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步入教室,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曾几何时,笔者将多媒体作为一个演示板,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扼杀,被动地围绕着教师、教材、多媒体的演示来转,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不但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不佳。
(一)、网络环境下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要求,转变陈旧的地理教学观念,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但传统的启发式是靠老师的文字语言和挂图、板图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虽有它的优越性,但它也存在着启发过程较呆板、欠生动、费时的问题,以致教学容量小,影响教学效率。
利用网络进行地理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将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与先进的启发式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在网络环境下的启发式地理教学是新时期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二)、网络环境下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
一、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启发式地理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为:
备课时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利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者是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制作有关教学内容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件展示教学信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接受信息,最后学生归纳出教学的内容、原理、规律。
基本过程如下图:
教师:
研究教学内容设计课件→创设情境→展示教学信息
总结
学生:
进入情景
思考并接受信息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性较强,适合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实践
以《新兴工业区》一课为例,分析在网络环境下启发式地理教学的应用,笔者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把整堂课设计成六个环节,其教学流程如下表。
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明确目标
↓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案例的有关材料,进行启发,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案例中的一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利用多媒体设疑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比较分析,提高对问题的认识。
学生根据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小组长归纳组员的意见汇报,并提出小组内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选择相关的图、表,利用多媒体演示加以启发,扫除教学的障碍,培养学生的能力。
最后学生将平时上网搜集到本地区类似工业的典型事例资料,利用多媒体演示给同学看,让学生讨论当地工业今后应怎样发展,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1、创设情境
明确目标
最佳的新课导入是以最少的时间接近学生和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在《新兴工业区》一课教学中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较快捷的特点演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不偏离方向。
2、网络环境下案例启发,活化教材内容
案例启发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教学内容更加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案例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掌握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而案例的展示若只凭教师的口述,挂图和板图的演示,是欠缺生动的,因此在《新兴工业区》一课中,笔者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利用多媒体展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这两个典型的案例的一些资料及视频。
由于多媒体的交互性和功能性比较强,整个案例的展示既省时,又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化教材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3、网络环境下的设疑启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疑启发往往可在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新兴工业区》一课教学中,当学生受到案例启发时,此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材料中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
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学生个别思考或集体商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如下探究主题: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位于哪里?
该工业区发展的机遇及其条件有哪些?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
并列表比较。
(3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哪些特点?
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相比又有哪些异同?
(4)新技术革命诞生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高技术工业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5)美国的“硅谷”位于哪里?
其崛起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可借鉴哪些经验?
(6)结合我国的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讨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可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哪些经验?
教师将探究的主题利用多媒体演示,并保留一段时间将学生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个别思考或小组讨论。
通过设疑、置疑、激疑,启发学生积极去思考,经过思考,学生可以把握教材的精髓,提取精华,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网络环境下的图表启发,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教师的指导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学生在讨论分析问题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教师必须运用有效的启发手段从旁指导,既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不将学生的问题全部包办。
而网络环境下的图表启发,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想象、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的启迪,培养学生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际地图图幅的限制,加上需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繁杂,往往只能用简单的符号标注,这样就不能完全符合真实情况,不容易形成生动,具体的地理观念和概念,因此在计算机的制作软件中,可充分运用其交互性,使一些图像、地理符号,叠加或链接其他图像。
例如:
学习讨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位置和区位优势这一难点,笔者将意大利老工业区,工业尚未普及区、新兴工业区三个叠加的图像;
通过插入形式展示启发,而每一图像的展示教师加上简短语言加以启发,这样既增加了图像启发的生动性,学生通过三个图像的比较,明确新兴工业区的位置及区位优势,从而培养了学生看图、读图、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网络环境下类比启发,拓展、培养学生的能力
所谓类比启发,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似性,从已知的属性推出其他事物的相关属性。
因此,在《新兴工业区》一课教学最后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将课前搜集到本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一些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其他同学看,此时教师适时提出:
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可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哪些经验?
让学生讨论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合作、探究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发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并能相互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特别是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这样的教学效果也鼓励我继续以后的教学实践。
2、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学生地理能力的其中重要一环,是学生的看图、读图、运用图表的资料、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该节课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来看,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3、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从课堂中学生展示的有关本地区一些乡镇企业的资料来看,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上网操作技能和网上浏览信息、下载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培养。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笔者发现有些问题学生在回答时有不同的答案,学生中产生了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他们通过合作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网络环境下启发式的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人们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就是其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教学模式。
达维多夫说:
“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
”显然,在教学模式改革这个整体行为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计是基础,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是核心,教学结构的过程和方法的选用和设计是手段。
启发式教学模式应该是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有机整体。
近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现就一些感悟简述如下:
一、导入要奇——兴趣性。
夸美纽斯说: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
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几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1)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热水中,水会沸腾起来,为什么?
(2)向盛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显示的颜色。
同学们带着一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一下,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
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显现的内容,必须和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关联,但最好不要是结论性的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