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37899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分布图

2、***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地高石碑项目区分布图

3、***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地田间工程平面图、剖面图

4、其它相关图件

三、附件:

1、项目实施主体单位法人证书

2、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

3、***市关于成国家油菜生产基地领导小组文件

4、配套资金承诺函

5、油菜生产科研获奖证书

6、专家评审意见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承办单位

***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建设项目办公室。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询有限公司。

1.1.5编制单位资质

咨询资质:

乙级;

编号: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

4、《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第31号令);

5、国家发改委《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

6、《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储备项目的通知》(农办计[2008]45号);

7、农业部《2007年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8、《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9号);

9、***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申报2010年油料生产基地投资计划的通知》;

10、《***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

11、《***省油菜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

1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13、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

1.1.7项目建设背景

***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目前已成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特种水产、速生丰产林、瘦肉型生猪、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创汇七大基地。

“十一五”期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但由于受信息、资金和技术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还比较大。

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表现为理性、主动者少,被动、从属者多,仍属政府推动型的产业结构调整。

由此,***市根据农业发展需要,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生态、标准化生产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建立功能齐全、效益明显的农业体系。

项目建设地点属***市较偏远地区,生产基础较差,近三年油菜平均单产156公斤/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2公斤/亩,通过该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冬闲田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必将得到项目建设所在镇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市高石碑镇义新村、严河村、来麟村、曾岭村、钟市村、渔淌村、大岭村、小岭村、合兴村、笃实村、魏棚村、伍湖村、伍场村、何湾村等14个村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2.2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产品方案

项目区种植农作物为双低油菜,项目实施后,形成双低油菜生产基地1.5万亩,项目区油菜籽亩产达到19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亩产提高34公斤,年产双低优质油菜籽285万公斤,年增双低优质油菜籽51万公斤。

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全市55万亩双低油菜增产,亩产可达200公斤,比前三年(2007年-2009年)平均增加12公斤,总产增660万公斤。

2、建设规模

通过***市国家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形成双低优质高产油菜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以此带动全市55万亩油菜生产的发展。

1.2.3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田间工程、土建工程及仪器设备购置等三个部分。

1、田间工程包括泵站工程、涵闸工程、渠道工程、田间道路建设及试验示范区建设。

渠道疏挖34680m3,新建和维修涵管(d1×

10m)13处、(d0.8×

5m)25处、(d0.4×

5m)197处,铺设和维修田间耕作人行道52960m、机耕道5730m、砼机耕道路3200m,D80U型渠1000m、D60U型渠22600m,涵闸4处,新建二级泵站1座、维修二级泵站3座,新建和维修小型泵站15座,200亩试验示范区土地整理。

2、土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502.58m2,其中新建种子考挂室301.5m2、质量检测室201.08m2、种子晒场1000m2。

3、购置安装各种仪器设备32台(套)。

1.2.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813.62万元,其中田间工程投资661.3万元,占81.28%,土建工程投资60万元,占7.37%,仪器设备投资50.32万元,占6.18%,其他投资30万元,占3.69%,预备费12万元,占1.47%。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813.62万元,申请中央专项资金540万元,地方配套273.62万元。

1.2.5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年限2年(2010年—2011年)。

1.2.6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市拟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工作领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期间的重大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监察局、审计局、高石碑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文件附后)。

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项目实施主体为***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2.7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可明显改善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和普及优质油菜生产,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该项目的实施还可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全市,使示范基地的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全市得到推广。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可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2、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推行油菜标准化生产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农药、肥料的污染,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油菜是养地型作物,据测算每亩菜籽的落叶、落花及茎杆还田相当于9公斤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和8公斤氯化钾。

同时,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项目区灌溉条件和田间小气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新增收入183.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0.66%,财务净现值(i=7%)132.12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8.99年。

1.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设方案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1.2.9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项目区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油菜籽品质,通过建设连片的标准化油菜籽生产基地,辐射带动非项目区近55万亩的油菜生产,初步形成项目区内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油菜生产格局;

实现分区域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

提高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和排涝体系,农田机耕道路初步标准化。

项目的建设既是保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又促进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建成后,其优质油菜产量高,品质优,市场畅销,可显著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设实施龙头带动、推进经营运作产业化,发展油菜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加速优质油菜产业化经营。

同时,项目建设由政府积极引导加工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科技与产品流通服务,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对相关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加快地方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和较为深远的影响。

项目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抓好油菜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通过示范样板带动,在全市建立优质油菜科技示范基地;

二是通过改革耕作模式促动,不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量;

三是通过实施农业项目驱动,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和农业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油菜基地建设标准,使油菜逐步由分散种植发展到基地化、区域化、规模化种植。

项目投产后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结合更加紧密。

该项目建设后将有效地促进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现代农村管理手段的实际运用,从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将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经研究,该项目可行。

二、建议

1、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打造***市双低菜籽油标志性品牌,有效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油菜深加工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双低油菜品质优势,打造健康、营养食用油品牌,做大做强双低油菜产业。

2、生产基地要与油料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增强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能力,提高油菜籽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步伐,提高加工水平,拓宽生产基地销路,提高油菜生产效益。

3、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抵御市场风险。

从而做到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确保基地农产品高产优质。

4、推进油菜籽流通的商品化、规范化,提高油菜籽的流通贮藏水平,减少产后损失,方便加工企业采购,发挥油菜产业的综合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市油菜生产现状

***市现辖22个区镇处场,全市版图面积2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61万亩。

***市油菜生产近十年来面积、单产、总产和产业化开发程度一直位居全省前10名,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

2009年油菜籽总产10.49万吨,油菜秋播面积达到56.7万亩。

由于优质油菜籽在农产品中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销路畅、价位高、效益好,广大农民对油菜种植积极性较高,近几年来,***市油菜生产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市油菜生产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优质良种普及。

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双低优质化,大部分地方实现了一镇2~3个品种,一村一品,连片种植。

二是栽培技术成熟。

全市90%的油菜秋播育苗实行了适时播种,在苗期普通喷施了多效唑,实现壮苗早发。

底施硼肥、蕾花期喷硼面积达90%以上;

切实加强以油菜菌核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减轻了病虫为害。

以油瓜棉、油椒棉、油瓜稻等为主的优化种植模式面积逐步扩大,提高了农田效益。

三是产业化程度较高。

***市油菜籽加工企业——***巨源油业有限公司是生产食用油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现具有年加工油料12.5万吨的生产能力。

按“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建双低油菜籽示范基地15万亩,正在扩建脱皮冷榨油生线及小包装生产线一条、新建5万吨双低菜粕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

2009年***巨源油业年收购油菜籽15万吨,加工产品13.5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