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31859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Word格式.docx

5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数据收集及描述

应确保每个管段在有效使用年限内所有必需的文档均妥善保存。

这些文档包括的内容如下(不限于下列内容):

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位置和特征;

用于识别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方法和信息资源;

每个高后果区的开始和终止的边界;

新高后果区的影响和操作中的任何变化,或影响高后果区识别的其他特征。

各管理处完成管道全线逐个点的分析后按照附录A(表A-2)内容统计填写。

所有统计报表都用统一的EXCEL表格填写。

6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

高后果区的评分考虑高后果区属性、区域与管道中心线的距离两个因素。

符合高后果区条件的区域,按所属类别的分项逐一进行评分:

对该区域进行属性评分,分值记为P;

对该区域进行距离评分,分值记为S;

分项评分即属性分值与距离分值之积;

三类高后果区的类别评分值为其各分项分值之和;

高后果区的总分为三个类别分值之和。

式中,H为高后果区总分,A~C为三个高后果类别,P为属性分值,S为距离分值。

高后果区的识别评分记录参照附录A(表A-1),附录A(表A-2)统计打分按照填写到附录A(表A-3)中,最后汇总到附录A(表A-4)中,高后果区分析后登记到附录A(表A-5)中。

如同一高后果区区域具备所列各条的多项内容,各项评分分值累加;

如同时具备所列一条内容中的多个子类,则将各子类分值累加。

累加分值无上限,并且将识别为高后果区的依据逐一列出。

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200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进行管理。

高后果区长度最长为2km,对穿过城市边缘或乡镇的较长的管段应以街道、里程桩作为分界断开。

7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记录

高后果区的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a)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

b)输油管道高后果区信息表。

c)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统计表。

d)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报告。

8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日常管理及风险减缓措施

8.1依据高后果区识别和排序结果,管道管理者应及时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实施风险评价。

8.2根据确定HACs,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分析每一区段的管理现状,包括检测历史、管道属性、周边环境、可能的扩散区域,制定相应的完整性管理措施(检测、监测、完整性评价等),确定组织处理泄露事件的对策和责任。

初步提出针对性管理意见。

8.3输油管道的日常管理要做到:

a)HCAs管理范围内应严格执行第三方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处作为高后果区的责任部门,负责对第三方施工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具体要求见《第三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b)对HCAs内管道的管理应有别于的普通管段,应保证巡线频次,提升监护力度,严格杜绝在管道上方发生违章占压、打孔盗油等第三方损坏现象。

c)定期走访管道沿线HCAs内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并与之建立联系机制。

8.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更新

管理处在以下情况下应对HCAs进行重新评估;

a)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发生的新变化;

(如新增建筑物)

b)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发生变化;

(如平房改成楼房)

c)某段管道被淘汰使用或新增管道;

d)某段管道发生改线。

每年应对目前的高后果区变化进行记录和审核,确定高后果区的变化或补充新的高后果区,管理处应将变化或补充的高后果区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记录表见表A-1~表A-3。

类别

分项

识别依据

评分标准

属性评分P

距离评分S1

人口密集区

A1

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建筑物数量N

住宅:

低层(1-3层)10≤N≤40,

P=100;

N>40,P=200.

多层、中高层(4-9层)1≤N≤5,P=100;

N>5,P=200.

高层(10层及以上)1≤N≤2,P=100;

N>2,P=200.

5<D≤15,S=4;

P=60;

N>40,P=120.

多层、中高层(4-9层)3≤N≤20,P=60;

N>20,P=120.

高层(10层及以上)1≤N≤10,P=100;

N≥10,P=120.

15<D≤200,S=1

A2

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特定场所区域数量N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

P=100×

N

人口流动场所:

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

P=50×

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

P=20×

15<D≤200,S=2

基础设施区

B1

占压2

长期占压处数量N,P=10×

临时占压处数量N,P=5×

D≤5m,S=6

B2

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保护地等

区域数量N

P=5×

5<D≤50,S=3;

50<D≤200,S=1;

B3

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等

数量N,P=5×

S=2

B4

输油管道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

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数量N

P=4×

与公路并行5<D≤20

与铁路并行3<D≤50

交叉:

定向钻方式S=1

其他方式S=3

B5

管道两侧10m内并行油气管道;

50m内并行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暗河、暗渠等

与其它管道交叉

设施数量N

油气管道,管涵P=8×

N,

其它P=4×

油、气管道同沟敷设,D≤6mS=4;

油、气管道并行6<D≤20m,S=2

其他管道并行,5<D≤50m,

S=2;

交叉,定向钻方式S=1

环境敏感区

C1

水下穿越管道

海底管道P=10;

饮用水P=10;

非饮用水P=5;

穿越方式

定向钻S=1;

其它S=3;

C2

跨越

S=3

C3

非穿跨越情况,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

D≤20,S=3;

20<D≤200,S=1;

C4

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6

地方级自然保护区P=4

表A-1高后果区识别依据与评分标准

1距离评分S中的D为管道到最近的辨识对象的距离。

2占压分为长期占压和临时占压。

长期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他可移动物体

表A-2高后果区识别表

HCAs编号:

起始位置:

桩号±

距离终止位置:

距离

与管道中心线距离

识别对象

数量或方式

描述

5-15m

低层住宅(1-3层)

10-40□

>40□

多层住宅(4-9层)

1-5□

>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1-2□

≥3□

15-200m

 

3-20□

>20□

1-10□

>10□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

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

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

基础设施区

<5m

长期占压

临时占压

5-50m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保护地

50-200m

处 

5<D≤20

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

3<D≤50

两侧各50m内与铁路并行

方式

<6m

油、气管道同沟敷设

6<D≤20m

油、气管道并行

5<D≤50m

交叉

它管道交叉

水下穿越

饮用水□

非饮用水□

跨越管道

非饮用水□

D≤20

20<D≤200

D≤200

国家级□

地方级□

表A-3高后果区评分表

编号*

起始

终止点

长度

(m)

地区等级

识别

HCAs评分

备注

总分

HCA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