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docx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

  篇一: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

  恩施州扶贫办:

  根据20XX年11月全省扶贫科长会议精神,我们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所属三个扶贫互助社进行了整改;根据鄂政扶发(20XX)20号文件精神,为了迎接全国贫困村互助资金的交叉检查,我们又组织专班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互助资金运行的基本情况及实施效果

  我们按照全省《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操作指南》的规范要求结合我县实际,选择了东壤口镇的牛洞坪村、野三关镇的大湖坝村、清太坪镇的八字岩村进行试点。

于二00九年七月份以前分别在这三个村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成立扶贫互助社。

制定了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自由组建了互助小组,并在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

  东壤口镇牛洞坪村公安登记户口738户、2700人;实际常驻农户283户1104人,其中五保户9人,低保人口213人,低收入人口743人。

入社83人即83户、低收入人口农户入社52户占低收入人口农户总数的27.37%。

社员缴纳互助金14600元,社员借款42笔共计263000元分别用于养猪、养羊及常规的农业种植。

借款期限为十二个月,本金和占用费的回收情况正常,暂时还没有出现呆、坏账的情况。

  牛洞扶贫互助社自成立以来召开社员大会2次,理事会6次,监事会3次,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8次,扶持互助

  小组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4个。

扶贫互助社的成立鼓舞了广大村民发展生产的热情,增强了村民之间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精神风貌,推动了全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野三关镇大湖坝村公安登记户口132户、480人;实际常驻农户118户368人,其中五保户8人、农村低保人口93人,低收入人口66人。

入社81人即81户、低收入人口家庭均有一人入社。

社员缴纳互助金8100元,社员借款76笔共计490000元分别用于养兔、养猪、种植魔芋、蔬菜及蔬菜的营销。

借款期限为十个月、六个月、三个月,本金和占用费的回收情况正常,暂时还没有出现呆、坏账的情况。

  大湖坝扶贫互助社自成立以来召开社员大会3次,理事会6次,监事会3次,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13次,扶持互助小组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4个。

大湖坝扶贫互助社互助小组组长陈东升带领本组社员陈发伟、陈云辉、陈玉华、陈卫红发展养兔业并成立了养兔专业合作社,投资13万元从外地引进种兔600只,已经出栏商品肉兔12000只收入48万元。

养兔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仔兔繁殖、商品兔养殖、技术指导、兔饲料加工、肉兔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济实体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大湖坝村属于高山地区以种植蔬菜为主,理事长陈祥忠组织社员成立了“永久蔬菜专业合作社”每年种植蔬菜550亩,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技术和规范、统一对外销售,这些措施大大降

  低了社员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蔬菜的销售价格,20XX年广大社员平均每亩蔬菜的销售收入超过6000元。

  大湖坝扶贫互助社还积极与外界联络寻求合作,北京垒仓生物有机肥料公司给扶贫互助社赊销生物有机肥60吨,价值24万元,赊销期限为一年可以周转使用。

赊销的生物有机肥与传统肥料相比每亩一年可以节约肥料支出130元。

这样不仅缓解了社员的资金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扶贫互助社有效促进了本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行三年来平均每年可以使全村的人平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大大增强。

  清太坪镇八字岩村公安登记户口326户、1132人;实际常驻农户243户、726人,其中五保户1人、农村低保人口116人、低收入人口254人。

入社132人即132户,低收入人口家庭的入社比例为62%。

社员缴纳互助金20600元,社员借款46笔共计467000元分别用于魔于种植、魔芋初加工及家庭养猪规模的扩大。

借款期限为十二个月,本金和占用费的回收情况正常,暂时还没有出现呆、坏账的情况。

  八字岩贫互助社自成立以来召开社员大会3次,理事会5次,监事会2次,组织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流15次,扶持互助小组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7个。

八字岩村的农业经济以魔芋、烟叶、银杏种植为主,尤其是魔芋产业化引人注目。

全村常年魔芋种植面积600亩,有魔芋专业合作社三个,魔芋角、魔芋精粉加工厂43家。

  八字岩村的魔芋加工销售不仅收购本村种植的魔芋而且还收购本县至少一半以上的魔芋以及邻近鹤峰、建始县的部分魔芋,全村的魔芋生产、加工、销售的总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

青龙魔芋专业合作社以向宗立为首,他吸纳32户扶贫互助社的社员加入青龙魔芋专业合作社从事魔芋生产、加工和销售,一年时间就带领这些贫困户全部脱贫,堪称扶贫龙头企业的楷模。

  魔芋的收购和加工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专业合作社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以外,每年至少还需要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周转。

扶贫互助社的社员进入魔芋专业合作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互助资金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承贷承还,不仅社员的收入高而且互助资金的还款有保障,并且扶贫互助社的运行成本也相对较低。

  八字岩村扶贫互助社通过专业合作社解决了社员的生产经营问题,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人力等组织保障,有效促进了产业龙头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三个扶贫互助社共累计借出互助资金1220000元,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80亩、扩大魔芋种植面积110亩、新增养殖水面13亩、新增生猪饲养量650头、新增肉兔养殖12000只,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了储藏保鲜设备、魔芋专业合作社新增了魔芋角的加工设备。

根据正常年景的正常产量及其正常的市场价格进行预测,上述增收项目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增加的销售收入可达240万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及其费用可以实现纯收144万元。

社员户均增加收入4645元,社员家庭所有成员人均增加收入697元。

  二、具体做法和主要经验

  县扶贫办和财政(:

巴东县扶贫互助社试点情况自查报告)局组建了工作专班,各试点乡镇、村也相应组建了工作专班。

县级工作专班到试点村开了六次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动员会,宣讲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性质、作用、意义及其操作的规程;然后再由乡镇工作专班和参会的党员、干部分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集农户的动员会33场次,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在试点村范围内凡是在家的村民基本上人人知晓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精神。

通过宣传发动凡是主要劳动力在家的农户都积极踊跃地申请加入扶贫互助社,还有一大批家庭主要劳动力在外打工的农户也表示他们会陆续加入扶贫互助社。

  不少社员对扶贫互助社的认识很高并充满激情与希望,通过三十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变化与发达地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们也在探讨、也在思索。

通过我们工作专班的宣讲以及与社员的座谈交流,他们似乎产生出了许许多多脱贫致富的智慧火花。

他们坚定了产业发展的决心、拥有了实现经济联合提升传统产业的信心、对于形成产业龙头企业有了勃勃雄心。

  三个互助社的办公场所均设在村委会,办公设施勉强能够凑合。

互助社章程、财务制度、会议制度、借款还款程序、理事会成员名单、监事会成员名单等相关制度均已上墙。

社员入社手续、小组联保协议、借款审批程序、借款还款凭据等统一、规范、完备。

互助资金在乡镇

  篇二:

城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城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20XX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县,我县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指导意见和省市扶贫办的要求,10个村按照资金运行规则,积极动员群众入社,当年底10个互助社全部民政注册,开始运行。

接到省市交叉检查的通知后,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各村进行了自查,并召开乡镇、村、互助社成员参加的培训会,进一步学习指导互助金的使用管理方法。

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一、互助资金项目开展情况

  截止目前,10个互助社入社农户总计达到779户,占常住农户数的近20%。

其中入社贫困户363户,占入社总户数的47%;财政资金150万元,社员缴纳互助金63.8万元。

互助社累计发放借款109万元,回收借款68万元;还款率为62%(含提前还款),没有逾期还款。

收取占用费4.7万元,社均0.47万元。

互助金扶持农户总数632户,其中扶持贫困户429户(次),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

  为切实将试点工作搞好,县成立了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扶贫办、财政局长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

试点乡镇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此项工作当作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县扶贫办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培训、指导和管理,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及运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试点村的组织实施,村委会具体承担试点村的实施工作,负责宣传发动,动员本村村民加入互助社,互助社社员民主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定了互助社章程,按程序和详细实施方案,组建技术服务小组。

  

(二)组建互助社,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程序

  一是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组织群众以户为单位申请加入互助社,缴纳互助金。

入社要填写申请表、筹备组或(理事会)开具互助金三联单收据等。

二是组建5—7户为一组的联保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签订联保协议,社员亲笔签名并按指印。

三是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互助社理事会、监事会各3人组成,通过互助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四是统一在县民政局注册,在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专门账户。

五是严格放款、收款程序。

社员借款时需要个人申请并填写《借款申请表》,所在联保小组填写小组借款申请审批表》,每位成员在表上亲笔签名,理事会按程序进行审批。

借款社员与理事会签订《借款约据》,社员按约据分期偿还本金和占用费。

六是严格坚持资金运转的各项规定,通过培训、电脑检测、手工账查对、入村检查等方式防止出现超额

  度、超比例借款等各类容易违规的问题。

七是坚持公示制度。

社员缴纳互助金、联保小组组建、理事会选举结果等重要事宜必须公示。

互助社放款前,要求每一个互助社必须在村显著位置设立一个公示栏,对每月借款还款情况进行公示。

  (三)搞好培训,提高理事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为提供管理人员水平,确保互助资金真正发挥效益,通过举办互助社启动、参与式方法运用、放还款程序、互助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手工记账、电脑记账、项目监测等各类培训班,针对会计、出纳手工记账、电脑记账水平普遍偏低,集中讲课难以迅速见效的实际,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要求10个贫困村每月安排一天集中记账日,让所有放款互助社的会计、出纳集中到乡(镇)里做手工账和电脑账、县扶贫办派专人现场手把手地指导。

通过各种培训班和实地指导,10个放款村理事会成员管理技能得到了逐步提高,保证了互助社的健康运转。

  (四)加强监管有序,促进互助资金良性运行

  一是健全体系,强化监测。

在互助社内部设立监督小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执行小组履职情况。

村两委、乡镇、县级及县级以上扶贫、财政部门作为项目外部监测机构,监督项目的运行情况。

二是坚持经常性的督导。

每月对互助社进行一次实地检查指导,对经查出的问题,当场指导纠正,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保证了全县所有互

  助社在预设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坚持月报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三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

坚持参与不干预、服务不包办的原则,县、乡、村、对互助社实施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实施虽然在我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该项工作刚刚起步,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参加资金互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