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41252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Word文档格式.docx

A、组织并领导项目部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的要求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技术交底工作,并经常检查督促。

B、在项目部经常进行“质量第一”和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

组织并知道开展QC小组活动。

C、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组织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1.3.技术人员质量责任制

A、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并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对工长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方案准确的落实到现场管理者和操作者。

B、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

C、检查监督工序的质量和方案、交底的落实情况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D、负责组织隐检、预检和验收。

1.4.工长质量责任制

工长是施工现场直接指挥者,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质量的原则,其主要职责如下:

A、负责组织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检查和落实。

B、对施工工程的测量及定位放线等负直接责任。

C、负责各分项施工之间的协调管理,确保整体质量。

D、经常检查各班组按图纸和技术要求施工的情况。

对违反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措施的班组和个人,有权制止、责令返工或停工。

E、掌握工程的全部质量情况,参与定期质量检查。

1.5.专职质量检查人员质量责任制

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对施工质量负有直接监督责任。

其主要职责为:

A、经常分析工程质量状况,随时掌握分项工程的质量动态。

B、收集、整理工程质量的原始记录,按规定及时填报各种质量报表,建立质量档案。

C、按国家质量验收标淮和施工规范要求,及时办理工程质量的实测和验收。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有权责令整改、返工、停工。

D、掌握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并进行计算、分析运用。

E、坚持原则,正确反映质量情况,大胆行使质量检查人员的权限;

参加质量验收和质量事故分析会。

1.6.生产班组长质量责任制

班组长是班组施工操作的组织者,对操作质量负直接责任。

其主要责任如下:

A、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

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

全面负责组织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

B、领导本组人员严格按图纸、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C、搞好文明施工,保持良好的生产秩序;

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帮助本组成员不断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D、把好材料使用质量关。

对不合格的材料有权拒绝使用;

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属上道工序的不接,属本工序的不交;

对班组所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E、组织本班组人员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F、对本组人员操作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应主动组织返修,直到合格为止。

1.7.操作工人质量职责:

A、做到“三懂四会”。

即懂设备性能,懂质量标准,懂操作规程,会看图、会维修、会操作、会检测。

每个人都要认真熟悉图纸,坚持按图施工,做好自检记录。

B、爱护原材料和各种构配件及半成品,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仪表设备。

做到精心维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C、严格把住“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不合格的工程和产品不交工,凡属不按操作规程,不按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以及不按应知应会操作造成返工或质量事故者,要负直接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D、自觉接受专职质量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检查和指导。

2.创优措施

根据创优规划,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每个施工阶段都要进行有效控制,使所有参建人员明确创优过程,创优目标,达到一次成优的目标。

在本工程中我们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以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确保单位工程质量。

工程施工中,将各部分施工内容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形成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的良好作风,对本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1.创优措施

开工前对每一个分项质检所需的表格及填写要求、验评标准、验评的时效、参加验评的人员都明确列出,并下达到班组;

对分包单位在合同中加以明确,统一要求、统一汇编,确保工程实物质量一次创优,资料归档质量一次创优。

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规范项目经理部的全部质量活动,严格按ISO9001质量标准进行施工管理。

通过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质量目标的完成,实现各项管理“标准化、程序化、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确保本项目创优目标的实现。

3.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1.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1)通病现象:

轴线位移造成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2)防治措施:

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涨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2)防治措施

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墙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模,四周斜撑要牢固。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2.钢筋工程

1)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

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得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

必要时焊接牢固。

4)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5)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

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6)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7)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3.3.砼工程

1)蜂窝。

产生原因:

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砂浆流失;

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

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沉挠度减少;

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模板表面不光滑;

模板湿润不够;

漏涂隔离剂。

模扳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

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

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

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10)缺棱掉角。

产生的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

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

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1)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

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

当承托较大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

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2)墙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3)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

14)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5)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1)麻面:

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

2)蜂窝、露筋:

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疑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孔洞:

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再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

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1)遇有雨水影响砂、石含水率,应及时通知试验员进行测检,并调整配合比。

2)经常检查掺合料、外加剂的自动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混凝土搅拌车卸料前应检查拌筒内拌合物是否搅拌均匀。

4)混凝土搅拌车在现场交货地点抽检的坍落度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应及时处理。

5)混凝土搅拌车卸车前已超过配比中规定的缓凝时间,应及时处理。

6)搅拌车的转速应按搅拌站对装料、搅拌、卸料等不同要求或搅拌车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动转,以保证产品质量。

7)搅拌车开工前要用水浇湿拌筒,并在装料前排清积水。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