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6040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广东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然而,由于招生人数增长过快,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经验有限,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各高校在加强教学基础的基本前提下,培养学生娴熟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并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在专业方向上发挥自己的特长。

目前,在方向设置上主要有工程计算、软件开发、信息处理和经济应用等类型。

综合性大学一般以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为主要方向、工科大学一般以工程计算和应用软件为主要方向,财经类大学多以经济应用和信息处理为主要方向。

一些院校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比较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许多院校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

就广东省而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等许多高校已先后开办该专业,它们的专业方向基本都是以应用软件和信息处理为主。

据了解,目前以经济应用为方向特色还很少。

结合我校实际和我校优势,我们在制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划时,明确地提出我们的专业方向是经济应用和软件开发。

为了规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专业指导分委员会已两次组织召开了“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与发展研讨会”会议,2005年5月还在南宁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数学院系主任联席会”会议,集思广益,并对全国高等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情况展开了大规模、多层次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这些基础上制订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明确了该专业的专业定位、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同时也鼓励各高校在专业方向设置上积极创新,办出特色。

根据这些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制订了相应的专业定位和方向课程设置。

关于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就其范畴与研究内容而言,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学等广泛学科的交叉,远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畴。

但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工具高效解决工程问题和经济问题等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这样的专业定位明显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和经济学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信息科学与科学计算为核心方向。

因此数学是基础,计算运用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

这里的问题包括信息处理(图像压缩、经济信息分析等)、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计算智能、数据处理等等。

我们经济院校的专业定位主要是经济信息分析、经济数据处理和相关软件开发。

关于方向课程的设置的基本思想

坚持强基础、宽口径的通才教育。

学生应在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和专业方向知识方面得到加强。

专业方向课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中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和相关软件开发为特色,发挥办学优势。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为了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于1998年为数学类专业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通过几年的发展,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正逐步走向完善。

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也日趋清晰。

我系于2004年设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指导思想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突出“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思想。

强基础主要强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决不可以削弱,这既是专业学生区别于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主要特征,也是本专业学生受市场欢迎的主要原因。

宽口径是适应当前本科通才教育特征的办学理念。

这里主要用以强调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避免过度专门化。

应开设较多的有一定特色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同时也应注意在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讲授。

重实际有两层含义:

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科学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环节中都应该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实际(特别是学科最新发展与高新科技的实际);

二是确定专业方向上,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定位与我系教师的特长,注重经济信息的处理与应用软件的开发。

有侧重主要是在专业方向与课程开设上力戒“面面俱到”和“万金油”、“四不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强信息与计算融合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抓住一两个方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创特色就是要充分发挥我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处于经济类院校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的优势,在师资和学习氛围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有条件形成专业方向上的特色,那就是让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与经济研究充分结合。

建设目标

时间

近期目标:

用3年时间(2005-2007),将建立完整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具有至少50台微机的专业实验室,同时初步建立起一支能胜任各门课程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中期目标:

用2年时间(2008-2010),建立至少100台微机的较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建立起一支至少包括5名博士和3名教授的专业教师队伍,并确定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

远期目标:

用3年时间(2011-2013),建立至少150台微机的高标准专业实验室,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有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使教学、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

层次

利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软件开发方向上有较强能力,达到全国同类专业的中上水平,在经济信息处理方向上形成特色,达到全国同类专业的上等水平。

招生规模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适应市场需求,同时结合我系实际,计划招生规模不宜过快,需科学合理地规划。

近3年每年招生以100人为宜。

今后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但每年招生不宜超过150人。

培养目标与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德教学基础和教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经济领域中的有关实际问题,适宜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有较为系统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具备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经济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建设任务

师资队伍

利用3至5年时间,建成一支相对固定的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至少包括5名博士、3名教授。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培养和引进,特别要加强信息理论方面专业教师的引进工作。

教学条件

在教学硬建设方面,需要尽快建设一个有100台左右微机的专业实验室,另外还需要逐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

教学改革与建设

课程建设

本专业除公共课外,共开设专业基础课13门,专业课9门,专业方向课4至5门,另外根据市场需求还可开设3门左右的任选课。

课程围绕数学(如数学分析、离散数学等)、信息(如信息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等)、经济(如宏观经济学、金融工程导论等)、计算机(如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建立。

所开课程新颖实用,有特色,突出了我校的办学优势,配置较为合理。

专业基础课为: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信息科学概论、离散数学、数学建模与实验、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学与计算机英语综合课。

专业课为: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值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专业方向课分为四组:

(Ⅰ)金融工程导论、证券投资学、统计分析、随机过程;

(Ⅱ)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开发工具、软件工程、最优化方法、数据挖掘;

(Ⅲ)管理学、管理中的最优化方法、计量经济学、商务智能;

(Ⅳ)信息科学现代理论选讲、信息工程中的随机方法、网络与通讯、信息安全技术。

任选课为:

专业英语、电子商务概论、基于WEB信息处理技术、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数学软件。

教材与教辅材料建设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主要的基本任务,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质量,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教材建设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能反映当代信息管理科学技术的较高水平。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材的选择上,主要选用国家统编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系列教材以及部分重点高校组织编写的教材和近年来国家或部级获奖教材。

我们力争在近三年内建成1至2门校级重点课程,努力在1至2门专业课上进行双语教学。

在图书资料建设方面,在现有30多种专业期刊及100多种专业书籍的基础上,力求图书馆订购更多更广的文献。

教学改革

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鼓励教师积极使用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也鼓励教师努力开发电子课件,特别是计算机类与信息类课程电子课件有较大优势,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子课件的配合使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已有部分课程广泛地采用的电子课件进行教学,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这一工作。

教学改革的另一方面是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许多专业课应辅以相应的实验课,可在设备先进的机房进行上机实验和现场教学,有一定条件时,要深入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的能力。

水平与质量

教师知识水平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根本前提,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学生质量作保证的。

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要抓好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对学生的培养,为了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我们把其分成若干科研小组,同时系里成立了学生科研指导委员会,由15名左右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并组织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学生科研课题。

05-06学年,共获校学生科研立项12项,内容涉及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数理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长期锻炼,必能极大地提高培养质量。

办学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由于“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思想,培养的学生就业面广、适应性强,前景广阔。

为了使我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较强竞争力,我们应充分发挥我校优势,扬长避短,在创特色上很下功夫。

经对广东省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没前还没有哪个学校将经济信息处理作为培养方向,而经济信息研究正是我校的优势,因此我们应把创特色放在经济信息处理方面,这已在其教学计划中所体现。

实习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环节,是社会检验教学的创新,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试验基地。

为此,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专业发展、学生培养具有主要作用。

我们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正积极进行联系,努力建立起2-4个比较固定的实习基地。

保障措施

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

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和专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如《数学系系级立项管理方法》、《数学系教师高一级学位的暂行规定》、《数学系科研成果获励办法》及《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