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817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启示Word下载.docx

渝中区地处重庆市西南部和长江、嘉陵江汇流处,其东、南濒临长江,北面濒临嘉陵江,西面连陆,为东西向狭长半岛形状;

境内地形最高处海拔394米,最低处167米,坡降很大,高差悬殊,是坐山依水的秀美之城。

全区总面积为23.7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1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街道,7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63万、日均流动人口约30万人次。

2011年,渝中区实现GDP665亿元,人均16233美元,比肩京津沪;

三产增加值占GDP的94.4%;

区级财政收入51亿元,区域税收达144亿元:

入驻世界500强企业28家,总入驻数达107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146元。

渝中区是老城区和全域建成区,城市建设管理独具个性:

一是两江环抱,地形高差起伏大,建筑多依山而立,平面作业难度大;

二是为重庆市政治、文化中心,是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总部经济基地,人流、车流、物流如潮,频次高,资源需求特别是空间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拓展空间狭小之间的矛盾突出;

三是高楼大厦嶙次栉比,遍地现代化城市景观和大都市生活繁华炫目,但同时危旧房多,市政设施破旧、功能不完善,“欧洲景观”与“非洲景观”交错;

四是城市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人群量大面广,居民文明素质程度参差不齐,摆

摊、烧烤、乞讨、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管理事件屡禁屡存,“传统文化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相互冲突,“脸皮”与“肚皮”相互纠结。

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重庆市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建设“五个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在创新、提升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管理粗放、缺乏监督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创了“老旧城区管理的渝中模式”,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加速蝶变”,推动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升级,经济实力大提升,社会民生大改善。

几年中,渝中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中国最佳商业环境区等国字招牌。

渝中区城市管理的主要做法及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点,即“理念新、措施力、机制强”。

(一)理念新

一是认识足、定位高。

一度时期,当渝中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大都市的光环与“老、弱、脏、乱、差”的城市环境、形象交织在一起,城市环境成为新时期大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民生需求高速增长的最大瓶颈之后,各级管理者、社会单位、居民逐步认识到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且是“重大生产力”。

近年来,渝中区以打造“内陆香港、幸福渝中”城市理想为指引,定位打造“国际都市形象区”和“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确立城市建设管理为全区工作“第一主业”。

2011年,提出“一年大变样、二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和“干净卫生、规范有序、提档升级”的工作目标,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全区“最基础的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结合“五个渝中”即“宜居渝中、畅通渝中、园

林渝中、健康渝中、平安渝中”建设,切实增加投入,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实现了城市形象品质的“蝶变”。

2012年,在起草班子历时半年多起草的基础上,渝中区区长唐英瑜亲自执笔修改并几易其稿形成城市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管理层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是创新多、改革大。

倡导“人人都是楼栋管家、户户都是社区主人”的自主管理理念,创立了散居楼院自助式物业服务模式、“三自三联三创”社区自主管理新模式、居民小区自主组团式管理模式,让居民群众全程参与小区的管理与建设;

遵循“由管到治、管治结合,由堵到疏、疏堵结合”理念,在背街小巷和支次干道设置“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管理、统一保洁”的便民商摊,实现流动商贩“主干道严禁、支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

同时,也照顾了“一个小摊养活一家人”的民生需要和便民需要;

在主干道设置交巡警平台,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交通管理格局,促进了交通拥堵快速疏导、交通事故快速处置;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引进实施了数字化城管,建立城市管理“四化”模式和“五大机制”,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事件处置效率;

实施了环卫站企业化改革,大力推进环卫、绿化、灯饰等公共服务外包作业,降低了行政成本。

(二)措施力

为加快打造“国际都市形象区”,2010年以来,渝中区以“三治三化三创”为抓手,每年突出重点确定落实“十大战役”,切实做强、做实、做细、做优城市建设管理措施,切实增强了渝中区的城市凝聚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1.“三治三化”推动“三创”。

即通过治脏、治乱、治堵、绿化、亮化和居住区综合整治,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实现设施完善、市容整洁、环境舒适、交通畅通、景观优美、秩序井然、空气清新,美化渝中半岛,最终实现创建全国

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区、生态园林城区(国家园林城区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

针对环境卫生“脏”的问题,深化环卫体制改革,落实“门前三包”,加大机械化清扫、清洗和立面保洁力度,消除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保证繁华窗口地区20小时保洁,环卫清扫作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加强市政设施维护,控制扬尘、运输冒装撒漏、油烟等污染,实现“主干道漂亮、次干道整洁、背街小巷干净”。

针对城市建设“乱”的问题,加强对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的文明施工,确保工地规范有序,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户外广告拆除力度,消除“十乱”现象和违法占道经营;

针对道路交通“堵”的问题,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整合停车场资源,优化设置公交线路及站点,实现进出顺畅、停行有序。

高起点规划绿化概念设计,高标准建设园林绿化项目,着力推动“绿化”工作,进一步完善绿化基础设施,加大补绿、栽绿和管护工作,严格绿化执法,实现四季披绿戴花、四季树绿花开,增添城市生机。

按照全区夜景灯饰建设总体规划和“整体策划,统一设计,全面提档升级”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一批,重点改造一批,新建提升一批,着力推动“亮化”工作,重点打造“两江两岸”城市夜景灯饰,提升重点区域(解放碑、朝天门等)灯饰档次,光耀城市美景。

实施居住区综合整治,着力推动“美化”工作,对主干道以及其他重点街区实施房屋修缮、管线改造、环境整治、设施配套等四类工程整治和拆除违法建筑、清理乱设广告、取缔乱摆摊点、规范小区管理等四类综合执法整治工作,改善居住区的基本住用条件,优化外部空间和环境,保持区域风格整体协调。

目前综合整治已由主干道向支次干道、社区全面推进。

2.“十大战役”深化提升“三治三化三创”。

“十大战役”是渝中区针对城市建设管理当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通过确定实施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等形式,使“三治三化三创”工作重点突出,任务细化,力量集中,责任落实,切实活化、实化了“三治三化三创”的载体,收到了实效。

如2011年的“十大战役”包括“升级广告灯饰、整治菜市场、升级园林绿化、加速管网下地、推进居住区综合整治、整治占道经营、拆除违法建筑、整治乱停乱放、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维护市政设施”。

2007年以来,渝中区共整治各类广告32.1平方米,完成楼宇灯饰项目197个;

改造整治菜市场16个;

拆除违法违章建设38万平方米;

取缔占道摊点1.8万余个;

环卫作业标准全面提高;

新增停车位1.4万个。

(三)机制强

渝中区注重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数字化城管为手段,建立“四化模式”、健全“五大机制”、推进服务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街道主体、市政主导、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实现了全区城市管理组织指挥统一、监管队伍高效、区域全面覆盖、问题快速处置,做到了城市管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渝中”。

1.数字化城管。

渝中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量化城市管理部件(市政设施)、事件(设施发生改变、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现象)标准,设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区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处置、核查、监督考评等流程,细化城市管理措施,形成闭环工作流程的城市管理模式。

2010年,渝中区制定实施了《数字城管管理办法》。

2.“四化模式”即“区域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标准规范化、工作精细化”。

“区域网格化”即运用网格化管理理念,综合考虑渝中区每个网格内的人、地、物、事、量等,依托各街道(综管处)、社区居委会行政管理地域面积和边界,将全区划分为416个以路段、楼栋为单位的网格,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责任区域。

“管理网络化”即建立了渝中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

一级是渝中区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城市管理的决策指挥,为组织指挥网络;

二级网络为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各街道(综管处),承担各自区域的城市管理责任,为牵头协调网络;

三级网络是各社区,负责牵头落实具体城市管理责任,为片区包干网络;

四级网络是以路段、楼栋划分的网格,负责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为处置执行网络。

“标准规范化”即对渝中区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等城市建设管理要素制定了规范的、统一的、可量化的标准。

如对城市管理事件的管理责任单位、管理要点及处置时限都作了统一的分类、明确和量化;

渝中区市政设施容貌管理规范、园林绿化及配套设施技术规范、社区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范等。

“工作精细化”即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按照“分类管理”要求,细化作业、执法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具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力度,提升管理、执法、施工、作业精细度,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和谐、文明、统一。

3.“五大机制”即按照“突出特点、分类处理”要求,建立健全发现问题、事项处理、督查督办、信息反馈、考核奖惩“五大机制”。

“发现问题机制”即通过规定城市建设管理网格人员(区政府、区级部门、街道、社区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巡查责任区域的时间、次数和发现问题数量,同时辅之于服务热线、网络、媒体等渠道,实现第一时间、全天候收集各类城市建设管理问题。

“事项处理机制”即将城市建设管理当中存在问题分为常规性、专业性、综合性3类,规定处理程序、办法和时限要求,部门、街道(综管处)、单位根据职责自行处理、牵头协调有关单位处理或上报区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区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办公室,设在区“三治三化三创”办,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主任)协调(派遣)处理,确保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置。

“督查督办机制”即包含区级领导和督查、监察等部门对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和街道、部门对下属科室、社区人员、城管监督员到岗、问题处置情况的巡查、督查,方式广泛采用明察暗访、查看台账、媒体曝光、LBS定位等。

“信息反馈机制”即规定责任部门、街道按网格化城市建设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标准和时限要求处置完成后,及时将处置前后对比图片、处置情况说明向区指挥中心反馈,指挥中心在规定时限内将信息反馈给领导、公众或媒体。

“考核奖惩机制”即分为日常城市管理考核和网格化管理考核,其中网格化管理考核分数由系统刚性生成。

月度被评为不合格的部门、街道(综管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向区委、区政府作出书面情况说明;

连续2次被评为不合格的,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

年度评定为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启动问责。

城管监督员的考核由区网格化信息中心(数字城管指挥中心)

直接负责。

二、对县级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粗浅思考

由于渝中区地理、政治区位和历史文化渊源积淀的独一性,以及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对于中西部的大多数县级城市来讲,显然不能照搬照抄,也无法即时使用。

只有立足自身,取其宝玉,才能做到形神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