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高级微观经济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微观经济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
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
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
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
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
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
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
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
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
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
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
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
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
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
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
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
可有效运用web3.0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
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
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
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
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
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
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
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
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一)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
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
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
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
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
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
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二)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
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
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
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
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
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
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
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
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
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应用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思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清晰多层次教学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结合,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接轨,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主动式学习改变大学学风,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创新性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实证中的思辨论经济类实验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4).
[2]吕晓英,蒲应龚.实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8(16).
[3]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5).
[4]马先标.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探讨.中国大学教学[J],2018
(2).
[5]逄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
(1).
高级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摘要: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改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对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在案例的选取和编写、完善案例研讨制度、合理分配教学课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改进对策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和模型较多,为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图表和公式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从而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但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