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后期运行管理Word下载.docx
《地下综合管廊后期运行管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综合管廊后期运行管理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一分摊方法基本体现了欧洲国家对于公共产品的定价思路,充分发挥民主表决机制来决定公共产品的价格,类似于道路、桥梁等其他公共设施。
欧洲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一旦建设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相关管线单位必须通过管廊来敷设相应的管线,而不得再采用传统的直埋方式。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境内许多大中城市纷纷开工建设共同沟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展、有效实施,各地先后制订了一些管理办法来规范行为,协调关系。
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共同沟管理暂行办法》(内部稿)、《广州大学城共同沟管理办法》(初稿)等。
这些管理办法大都在试行阶段,仅针对本地区或本项目的共同沟建设、管理问题,主要在行政管理层面上予以推行,尚未进入地方法律、法规层面,而全国性的有关共同沟的法律、法规建立问题,目前也没有制定完成。
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案例分析
(一)昆明市彩云路广福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案例分析
2003年,为了解决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地下管线事故隐患突出等问题,昆明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道路建设,在昆明市彩云路、广福路启动综合管廊建设工程。
经多方研究论证,采取了成立管廊专营公司独立运作,负责筹资、建设、运行、维护等工程全过程,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彩云路、广福路综合管廊38公里,大部分已完成销售,投资回收79%,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1、成立专门公司
2003年8月,昆明市成立昆明城市管网设施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城网公司”),隶属于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专门建设管理运营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公司,负责综合管廊的融资、建设、资产管理、运行管理等,注册资本金4.38亿元。
2、授权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期50年,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不提供资金和财政担保。
在项目审批上,发改委简化审批手续;
在建设综合管廊的路段,城市规划局不再审批新的管线路由,建设局不再批准新的掘路申请。
3、筹集资金
项目总投资9.05亿元,建设期,项目建设资金的30%由城网公司自筹作为资本金,70%以母公司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
司担保的形式向银行贷款。
建设过程中采取了项目贷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企业委贷、应收账款质押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以短期、分期滚动投入的方式,累计向银行贷款约6.3亿元。
紧凑衔接完成项目建设。
4、建设方式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费用较高,适宜于土地高强度开发的新区建设。
昆明市结合城市建设的特点,按照功能设计结构形式,因地制宜,道路建设到那里,管廊就同步建设到那里,把电力、通讯、给水纳入管廊内,分期分批分段建设。
在城市的主干道两侧预留衔接口,为城市后期发展提供衔接空间,并注重与后期城市开发模式开发强度相互衔接。
5、确定售价、经营销售
6、市场化运营、物业化管理
(二)广州大学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案例分析
1、项目概况大学城综合走廊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第一条共同管沟,也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共同管沟。
该管廊与大学城建设紧密相关,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布线的方式,集中铺设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市政管线。
自2003年开始,到2005年共建设综合管廊18公里。
大学城主线三仓综合管廊规划在小谷围岛中环路中央隔离绿化地下,沿中环路呈环状结构布局,全长约10公里,沟宽7米,高2.8米;
支线管廊8公里。
2、管理主体
大学城管廊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政府主导建设。
由财政拨款,建成以后作为资产注入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国有公司)。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大学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高校后勤基础设施以及在大学城城市公共资源范围内相关项目的投资、经营管理及资本运营。
公司投资项目涉及大学城的能源供应、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
如分布式能源系统、中水厂、信息枢纽等。
公司主业是大学城供冷供热系统和中水系统经营,是盈利的。
在共沟管理方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3、运营状况与原因
大学城管廊初步估计土建成本约4亿元。
该管廊预计使用过程中年折旧费用约1000万元,维护运营费用200万元左右。
由于没有相
关产权,所以只能收取租金,而租金收取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各个市政企业也一直没有缴纳,其租金仅200万元左右。
对于一个正常的投资主体,投资4亿元的项目通常要求每年10%约4000万元的投资回报,而广州大学城综合管廊希望收取的年租金约200万元,仅仅与运营维护费用相当,尚且未能如愿。
广州综合管廊的建设方提出,关键问题在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控制综合管廊周围的市政直埋、地下综合管廊的租金和转让、办理权属等),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开发建设管廊之后无法取得相关产权;
无法强制市政管线采用综合管廊,发挥综合管廊的优势;
出租租金缺乏物价局的规定;
而作为上市公司的各管线公司,则希望减少费用,增加固定资产。
4、相关制度和标准制定
广州于2005年出台了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收费标准(穗价函[2005]77号),该标准对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管线入沟费、综合管沟日常维护费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管线入沟费综合管沟管线入沟费收费标准参照各管线直埋成本的原则确定。
对进驻综合管沟的管线单位一次性收取管线入沟费,按实际铺设长度计收。
日常维护费用根据各类管线设计截面空间比例,由各管线单位合理分摊的原则确定。
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管线入沟费及日常维护费用收费标准
管线
饮用净水管
杂用水管
供热水管
供电电缆
通信管线
D600
D400
一次性入沟费
562.28/米
419.65/米
1394.09/米
102.7/孔
米
59.01/孔
截面空间比例%
12.7
10.58
15.87
35.45
25.4
维护费用(万元/年)
31.98
26.64
39.96
89.27
63.96
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的运行管理
国外共同沟建设运营的典型组织框图
共同沟建设、运行、维修和管理流程图
(一)
共同沟建设、运行、维修和管理流程图
(二)
共同沟的运行管理模式
日本每个建有共同沟的地区都制定了《共同沟防灾安全管理手册》。
该手册中包含了《共同沟管理要领》和指导日常维护管理的《共同沟管理规则》和《共同沟保安细则》。
各规则主要规定的内容有:
管线设备入沟的必要条件、钥匙的保管、联络及通报、应急处理、费用负担、定期巡视等,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共同沟建好了还要管理维护才能发挥它的效益。
共同沟这种集约性的市政基础设施管线铺设方式为建成后的运营维护提供了便利条件,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方便的条件。
所以,技术上问题不大,不是主要矛盾。
共同沟的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是组织形式、如何构建、如何运做的问题。
这些问题处理好了,才能使技术上的优势发挥作用。
共同沟运营管理的总的原则是“协作型构建、公司化运做、物业式管理”。
共同沟运营管理应在产权单位的组织下成立专门的运营公司。
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确定共同沟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共同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也可由共同沟产权单位与共同沟承租单位共同组建城市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共同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该公司应在各方协调、职能完善的原则下组成。
确保各专业配套完备。
既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完备,也包括技术设备的完备。
同时,在运营管理公司的运做上要责权明晰,保障有力。
共同沟日常维护和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防止共同沟遭受人为破坏;
保障共同沟内的通风、照明、排水、防火、通讯等设备正常运转;
建立完善的报警系统;
建立具有快速抢修能力的施工队伍等。
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是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被世界先进城市实践所证明了的。
现在,上海已经着手开发研究地下空间信息基础平台以及相关关键技术。
在此大背景下,共同沟的基本情况数据必须融入整个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同时,共同沟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也非常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运用于共同沟日常运营管理的主要信息技术有:
基于GIS技术的综合信息平台;
三维应用分析系统;
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信息采集标准、维护规范等。
共同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方式,可供选择的有:
国有公营模式;
国有私营模式;
私有私营模式。
根据共同沟的投资形式以及负担城市生产生活供应保障的重要性等特点分析,一般采取国有私营模式较为妥当。
国有私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委托代理的新型关系。
这样,第一可克服和解决政府多头管理、分散操作产生的各种问题;
第二可运用公司机制提高设备设施经营的效率;
第三可吸取国际上各种投资与经营模式的不同优势,与国际惯例接轨。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性质不明确:
由于没有将综合管廊的特征属性明确,导致在综合管廊投资建设和后期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争论。
2、法规规范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地下空间利用包括综合管廊的建设缺少法律或法规规范方面的界定,如地下空间权属,管线入廊,费用分摊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建成后由哪个部门接收管理,管理的界面如何确定,管理费用如何解决等问题亟待解决。
3、前期立项不明确:
各地普遍没有将城市综合管廊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范畴,综合管廊的建设缺少上位规划依据。
4、协调难度大:
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管理依据,专业管线管理单位较为强势,综合管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