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此可见,“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
“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最早的传世文献《尚书·
周书》就有用例,《诗经》《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与“四方”对称,如“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
民劳》)、“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孟子·
万章》)中的“中国”,均指居天下之中的都城,即京师。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
二如国境之内;
三如中等之国;
四如中央之国;
等等。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对称的诸夏列邦之义的“中国”,如三国时,诸葛亮对孙权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唐代韩愈在《论佛骨表》中云:
“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传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这些“中国”,皆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其近义词有土中、中原、中州、中夏、中华等。
古人心目中的世界,形态为“天圆地方”,所谓“中国”是以王城(或称王畿)为核心,作“回”字状向外逐层延展,中心明确而边缘模糊。
在春秋时期,约含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城,秦。
楚、吴,越等尚不在其内,但后来这些边裔诸侯强大起来,便要“问鼎中原”,试图主宰“中国”事务。
至战国晚期,七国都纳入“中国”范围,《荀子》《战国策》诸书所论“中国”,已包含秦、楚、吴、越等地,秦一统天下后,“中国”范围更扩展至长城以南、临洮(今甘肃)以东的广大区间。
汉唐以降,“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又有所拓宽。
自晚周以降,“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
同时,古人还意识到文化中心是可以转移的,故“中国”与“夷狄”往往发生互换,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清之际,哲人王夫之用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渐趋衰落、蛮荒的南方迎头赶上的事实,证明华夷可以变易,“中国”地位的取得与保有,并非天造地设,而是依文化先进区不断流变而有所迁衍。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之“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士众围绕旗帜以听命,由此引申为空间上的中央,又引申为文化或政治上的中心。
B.金文中的“或”及“國”字,即中国之“国”,是军事堡垒,“口”表示城垣,“戈”表示武装,引申为武装保卫的天子之都及诸侯辖区、郊内等。
C.“中国”一词指中央之城,《尚书·
周书》作为最早的传世文献就使用过这个词,《诗经》《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到此词。
D.“中国”一词不仅可以指地理中心、政治中心,还可以指文化中心,并且在晚周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文化中心的含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词是由“中”和“国”两个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结合而成的,其中“中”比“国”出现的早,“中国”最初指的是周天子所居的天下中心。
B.“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自后汉时流入中国,”的“中国”,都是指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
C.“中国”一词有多种引申义,其中指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的诸夏列邦这一义项,使用频率最高。
D.在古代,所谓“中国”,是以王城为核心,作“回”字状向外逐层延展;
“中国”一词所涵盖的空间范围大体上随时代发展而向外扩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一词词义的演变经历了中央之城、诸夏列邦及与“夷狄”对称的文化中心,到近代的与世界各国并存的民族国家等变迁。
B.“中国”一词的产生和涵盖范围的不断扩大都与战争和政治紧密相关,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就使“中国”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C.“中”有“空间上的中央”及“文化或政治上”的中心等义,“国”可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则由“中央之城”逐渐派生出了文化中心等含义。
D.作为与“夷狄”对称的文化中心,“中国”所指对象是随着文化先进区的改变面改变的,唐以来中原渐趋衰落、南方迎头赶上就导致了“中国”文化中心地位的迁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
——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
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
我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
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
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我就放心了。
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
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
母亲闭着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雨下得愈大愈好。
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师来了才被捉进书房。
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
我巴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
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
“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
”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
下雨天真好,大人们个个疼我。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
五叔婆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
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写大字。
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
我瞄到了两句:
“下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
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
父亲用旱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
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墙边那株高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
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
母亲皱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
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
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
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晴呢。
母亲愈加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
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
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
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
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
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楼“造反”,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
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父亲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
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安全感。
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然而谁能不长大呢?
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
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
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感到冷清。
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浙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
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
“一生知已是梅花。
我也笑指湖上说:
“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
”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由爱雨的人管领了。
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
湖水湖风,寒意袭人。
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
于是笛声又起,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我”眼中的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B.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衬托出父亲端着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D.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
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5.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琦君曾言:
“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已经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冯其庸的国学人生
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研究,用任何现代学科概括都有困难,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才最适合。
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
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冯先生儿时家境的贫寒,抗战时期死亡的威胁和失亲之病,影响着他的家国观念。
特别是他在无锡国专求学时期,思想得以升华,开始参与学生活动,被中共地下党组织认定为进步青年,冯先生与他人不同的是,他一直在学习,并将勤奋品格保持了一生,他也因此兼济文献、文学、红学、书法、摄影、绘画、考古、戏曲等,远远超出了常人的余限,卓然一代文史书画大家。
“文化大革命”时,冯先生遭到批判,他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
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的理解,冯先生研究《红楼梦》不仅是解读它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探究其中埋藏的家庭历史和社会风情。
他从曹雪芹的家世入手,做了己卯、庚展,甲成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