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133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节约型校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文档格式.docx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不顾国情、铺张浪费的现象,说是犯罪也不为过。

xx总理温家宝曾强调指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进程和~,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从建设节约型城市、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做起,青岛十七中作为一所拥有近3000名师生的重点中学,我们的节约行为将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观察我们的校园,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整个整个被扔掉的馒头、只用一张纸就扔掉的作业本,等等。

积少成多,后果严重,亟待改进。

经计算,我校仅一个月需担负的水电费就高达25000元,相当于52个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

如果大家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入手,把节约落到实处,对于学校来说,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对于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有人计算过,全国一共有28万个各种旅店、酒店和宾馆,如果每一个酒店每天节约一度电,那就意味着每天可以给2800万个家庭用40瓦的灯泡照明25个小时。

如果仅一个北京市的空调将温度从24度提高到26度,就可以节约用电4到6亿千瓦时,可以为老百姓节约电费两亿多块钱,与此同时,还能为国家最少降低电力建设投资20到30亿元,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大量排放。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找回失去的节约意识,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开始,持之以恒,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将节约这个“传家宝”进一步发扬光大!

由雷锋的勤俭节约的精神所想到的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这是雷锋的座右铭,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勤俭节约,努力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曾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雷锋的这种勤俭节约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生活上互相攀比,大手大脚,不珍惜环境,浪费资源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

本月的22日是世界水日,此时此刻又使我们想到了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就拿最普遍的水资源来说,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缺水较严重的城市有110多个,全国城市日缺水量为1600万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19亿元以上,影响城市人口约4000万人,造成我国缺水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为的浪费和挥霍,没有合理利用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我们现在谈学习,说理想,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浪费尽了,我们还怎样生活呢!

更不要说学习和理想了,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人类的眼泪,从节水的角度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推而广之,雷锋的勤俭节约精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社会的发展呼唤雷锋精神呢,人民的生活需要雷锋精神,新世纪更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树立长期学雷锋的思想,制定强有力的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常抓不懈,雷锋精神才能在各个方面不断发扬光大,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篇:

建设节约型机关心得体会

“建设节约型机关”心得体会

指出:

“建设节约型社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率先垂范、先行一步。

”响应中央号召,目前我国各地党政机关的节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媒体发布的各种节约方式亮点频出。

纷纷攘攘的节约运动背后,笔者认为,建设节约型机关必须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一、党政机关为什么不节约?

“公务员人均年耗电是普通居民的19倍,政府机构用电量接近8亿农民。

”新华社的一则报道振聋发聩,让人认识到了政府节能的紧迫性。

随后各大媒体陆续公布的一些政府消费数据更是触目惊心:

——北京市对48家政府机构2019年能源消费的问卷调查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

——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

2019年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

2019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开支共计7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财政当年总收入的26.6%。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党政机关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理应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想到却成了消耗能源、浪费国家财政资金的“大户”。

党政机关为什么不节约?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执政理念错位。

“执政为民”是我党和政府的根本执政理念。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许多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被享用意识所代替,公仆思想被干部观念所蒙蔽,“执政为己”的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占了上风,对自身的定位、对权力的认识不正确,对人民缺乏感情,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求私利。

于是出现了党政机关的浪费之风:

掌握公共资源少的人浪费国家的水和电——在我国财政预算中,行政公务开支占到37.6%,是美国的两倍多。

掌握公共资源多的人浪费国家的能源和金钱——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期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损失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

各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禁不止。

2、制度约束乏力。

从宏观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宪法》规定了我国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同时,我国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又确立了政府可以代表国家对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行使所有权的权利。

也就是说,我国政府一方面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国有资本,一方面行使着行政和监管的权力。

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对自身使用能源和资本的约束就像左手监督右手,主要靠自觉,却难以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压力。

从微观制度层面看,党政机关内部缺乏对节约的约束机制。

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能源消耗标准,没有建立有效的能源体制报告制度,没有节能考核奖惩制度,以致节能工作的管理缺乏科学的制度和技术支持,政府机关的节能管理总体上处于粗放的管理状态。

3、节约意识淡薄。

节约在本质上属于道德的范畴,节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靠的还是消费者的自觉性。

如果依照社会阶层划分,我国公务员基本上属于中产阶层或准中产阶层,这一阶层至少衣食无忧,生活不成问题,在个体道德体系中,节约意识较为淡薄。

就年龄结构来看,当前机关系统内的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资源短缺的历史阶段,体会不到资源短缺的痛苦,所以,在公德体系构成中,节约的外在形成机制并不具备。

因此,客观地说,我国机关工作人员节约意识比较淡薄,是有一定心理因素和历史原因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很大一部分机关人员,并不是没有节约的意识,而是没有节约公共资源的意识。

因为花的是“公家钱”,

办的是“公家事”,“羊毛”没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不自觉、不自制。

而这也是导致机关浪费行为难以根治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机关应节约什么?

党政机关节能潜力相当大。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江亿院士带领的检测小组,经过调查,得出结论:

通过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意识层面的低投入或者无投入的改进,能够实现30%的节能目标。

党政机关节约涉及面极广。

从大的方面说,节约的对象包括办公楼、公车、人头费等;

从小的方面说,包括水、电、暖、气、油等能源,以及各种办公用品。

从实的方面说,包括各种物质的能源和产品;

从虚的方面说,包括权力、政策等无形资源;

从部门角度,要减少决策失误,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从个人角度,要杜绝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旅游娱乐。

总之,党政机关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行使的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消费的是国家能源和人民的劳动成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机关工作人员在利用身边的每一点能源或资源时都应该注意节约。

三、党政机关怎样进行节约?

建设节约型机关,既要将节约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节约成为每一位机关工作者的内在道德素质;

又要用制度的力量约束个人和组织的浪费行为,形成科学的节约管理体制。

目前,党政机关的节约意识已经有所提高,各级机关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节约。

包括:

“26℃空调节能行动”,不统一着装,实施“清凉公务”;

双面纸打印,无纸化办公等;

再生纸、节能灯、节水马桶等节能产品也逐渐成为机关日常用品的主流。

但是,构建节约型机关仍然需要一定的思想和制度保障。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节约意识。

机关节约不等于节省,而在于合理消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节约不是做秀,要发自内心,形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习惯。

节约要以人为本,不能以降低工作环境的质量、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代价。

机关节约的目的是降低能源的消耗,不是降低公共服务的标准,相反,节约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保护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表率。

其次,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向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通过明析产权关系,实现政府同资源使用者的分离和国有资源的市场配置。

优化行政机关结构,将公车、食堂等后勤服务部门从党政机关剥离出来,引入市场机制,达到节省人头费、降低行政服务成本的目的。

改革现行的政绩评价体系,克服不正确的政绩观,将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

其三,要建立节约的长效机制。

构建机关节约的宏观管理体制,落实责任主管部门,保障政府机构节能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

加强机关节能的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资源消耗年度统计报告制度。

通过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对机关资源消耗定额进行科学的规定,防止浪费行为反弹。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制定机关内部相应的奖惩制度,把降低能耗、节约开支与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节约意识。

实行公共财政制度,将部门财政预算中各类行政开支具体化,并且接受人大代表和公众的质询。

建立统一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网络平台,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打造“阳光财政”。

推行政务公开,接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建立强大的舆论监督体系,让浪费无处遁形。

第三篇:

建设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全体团员青年: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办校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节约,这个普普通通的名词已经上升到了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高度。

在全社会大兴节约之风,不仅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已经向全社会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日前,定西市教育局、共青团定西市委也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