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8732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顶管施工安全控制要点示范文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顶管穿越地下管线、顶管穿越地上构筑物,顶管穿过河道的专项保护方案。

在工程施工阶段,这些方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顶管穿越高压线杆施工时,由于措施和方案健全,使沉降量控制在误差范围以内,保护了高压线杆的安全。

  2、工程材料和顶管设备核验

  材料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健因素,对进场的每种材料,严格检查其规格、型号、核对进货单及质保书中该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成品管等关健材料,要到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制作考察。

在施工前,重点检查管道承插口是否完好无损槽口尺寸是否准,钢套环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刃口有无疵点,焊缝是否平整,肋板与环形钢板是否垂直,钢套环尺寸是否准确且无变形,橡胶圈有无裂缝、变形、老化、变质等现象,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顶管设备进场前应检查其是否经过维修保养,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前应对全套设备及各类机具均应进行单。

整机联动及模拟操作,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3、测量复核

  测量工作贯穿于顶管施工的全过程,测量复核是保证顶管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测量结果的复核,重点要控制以下内容;

  

(1)对业主提交的测量桩点进行复测;

  

(2)对施工单位测放的工作井,管道的轴线和标高进行定位复测;

  (3)对顶管机导轨轴线和标高进行复核;

  (4)对出洞的标高和轴线进行复核。

  只有上述复核内容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施工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控制的要点就是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土方案”进行施工控制,并做好关键工序工程,隐蔽工程验收,闭水试验及涂装施工的质量检验工作。

  由于顶管工艺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内容的控制;

  4.1工作井

  工作井作为顶管机的工作场地,须满足顶管过程中结构的稳定安全,且截面设计须满足顶管千斤顶、后背尺寸要求。

  在沉井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沉井的终沉阶段,尤其是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纠偏,保证沉井下沉和干封底的质量。

  4.2顶管顶进

  在顶管施工前,要作好扎扎实实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让所有施工人员除了掌握顶管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外,还应掌握处置涌水、流砂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在奇峰管施工时,必须按照设定的管道中心线与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

测量纠偏是顶进的控制关键,必须贯彻“勤勤纠”的原则,并做好详细记录。

当顶管顶进长度较长时,必须保证通风机械的正常运转,以确保管内通风良好,避免安全事故。

  接口顶合时,应保证平整对中顶入,橡胶止水圈应均匀挤压到位,接口钢套环或承插口管壁密贴,木垫板无松动脱落,接口间隙均匀一致。

  4.2.1顶管穿越地下管道

  在顶管穿越地下管道时,应确保顶管在穿越过程中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这些管道的使用功能。

所以,在顶管穿越之前,应结合原始资料,进一步调查各类管线与顶管交叉处的垂直距离,土质情况,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对局部土体进行加固;

  

(2)加强对顶管周围环境和土体内应力的监测,用信息化指导施工;

  (3)适当放慢顶进速度,根据土体中应力变化,随时调整工具管或机头正面土压力、注浆压力及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拖带;

  (4)在某些关键部位附近预先打入中100mm注浆管,配备好注浆设备,并作好预案。

当发生较大土体沉降变形时,及时进行跟踪注浆以减少和控制土体沉降和变形。

  4.2.2顶管穿越地面建(构)筑物

  在顶管穿越地面建(构)筑物时,要密切注意顶进参数,做好地面沉降的监测分析,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方法,确保地面沉降的监测分析,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方法确保地面的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顶管需穿越高压铁塔,铁塔基础离顶管外壁最近处0.9m。

为确保高压铁塔安全,提出了采用铁塔基础预注浆的方法,使顶管顺利穿越高压铁塔,沉降量控制在5mm以内,保障了设施的安全。

  4.3顶管出洞

  顶管出洞前,必须进行以下的控制,确保顶管顺利出洞。

  

(1)对顶管整个系统的安装,单机调试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设备联运调试。

  

(2)检查洞口橡胶止水圈的安装是否牢固,尺寸是否准确,是否能完全封堵机头与洞口空隙。

  (3)检查洞口前方的土体是否正采取了加固措施,洞口前方是否建立了沉降监测。

  机头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匀速推进,首节管出洞口后应立即开始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节出洞10-20m范围内,检查并督促施工员将切土、出泥、顶速、土压、轴线、标高等施工参数逐渐调整至正常状态。

  二、顶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

此外对于要经过的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

  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

  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

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3、超前探查地下管线

  尽管先进的顶管设备具有在施工时探查前进路线不远距离管线的能力,但是采用在地面提前查明地下管线仍是值得开展的,这对于保证通讯、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它管线安全运营,确保公众正常生活很有必要。

  4、穿越建筑时对基础的探查

  顶管在建筑物基础下施工时,需要明确施工路线上所遇到的基础类型,对于部分基础在顶管顶进前可采取托换、加固措施。

  

(1)汛期施工问题。

汛期施工,应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尤其是要防止井内进水,机头被淹、停电等情况的发生,以免影响正常的工程进度。

应做好已施工沉井顶部预留筋的防潮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投入。

  

(2)管材供应问题。

管材的质量,必须虽时抽查,防止在施工期有不合格的管材进场。

在施工期间,应保证管材的连续供应。

否则,不但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因主千斤顶顶力太大,对设备、对后座都会带来不良后果,易产生安全隐患。

  三、危险源的辨识

  

(1)、物体打击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起吊重物时绳断、脱钩、井上物体放置不当跌入井下造成的物体打击。

  2.顶管施工过程中吊车向工作井内下管挂管方式不当及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当,钢丝绳断裂造成的物体打击。

  3.顶管过程中顶铁放置不当造成蹦铁产生的物体打击。

  4.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沟槽边物体放置不当跌入沟内造成的物体打击。

  5.顶管管材放置不当造成滑管产生物体打击。

  6.顶管机高压油管脱落,高压油产生物体打击。

  

(2)、土方坍塌

  1.开槽埋管施工中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沟槽坍塌。

  2.开槽埋管施工中砼路面下形成神仙土造成的土方坍塌。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施工中砼井壁灌注不及时造成的土方坍塌。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中随意改变井壁结构造成的土方坍塌。

  5.顶管施工中,顶进人工回填卵石地层及其它不稳定地层掘进过长造成的土方坍塌。

  (3)、高空坠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过程中,井边围栏不围护或围护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

上下人爬梯安装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

独脚吊杆操作人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2.工作井进场及转场施工中,搭设龙门吊,拆、装简易出土龙门吊,工作人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4)、触电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电线路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漏电。

  2.电缆线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造成漏电。

  3.线缆接头未用绝缘胶布包扎,接头处设搭接造成脱落。

  4.各种电器没有防雨、防潮措施造成漏电。

  5.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没加设防护套管产生漏电。

  6.无上岗证擅自上岗作业造成事故。

  (5)、有害气体危害

  1.顶管及开槽埋管施工过程中挖断不明管道造成气体泄露。

  2.进入现状给水井及排水检查井不留排气时间,造成气体危害。

  (6)、交通事故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开槽埋管施工作业面未按规定围护防护栏。

  2.施工作业现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牌、限速牌、禁止通行牌、夜间警示灯或警示灯夜间不亮造成交通事故。

  (7)、公用设施破坏

  1.地下给水管、排水管在施工中破坏。

  2.地下燃气管道在施工中破坏。

  3.地下光缆、电缆在施工中破坏。

  4.地上路边电杆在施工中破坏。

  5.地上空中电线在施工中破坏。

  四、危险源的预防

  

(1)、物体打击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主吊钢丝绳连接处卡头每处不应少于2个;

钢丝绳每两天检查一次;

吊土麻绳直径不应大于20mm,每天检查两次。

  起吊块状物体应装框或用吊布;

吊勾应有防脱落装置;

井上物体放置应距井边2米以外。

圆形易滚动物体应设片塞;

堆集物体高度不应大于1.5米。

  2.顶管施工下管时应使用专用起吊设备,改用其它装置时应通过有关人员准许。

吊杆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应少于2个,挂管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

主吊钢丝绳每3天检查一次。

  3.顶管使用顶钢应使用专用圆形顶钢,当使用其它长形顶钢时应有防蹦铁装置。

  4.沟槽边1米以内不准堆放物体;

管材应分散放置,不准堆码。

  5.顶管管材在井边放置不准堆码,管材应用卡塞固定。

  6.顶管机高压油管接头应联接牢固,每3天检查一次,有问题及时更换。

  

(2)、土方坍塌事故预防

  1.开槽埋管施工中钢板桩及支撑杆的设置现场技术人员施工前应按施工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交底。

钢板桩之间的土方挖除后应马上安装横支撑,无支撑时沟槽内严禁下人。

  2.沟槽开挖严禁掏挖神仙土。

如因地质问题造成塌方形成神仙土,悬空的砼路面板应及时清除。

  3.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灌注砼井壁时分层高度不应大于1.2m。

  4.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如地层结构发生变化,确需改变原设计井壁结构时应通知相关人员,同意后方可改变。

  5.采取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机头工具管刃脚应始终保持在土体之内。

  (3)、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边围栏应使用国家标准脚手杆,严禁使用薄壁不合格材料做围护杆。

围护立杆应深入砼井壁不小于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