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239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docx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状况简介4

1、玻璃制品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主流包装产品4

2、我国日用玻璃工业的发展阶段4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6

1、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部门6

2、行业协会6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6

三、行业壁垒9

1、准入壁垒9

2、技术壁垒10

3、客户壁垒10

4、规模化生产壁垒11

四、行业市场规模和未来市场规模预测12

1、全球市场供给及需求情况12

2、国内日用玻璃制品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13

五、行业上下游及之间的关联性17

1、上游原材料供求状况18

2、下游行业需求情况19

六、行业市场化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利润水平19

1、全球市场竞争格局19

2、国内市场竞争格局20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2

1、有利因素22

(1)产业政策积极支持22

(2)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2

(3)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且可循环再利用22

2、不利因素23

(1)企业规模偏小,行业整合势在必行23

(2)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23

八、行业主要企业24

一、行业发展状况简介

1、玻璃制品是食品饮料行业的主流包装产品

日用玻璃瓶罐种类繁多,按不同的标准,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底部形状分,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扁平形等瓶罐,其中以圆形居多;按瓶口尺寸分,有广口、小口、喷洒口等瓶罐。

按瓶罐颜色分,有无(白)色、有色和乳浊色瓶罐。

玻璃瓶罐大多数是清澈无色的,可使内容物保持正常的形象,部分是绿色的和棕色的。

绿色玻璃瓶通常盛装饮料;棕色玻璃瓶用于盛装药品或啤酒,可以吸收紫外线,有利于保护内容物。

2、我国日用玻璃工业的发展阶段

玻璃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隋唐以来就有记载。

20世纪初,近代玻璃制造技术进入我国,1904年在山东博山建立博山玻璃公司,产生了最早的民族玻璃工业。

20世纪30代在上海建立的晶华玻璃厂是我国第一家采用池炉和自动机连续制造玻璃瓶罐的工厂。

在新中国建立前,在天津、大连、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容器制造厂,均为坩埚熔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

新中国建立后,玻璃科学技术及生产得到了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日用玻璃基本是手工生产,全国产量不过一万吨左右,保温瓶不过10万支左右。

建国后,北京玻璃厂自德国引进了全套玻璃生产技术和设备,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玻璃工厂,之后相继新建了几个规模较大的玻璃厂,并且引进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行列式制瓶机,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产量也由1952年10万吨达到1965年的41.4万吨。

20世纪60年代后到70年代初,随着原山东轻工机械厂成功试制出行列式制瓶机、供料机、玻璃池炉用粘土大砖等专用设备与材料,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到1976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并开始向国外输出全套设施。

日用玻璃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1983年统计,当年产量达269万吨,保温瓶1亿多只。

当时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规模的日用玻璃企业,基本上形成一个生产配套、布局合理的日用玻璃生产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打破了旧国有体制的束缚,企业普遍焕发了青春,股份制极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一大批民营、合资、股份制企业相继涌现,加上国外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及我国玻璃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日用玻璃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当前国内玻璃瓶罐行业正朝着配料自动化、窑炉大型化与节能化、成型工艺自动化、产品轻量化方向发展。

其中,轻量化生产技术是现阶段玻璃瓶罐生产行业着力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玻璃瓶罐轻量化是指在不影响玻璃瓶罐强度的条件下,通过设计、配方、工艺控制等技术手段使玻璃瓶罐的重容比(瓶重/容积)降低到特定标准以下,从而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经济性的目的。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与主管部门

目前,国内日用玻璃制品行业基本上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

玻璃制造行业涉及主管政府部门主要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拟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要负责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技术创新。

2、行业协会

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所属的行业自律性组织是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具体承担全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

其主要职责为:

制定本行业推荐性行业标准、质量规范,参与制定本行业的国际标准,开展行业资质管理、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国际行业信息,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建议等。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的发展对整个日用玻璃包装容器产业升级转型、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国家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日用玻璃包装容器行业,其中涉及本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有:

三、行业壁垒

1、准入壁垒

《中国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以下简称“《条件》”)已于2010年3月由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发起的中国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专家审定会原则通过,并于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该条件对日用玻璃包括玻璃瓶罐生产企业在配料、窑炉燃烧技术,综合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从而规范日用玻璃行业投资行为,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因此,对于处于中东部及产能较为集中地区的日用玻璃生产企业而言,新进入者的威胁大大降低。

同时,该《条件》推出的将逐步淘汰行业中技术和产能相对落后的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日用玻璃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国政府部门对日用玻璃包装容器也制定了各种通用标准或强制标准,如CERAM发布的《玻璃餐具和厨具有毒金属物释放全面标准》、美国商检局(CCIB)的质量检验标准、欧盟最近发布的《关于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等。

此外,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我国国家质检总局签订的《关于对美出口的调制、盛放或储存食品和饮料的玻璃包装容器问题谅解备忘录》中规定了输美日用玻璃包装容器生产厂认证要求。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尤其是铅镉溶出量指标等强制标准,对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形成了进入障碍。

2、技术壁垒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向轻量、节能、环保、低成本、多功能、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玻璃包装容器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持续的产品开发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日用玻璃包装容器新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能否依据自身的设备、下游客户的需求、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等及时研制出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掌握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产品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和技工队伍,技术人才的培养及相关工艺技术的掌握需要企业长时间的积累。

生产工艺的掌握和技术人才的积累是进入本行业的重要壁垒。

3、客户壁垒

玻璃包装容器生产企业主要面对的是酒类、食品、饮料、药品等客户,生产企业一般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进行销售。

行业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审核,并通过与下游生产企业的长期磨合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起长期的合作。

与规模较大的客户进行合作,玻璃瓶罐生产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良好的产品品质、及时的发货和产能调配能力,小规模玻璃包装容器企业通常较难达到上述要求。

华润雪花等知名品牌的日用玻璃包装容器厂商需要在产能、地域分布和配送效率等各方面达到其标准和要求,同时销售渠道的后期维护也需要供应商具备健全的组织管理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支持。

上述因素对于行业新进入者而言,都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壁垒。

4、规模化生产壁垒

普通日用玻璃生产企业的产品差异性较小,而玻璃窑炉具有常年不间断生产的要求,只有建立规模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由于日用玻璃产品(以玻璃瓶罐为典型)的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500到800公里,有实力的企业会选择在重要市场地域以兼并或新设的方式建立生产基地,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行业内以山东华鹏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初步建立起围绕核心目标市场的全国铺开产业布局,与下游主要客户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新进企业参与竞争较为困难。

四、行业市场规模和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1、全球市场供给及需求情况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制造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中显示:

2012年全球玻璃包装市场容量约为474.3亿美元,预计到2019年增长到599.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

2012年全球玻璃容器需求量为4,571万吨,2019年预计需求量将达到5,660万吨。

亚洲地区的需求额约占全球总量的半数,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太地区是目前世界玻璃包装的最大市场。

中国、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快速增长的食品饮料消费提高了对玻璃包装的需求。

欧洲地区由于玻璃器皿生产商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其自身的需求,一般不需要依赖进口;北美市场尽管有美国利比公司这样的日用玻璃器皿顶级生产厂商,但因其玻璃器皿制造成本高,产能不能满足其自身的市场需求缺口,主要依赖进口来弥补。

亚洲的中东地区受制于玻璃生产原料的缺乏,其日用玻璃器皿的需求也基本上依靠进口来满足。

世界各主要地区对日用玻璃瓶罐的市场需求份额和需求量如下:

2、国内日用玻璃制品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

由于我国石英砂和纯碱资源非常丰富,作为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国发展玻璃制品行业具有较大人力成本和原料优势。

近几年,我国日用玻璃行业发展迅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日用玻璃制品产量为1,270.56万吨,比2003年的685.55万吨增长85.33%,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日用玻璃生产第一大国。

中国日用玻璃制品的发展也充分显示了玻璃瓶罐产业的迅速发展。

2007年至2009年我国日用玻璃瓶罐产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其产量并未呈现萎缩,反而在刺激消费政策的下,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玻璃包装容器的市场需求量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对2010年玻璃行业全部国有和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国内市场对各类玻璃包装容器的年需求量已超过1,150万吨,其中进口或外商独资企业产品约150万吨(主要是采用瓶罐轻量化技术的高档化妆品、食品等轻量化瓶罐)。

预计到2015年,国内市场对各类优质玻璃包装容器的需求量将突破1,5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0%;其中高档化妆品、食品等轻量化瓶罐将达到35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从对国内市场对各类玻璃瓶罐包装容器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先进工艺和节能技术,工业化生产高档轻量化玻璃包装容器的市场前景良好。

就出口情况来看,近几年对外出口玻璃制品总量基本维持比较稳定,2012年、2013年度累计出口金额分别为42.9亿元和39.9亿元。

我国日用玻璃瓶罐制品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目前的产能还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快速增长的要求。

以最为稳定的下游企业啤酒的生产为代表来预计玻璃瓶罐的需求,我国日用玻璃瓶罐需求量每年还将以超过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

黄酒瓶。

黄酒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是有益于养生保健的饮料酒,并具有烹饪、药用等多种用途,是国家鼓励积极发展的酒种。

受历史、文化和地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黄酒行业地域特征明显,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