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909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docx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表格总结

心理现象结构表

心理过程

(共性)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绪感情过程

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不同)

个性心理倾向性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学流派

流派

代表人物

观点

行为主义

华生(美国)

S-R;环境决定论(外铄论)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病学家)

无意识或潜意识;性恶论;三“我”(本,自,超)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杰斯

性本善;自我实现;来访者中心疗法

格式塔

苛勒

整体,完形

构造主义

冯特,铁钦纳

实验内省法(脱离现实)

机能主义

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意识流”

现代认知

皮亚杰

信息加工

一般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内容

观点

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

经典型条件作用

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恢复

巴普洛夫(生物学)

联结-试误(尝试错误)

1.S-R;

2.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桑代克

操作性条件作用

1.应答性与操作性行为

2.强化(正负),惩罚

斯金纳

社会学习

1.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三强化(直接,替代,自我)

班杜拉

建构主义

知识观

知识的动态性(批判质疑)

近代(与冯特不同)

学习观

1.主动建构(vs灌输)

2.社会互动(vs个人)

3.情景(理论实践)

学生观

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重要性

认知派

完形-顿悟

意识的整体性

苛勒

认知-结构

发现学习(获得、转化、评价)

布鲁纳

有意义接受

接受与发现学习

有意义与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

信息加工

八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

加涅

人本主义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内容与个人的关系

罗杰斯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

教师角色:

“助产士”“催化剂”

◆(马斯洛:

缺失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

成长需要(求知,审美,自我实现):

永远得不到满足的需要)

早期的迁移理论

相同要素说

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多

桑代克

概括化理论

经验的总结

贾德

关系理论

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关系转换说)

苛勒

学习迁移类型

性质&结果

正迁移(促进)

负迁移(阻碍)

零迁移(无作用)

发生方向

顺向迁移(先→后)

逆向迁移(后→先)

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

水平迁移

已学知识的应用;有正迁移的效果,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作用

垂直迁移

下位学习,可促进上位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

内容的不同

一般迁移

原理原则态度的迁移

具体迁移

具体经验知识的迁移

程度

近迁移

相似的情境

远迁移

不同的情境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行为主义

马斯洛

阿特金森

韦纳

班杜拉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中的六因素和三纬度

纬度

因素

成败归因维度

稳定性

因素来源

可控制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可控制

不可控制

能力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其他

学习的分类

学习结果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加涅

学习性质与形式

接受&发现学习,机械&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

学习内容

知识学习、技能、行为规范

我国学者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记忆;注意力

精加工策略

理解(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

组织策略

归纳总结;列提纲

元认知策略

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环境;努力;学业求助

知识学习的类型

存在形式&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

语言(词);非语言(实物、图);事实性知识(历史事件&人物、地形地貌&地理位置)

概念学习

下定义;共同的本质属性&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

若干概念间关系(规则、原理、定律、公式)

认知结构

下位学习

类属学习;原有观念高于新知识

上位学习

总括学习;具体→一般

并列结合学习

心理发展八阶段

定义

乳儿

婴儿

幼儿/学龄前期

童年/学龄初期

少年/学龄中期/心理断乳/危险

青年

成年

老年

年龄

0-1

1-3

3-6(7)

6(7)-11(12)

11(12)-14(15)

14(15)-25

25-65

65以后

特征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辨证思维

高速发展时期:

婴幼儿&青少年

心理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

感知运动(0-2)

“客体永久性”(直觉动作)

前运算(2-7)

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单向不可逆;不守恒

具体运算(7-11)

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守恒

形式运算(11-成人)

抽象逻辑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

信任感vs不信任感(0-1.5)

自主感vs羞耻感与怀疑(2-3)

主动感vs内疚感(4-5)

勤奋感vs自卑感(6-11)

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12-18)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

“良好的教育应走在发展前面”

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水平的差异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四阶段(自我中心,权威,可逆性,公正);

2.10岁是关键期;3.道德教育目标:

达到自律道德

智力: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智力理论

观点

代表人物

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斯皮尔曼(英心)

智力三维结构论

内容、操作、成果

吉尔福特(美心)

智力形态论

流体(生理)和晶体(知识经验)

卡特尔(美心)

多元智力论

7智力+4影响

加德纳(美心)

三元治理论

亚理论(成分,智力情境,智力经验)

斯滕伯格(美心)

7智力:

言语、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自知

4影响:

积极乐观的学生观,科学的智力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多样化人才观和成长观

卡特尔:

因素分析的方法,根源特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量表”(人格特质)

气质

a.胆质汁:

直率、热情,情绪易冲动,为人直爽坦诚,工作主动,行为果断。

但自制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行为具有攻击性,又可称为“好斗型”。

李逵、鲁智深、张飞。

b.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善于交际,情感易外露。

王熙凤

c.粘液质:

安静稳重,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忍耐,不尚空谈,理性。

林冲、薛宝钗

d.抑郁质:

孤僻好静,行为迟缓,多愁善感,富于想象,工作认真,不轻易许诺。

林黛玉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气质类型

不可遏制型

强、不平衡

胆汁质

活泼型

强、平衡、灵活

多血质

安静型

强、平衡、不灵活

黏液质

抑制性

抑郁质

“强”:

神经活动的强度,是否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

“平衡”: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

“灵活”: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无意识;本能

尝梅止渴

含梅流涎

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望而生畏

以具体事物为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以语词为刺激

注意

概述

无意注意(不随意)、有意注意(随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

品质

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运用

无意注意:

消除分散教学内容的因素;利用有利因素

有意注意:

目的教育;教学活动;间接兴趣&意志品质

两种相转换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

感觉适应

暗适应:

明→暗↑(缓)

明适应:

暗→明↓(快)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感觉对比

同时对比:

两个物体同时

继时对比:

吃过糖后吃橘子

感觉后效

感觉后像;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正后像:

看灯泡几秒后闭上眼,感到一个同样的光源在黑暗里

负后像:

正出现后,视线转到白色背景,看到黑色斑点(颜色反)

不同感觉

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色热烈

 

知觉

种类

物体知觉

空间、时间、运动

社会知觉

社会刻板印象:

以全盖小

晕轮效应:

优/缺点扩大

系列位置效应:

首因/近因

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基本特性

选择性

对象、背景

理解性

知识经验

整体性

部分、整体

恒常性

颜色、亮度、形状、大小

观察

高级形式

有目的、有机会、持久的

观察力

含义

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

目标&任务→计划&方法→个别指导→整理结果→讨论交流汇报;兴趣、性格、习惯

记忆

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分类

瞬时记忆&长时记忆

形象记忆、逻辑(法则公式)、情绪、动作

陈述性(what)、程序性(how)

外显(受意识控制)、内隐(无意)

生理机制

暂时神经联系(巴普洛夫)

品质

敏捷性(过目不忘)、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解决问题)

过程

识记

分类

有意&无意;机械&意义

影响因素

有无目的;态度情绪;材料性质、数量;方法

保持与遗忘

遗忘规律

“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负加速)

影响因素

材料性质、数量;学习程度;任务长久性;时间;方法;情绪&动机;

原因

干扰说:

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方法(复习)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分散&集中;方法多样;多感官参与;尝试回忆&反复识记

回忆或再认

思维

特征

间接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发展

概括性

横向(广度)发展

类型

直觉动作、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发展水平分

分析、直觉(灵感)

逻辑性分

过程

分析与综合

部分&整体

比较与分类

异同点

抽象与概括

共同、本质特征;“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

系统化与具体化

vs分类;理论→现实

基本形式

概念

内涵(本质)&外延(范围)

技能

分类

特征

形成阶段

操作技能

1.客观性(运动对象)

2.外显性(动作进行)

3.展开性(动作结构)

1.操作定向(定向映像)

2.操作模仿(动作分解)

3.操作整合(整体)

4.操作熟练(自动化)

心智技能

1.观念性

2.内潜性

3.简缩性

1.原型定向(掌握操作性知识,准备)

2.原型操作(付诸实施)

3.原型内化(头脑内部转化)

心智技能形成理论(加里培林):

动作定向→物质或物质化→出声的外部语言→无声的外部语言→内部语言

想象力的培养

1.观察→储备表象

2.提问题→多思考

3.学习知识→基础

4.学科教育→目的性训练

5.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科学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

2.启发式→积极性&主动性

3.言语交流→表达

4.反复经验→定势→积极作用“求同思维”

5.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意志的培养

1.目的性教育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