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4417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汇总.doc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303121001

课程名称:

新闻学概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Journalism

学时:

72

学分:

4

课程类型:

必修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先修课程: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开课院系:

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新闻学概论是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相关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新闻理论——有关新闻本体、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本课程将新闻本体论与新闻事业理论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新闻理论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新闻出版发行等实践工作和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新闻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新闻史和应用新闻学。

新闻学概论课程在该体系中属于理论新闻学,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的目的

(2)掌握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中心议题、新闻学的组成

(3)理解世界上主导的新闻学理论

(4)了解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新闻理论和新闻工作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学的研究重点;世界上主导的四种新闻学理论;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和社会责任论

3.说明:

(二)新闻活动(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概况;了解人类的新闻活动是在原始社会出现的,原始社会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专职传递新闻的人员,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掌握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的定义、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

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活动的特点;不同传播方式的特点

难点:

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的特点

3.说明:

(三)新闻(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的真实与新鲜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新闻的定义

(3)掌握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了解新闻来源的含义及其途径

(4)掌握新闻要素的内容与作用

(5)了解新闻的类别,掌握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定义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的特点;新闻的定义;新闻的本原

难点:

深刻理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理解新闻本原和新闻来源的区别

3.说明:

本章是重点章节

(四)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信息的定义、特点;了解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2)掌握宣传的定义、特点、构成要素;了解宣传和新闻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舆论的定义、特点、社会功能;了解舆论和新闻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

信息的定义特点;宣传的定义特点;舆论的定义特点

难点:

信息的各种定义;宣传和新闻的关系;舆论的社会功能

3.说明:

本章难点较多,且和信息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联系密切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2)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新闻活动的共性

(3)掌握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4)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5)掌握邸报的出现、演变及主要内容

(6)掌握近代中文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2.重点、难点

重点:

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难点:

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3.说明:

(六)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新闻体制

(3)掌握生产力水平与新闻事业发展水平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及原因

(4)掌握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了解通讯社的出现

(5)了解报纸的分类

(6)了解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文体

(7)了解新闻教育的产生、发展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体制;不同传播工具的特点;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

难点:

理解不同新闻体制的特点及其决定因素

3.说明:

本章是重点章节

(七)新闻事业的性质(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媒介的共性是大众传播工具,了解新闻媒介的特性和个性

(2)掌握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及双重属性的表现

(3)掌握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及认识到媒介产品也是商品给新闻工作带来的积极意义

(4)掌握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了解阶级性在报纸上的表现

(5)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和个性;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难点:

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

3.说明:

(八)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2)了解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3)掌握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4)了解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及其要点

(5)了解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事业的功能;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理论

难点:

新闻事业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3.说明:

本章和传播学相关理论联系密切

(九)大众传媒与社会(6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的关系;了解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了解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特征

(2)了解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利用;了解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了解媒介发展与民主进程的关系

(3)了解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掌握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掌握中国大众传媒市场化运作的举措

(4)了解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了解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了解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2.重点、难点

重点: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

难点:

大众传媒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3.说明:

(十)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自由的涵义和发展历史

(2)掌握新闻自由的本质

(3)了解新闻法规的意义和规定;了解国家安全法、关于新闻诽谤以及隐私权的规定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自由的本质;新闻法规的意义

难点:

新闻自由的本质

3.说明:

本章是难点章节,需要求学生结合实践掌握

(十一)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2)了解媒介集团化的背景和运作规律

(3)掌握媒介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规律

(4)掌握媒介的经营方式

2.重点、难点

重点:

媒介运行体制;媒介集团化;媒介管理;媒介经营

难点:

媒介集团化的运作规律

3.说明:

(十二)新闻媒介的受众(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受众的定义及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

(2)掌握受众的特点

(3)了解受众细分的标准

(4)了解受众定位的指导原则、核心目的及要素

2.重点、难点

重点:

受众的定义和影响;受众的特点;受众定位

难点:

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

3.说明:

(十三)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6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2)掌握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掌握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了解新闻失实的表现

(3)掌握新闻指导性的含义及具体表现,了解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有不同操作要求,了解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

(4)掌握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含义,掌握我国新闻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及其含义

(5)掌握新闻事业的战斗性原则,了解运用新闻媒介开展监督的重要作用,掌握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特点及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6)掌握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掌握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和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了解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一致的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含义和要求;指导性原则的含义和要求;群众性原则的含义和要求;战斗性原则的含义和要求;党性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难点: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3.说明:

本章是重点章节

(十四)新闻选择(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选择的定义、标准

(2)掌握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标准,能够使用新闻价值标准

(3)了解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价值

难点: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说明:

(十五)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4学时)

1.基本要求

(1)掌握新闻专业理念

(2)了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内容

难点:

如何树立新闻专业理念

3.说明:

(十六)中国的新闻改革(4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新闻改革的三次大跨越

(2)了解新一轮新闻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3)了解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2.重点、难点

重点:

新一轮新闻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难点:

新一轮新闻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3.说明:

(十七)新技术与新媒体(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情况;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了解网络媒体的诞生、特性;了解网络新闻的报道形态

2.重点、难点

重点:

互利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新闻的报道形态

难点:

网络新闻的报道形态

3.说明:

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

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72学时,实验(上机)教学时数为0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习题课

上机

看或

录参

像观

小计

绪论

4

4

新闻活动

2

2

新闻

6

6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6

6

新闻事业的产生

2

2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6

6

新闻媒介的性质

4

4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4

4

大众传媒与社会

6

6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4

4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4

4

新闻媒介的受众

4

4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6

6

新闻选择

4

4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4

4

中国的新闻改革

4

4

新技术与新媒体

2

2

总计

72

72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平时测验及作业:

30%,期末考试:

70%

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二版),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参考资料:

(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