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418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docx

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

專題研究報告

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1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uzhouCity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报告 ●

专题一:

苏州城市发展环境分析与功能定位专题研究专题二:

苏州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专题三:

苏州城市化发展专题研究

专题四:

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专题五:

空间发展战略专题研究

专题六: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景观特色专题研究专题七:

综合交通规划专题研究

专题八: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专题九:

城市经营与制度创新专题研究专题十:

国际相关城市发展实证借鉴

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2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uzhouCity

苏州城市发展环境分析与功能定位专题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工业城市苏州,以其雅致的江南园林和兴盛的园区经济著称于世。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州城市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苏州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由此,必须对苏州发展背景作出新的判断并以新的视角研究苏州城市功能定位。

一、苏州城市发展特征解读

1、苏州正崛起为国际高科技制造业基地

1.1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山温水软赛明珠”的苏州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型城市。

古吴之地,抱湖背海,河荡密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使苏州自古即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商贾云集之地。

在坚实的经济基础条件的支撑下,苏州人表现出了对文化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历代才子名士辈出,“风流人物,冠映古今”,而在建筑艺术、戏剧艺术、手工艺等方面也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图1苏州与周边城市历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较图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年份

资料来源:

《江苏5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京

南”即是最好的佐证。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成为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享乐之地。

二产增值(万元)

自鸦片战争以后,苏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走下坡路,在晚清至解放前的百余年时间内,特别是上海开埠以后,苏州更是变成了富家子弟娱乐消遣的“天堂”,沦为畸形的“消费城市”,成为所谓“上海后花

表12001年苏州与部分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

城市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协议合同数

(个)

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苏州

1760.28

236.62

123.07

1362

30.22

南京

1150.30

95.88

57.51

410

9.02

无锡

1360.11

66.67

36.00

512

13.57

常州

672.90

32.59

21.66

267

6.20

上海

4950.84

1204.88

680.07

2458

43.92

北京

2817.60

515.40

117.90

1149

17.70

杭州

1568.01

112.98

72.84

483

5.03

宁波

1312.69

88.92

62.45

806

8.74

广州

2684.83

230.37

116.23

1087

33.27

深圳

1954.17

686.11

374.80

1860

36.03

资料来源:

《2002苏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园”。

直到1980年代初期,与周边城市无锡相比,苏州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准。

即使是今天,在人均工业产值方面,苏州仍落后于无锡。

1952

1957

1962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然而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苏州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格

图2苏州三产结构变化示意图

100

80

60

40

20

0

年份

资料来源:

《2002苏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局。

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各县(市)开发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外资,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外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制造工厂。

苏州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扮演了一个制造业基地的角色,从一个传统的消费型城市急剧向一个新兴生产型城市转变。

2001年,苏州市三产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达56.2%,在某些生产领域特别是IT制造业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地位。

苏州开始蜕变为一个现代制造业城市,并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1.2迅猛发展的外向型制造业经济

进入19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步伐逐渐加快,高昂

比重

的劳动力成本、环境代价和土地租金迫使其制造业纷纷外迁。

经济增长强劲、政治社会稳定、劳动力供给充裕、市场潜力几至无限的中国自然成为国际资本投入的不二之选。

地处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

年份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协议(合同)外资总额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亿美元)

接待境外旅游人数

(人次)

1997年

86.36

46.47

44.12

24.95

41.58

1998年

94.50

52.07

43.17

30.72

44.02

1999年

125.55

69.28

35.88

28.56

60.69

2000年

200.70

104.81

47.78

28.83

71.41

2001年

236.62

123.07

72.30

30.22

77.82

州,更以其绝佳的交通区位,先进的制度优势,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外商特别是台商的投资热土。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到,1990年代中期以来,苏州经济发展迅猛,其经济外向度逐年提高,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讲处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

2001年出口额仅次于直辖市上海和经济特区深圳,超过了北京和广州。

在经济

总量方面,即使与世界公认的国际高科技制造基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相比,苏州也是毫不逊色。

200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创造了280亿美元的产值,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90亿美元。

而苏州在2001年实现GDP总值210亿美元,进出口总值240亿美元,苏州与新竹的规模差距并不大。

而苏州的IT产业增长尤为迅猛,2002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09亿元人民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5%。

苏州已成为全球

的IT重镇,小屏幕液晶显示器、压力传感器、电脑摄像探头、水晶振子、鼠标等产品已占据世界30%的市场份额。

苏州正在向国际性高科技



最近,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对全国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显示:

苏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排序在第六位,个别单项指标甚至超过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

由上海社科院权威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潜心研究出的这份成果,主要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专家们选择的十个城市分别代表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和具有西部特色的大城市。

通过对十个城市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数据的模型处理和比较,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

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

苏州在其中名列第六。

其中苏州的投资效果系数位居十城市第一;进出口额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位居第二;国外投资位居第三;人均GDP超过北京,位居第四。

,2001.4.13。

表2苏州历年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

1.3苏州,又一个新竹?

制造业基地的方向迈进。



据苏州市外经贸局2002年7月27日发布的最新统计资

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进出口总额超过148.4亿美元,

其中外贸出口达78.4亿美元,在全国20个出口大市中,仅次于深圳、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的贸易出口呈现的显著特点是,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上半年,外资企业出口64.07亿美元,占苏州市出口比重的81.73%,同比增长40.3%;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上半年出口额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44%,雄居出口产品榜首,称霸整个出口行业。

转载于中新苏州网

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3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SuzhouCity

大量资本特别是台资的聚集,相似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人们往往把苏州和新竹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从苏州目前的发展趋向来看,苏州也似乎正循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道路前行——优先发展制造业,为跨国公司作代工,成为世界工厂,然后再实现产业的提升,美国《新闻周刊》甚至将苏州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

然而,苏州真能成为大陆的新竹吗?

当我们回望新竹崛起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却不得不提出这样疑问。

新竹的崛起是因为抓住了硅谷转型的机遇。

当硅谷渐渐成为寸土寸金之地,生产成本逐渐增高时,台湾有意识地吸引国际大企业把生产制造转移过来。

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引导,使本地出现一大批高科技生产型企业。

低廉的成本、优异的质量使美国企业纷纷把产品委托给他们代为生产加工。

台湾因而成为全球最大的OEM制造地,也叫代工基地。

从这一点上来讲,苏州有着与新竹相似的发展机遇——国际高科技制造业的又一次全球性转移。

可是新竹有着另外一些苏州并不具备或者是尚有欠缺的特质,而恰恰是这些特质造就了新竹的辉煌,也是新竹的活力所在:

①落实优惠政策:

如税收减免,合理的土地制度,鼓励技术创新的奖助资金等;

②积极吸引海外学人进区办企业。

1997年在245家进园企业中,有97家企业为留学归国人员所办,海外学人已近3000人,他们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也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

③以邻近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交大、清华为技术依托促进了园区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新产业的发展;

④注重技术创新,在1997年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5.4%,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13.9%。

1992一1997共投入研发经费173亿新台币,园

区管理局还设立了多种奖励资金以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⑤园区职工素质较高,在7万多职工中博士生占1%、硕士生占13%、大学生占20%;

然而,与其他城市相比,苏州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GDP总量和外资上,而在科技竞争力则处于相对劣势,与新竹相比,差距则更为明显。

在新竹成功的五个条件中,苏州除第一条之外,其余四条均不满足或有很大不足。

目前在台湾厂商之间的普遍想法是,台湾与苏州的生产并重,而且会把那些成本压力更大的订单转移到苏州生产。

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把相对便宜的产品放到内地生产而台湾会更加倾向于做高端或是产品的研发和营销。

据说这样的想法在台湾企业中相当普遍,如果果真如此,苏州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成为第二个新竹。

而且,更严重的后果是,苏州会“菲律宾化”——如果厂商转移生产线(这在IT产业中很容易),苏州可能只剩一个空壳。

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苏州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成为所谓的“肢体城市”。

这种城市完全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土地等非生产性成本和外部市场,形成条件相对简单,而衰退相对更快,缺少对外部经济的影响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

曾经作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因国际金融风暴所经历的衰退,也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而韩国由于有自我创新的良好机制和能力,很快度过了危机,重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