学生置于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那么教师可以从哪几方面关注学生的互动?
我认为,教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表达:
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或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最有效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要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同时,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使学生从“惟我独尊”的怪圈中走出来,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
因此,同学们会倾听吗?
同学们乐于倾听吗?
我怎样指导学生倾听?
也应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
7、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探究式学习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
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
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
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
从学习方式的层面来看,探究式学习也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哪三方面?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涉及这三方面:
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
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怎样才能使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一、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
3、《教育大辞典》对教学方法的定义作出了哪两种解释?
《教育大辞典》对教学方法作两种解释:
①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
可运用于一切学科和年级。
②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4、判断课堂生成教育资源是否有益的标准是什?
一看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是判断是否与本来的教学活动相关;
三是分析它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价值是否与原来的教学目标一致,或者说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或价值。
5、教学方法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第一类:
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讲授、谈话、演示等。
第二类: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等。
7、教学方法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类?
通过语言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
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演示法、观察法等。
第三类:
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信息的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等。
也有人以语言、视觉形象、动觉刺激为信息载体,依次分得与上述相同的三类:
语言传递法、直观显示法、实践操作法。
10、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方面?
关于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国内有学者对此作过专门的论述,有六个方面:
①教学任务;
②教学内容;
③教学允许的时间;
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
⑤教师本人的特色(善写、善说、善于用实验说明问题等);
⑥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经济状况。
6、交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
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
交流的过程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
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a、表达自己的见解。
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
这种“说”的能力包括:
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提供练习的机会。
b、尊重别人的发言。
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听”,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学习的技巧。
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
c、小声交流。
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
8、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哪些?
主要指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
9、为什么课时目标设定时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
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
10、什么是预设与生成,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20、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倾听?
因为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
所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
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因此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倾听。
21、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
答: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介绍;
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
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22、概念辐射的材料结构性有哪几种呈现的方式?
1)、材料所揭示的现象是递进关系,最后形成概念。
2)、材料所揭示的现象是同一个概念。
23、小组合作学习与班集体教学相比有什么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与班集体教学相比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发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6、探究式教学要求的材料结构有哪几种情况?
1)因探究式教学模式而安排的材料结构。
2)根据探究式教学特点安排的无关因素研究的材料结构。
27、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1)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2)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24、探究教学中如何关注“儿童的问题”?
科学课程首先就要关注真正来自儿童和属于儿童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了解儿童最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教师应该是关注学生自己的问题的探究,并允许学生对问题先自主进行一些非指导性探究。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以此作为设计课程时选择探究主题和安排主题顺序的基础之一;
第二,每学期都应该留出一些“自由探究时间”,供学生探究他们自主提出的问题;
第三,日常的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儿童的即时兴趣做出适当的及时的调整。
还可以每学期末集中安排一些课时,与学生一起,提高观察、实验或查资料,共同探讨一些“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
30、小组合作学习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小组成员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有效地解决组内的认知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
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从而来解决问题,理解知识。
3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科学课的总目标是什么?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32、小学科学课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小学科学课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以来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而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5、为什么要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
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