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40169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4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Word文档格式.docx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3)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中共“二大”

在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大”上,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4.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领导机构: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

(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3)影响:

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轻巧识记]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

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共产党方面: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

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②国民党方面:

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2)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

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简单理解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跨党,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党依然保持组织上的完整性和政治上的独立性。

2.国民大革命

(1)成果

①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编建国民革命军。

②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很快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所部,张作霖被迫退守东北。

③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失败: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三、土地革命

1.工农武装割据

(1)南昌起义

①时间: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②意义: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召开: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

(4)创建井冈山道路

①创建: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2.红军长征

(1)原因

①客观: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②主观: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③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⑤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3.西安事变

(1)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2)过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轻巧识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

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1927—1936年内战→1937—1945年国共合作抗日。

[教材补遗]__左(“左”)倾和右倾的区别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

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

“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和冒险的行动;

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

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

右倾是政治思想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右倾思想如果形成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就是右倾机会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表现为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故又叫右倾投降主义。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史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做出新的解说①(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

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②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化史纲》

史料二 ③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

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④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

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歌词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国共合作的方式和斗争目标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是党内合作;

②→体现了追求独立、自主、统一的合作斗争目标

史料二:

国民革命的基础与对象

③→国民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北伐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封建军阀势力

[史料应用]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以往的探索救国道路的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

国民革命前的革命参与者多为某一阶层,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国民革命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包括进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史论归纳]

(1)革命任务:

“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

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史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

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

——余伯流、何友良《中国苏区史》

史料二 1938年,毛泽东写道: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②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方式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民主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

②→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

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

中心内容:

土地革命。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27—1938年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

从走俄国的路(城市中心论)到走自己的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含义: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

“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的统治,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

”中共“二大”的分析(  )

【导学号:

75740045】

A.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B.认识到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提出发动工人运动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D.提出了革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B [材料反映出中共“二大”认识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有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

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工作的中心,排除C项;

提出革命最高纲领的是中共“一大”,排除D项。

]

2.1927年2月19日的《民国日报》登载:

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唐生智称:

“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

我们在北伐的时候,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

”由此可见,北伐战争(  )

A.消灭了北洋军阀主力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赢得了国民革命胜利D.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 [依据材料“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在衡阳,在醴陵,在粤汉路,都得到工农群众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可知,北伐战争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项。

3.有学者指出:

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

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

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

A [由题干信息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即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故A项正确。

4.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