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148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饮片性状鉴别Word下载.docx

7、西洋参14

8、白头翁15

9、射干16

10、三七17

11、莪术18

12、龙胆19

13、天麻20

14、牛膝22

15、川牛膝23

16、西红花23

17、白附子(禹白附)24

18、重楼25

19、拳参25

20、金养麦26

21、黄罠26

22、红罠27

23、当归28

24、独活29

25、柴胡30

26、防风31

27、延胡索31

28、夏天无32

29、茜草33

30、首乌藤33

31、苏木34

32、降香35

33、厚朴35

34、合欢皮36

35、秦皮37

36、大青叶38

37、金钱草(处方名)40

38、白花蛇舌草42

39、冬虫夏草43

40、金钱白花蛇44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中药材大多来源于植物,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炮制后往往外表形态、颜色近似,不易区分,容易发生混淆,另外还经常出现假冒掺伪现象,给饮片的鉴别增加了难度,例如用纸丝染色充西红花,用紫苏子充菟丝子,月季花当玫瑰花使用,苏木当降香使用等,所以鉴别中药饮片的品种真伪、优劣,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是执业中药师的基本功,有必要提高执业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

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等。

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鉴别时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仁形状

中药饮片因其来源不同,植物器官不同及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有多种,如圆片,有白芷、白芍、泽泻等,长方形片,如葛根、杜仲等,斜片如黄罠等,条片状,多为皮类药材及叶类药材,如丹皮、厚朴、枇杷叶等,段状片,多为草木类及细长枝条根,如荆芥、紫苏、党参、牛膝等,果实、种子一般为类圆球形,如五味子饮片,扁圆形如酸枣仁饮片,心形如苦杏仁饮片等,大者常切成类圆形片状等,如木瓜饮片、槟榔饮片。

中药饮片片型的长短厚薄,是饮片规格、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规定,片:

0.5mm以下为极薄片,1〜2mm为薄片,2〜4mm为厚片;

段长:

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皮类丝宽2~3mm,叶类丝宽5〜10mm。

有的地方中药炮制规范有补充。

如2~4mm为中片,4〜5mm为厚片,5〜10mm为短段,10〜15mm为中段,长约30mm为长段等,各地中药炮制规范具体尺寸略有不同。

2、表面

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周边(即外表而)和切而(即横切而)。

外表面属植物的保护组织,切面是植物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

如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木香的周边具网状皱纹,即双子叶植物根、根茎、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面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状剥落,单子叶植物根、根茎外表无木栓层,外表而较为光滑,如麦冬、天冬。

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片。

观察饮片横切面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及蕨类植物,一般说来,双子叶植物根、根茎等,形成层成环,呈放射状纹理,根茎、茎中央有髓。

单子叶植物根为内皮层环,皮部宽、中央有髓,中柱一般较皮部小,如百部、麦冬等。

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如白及。

蕨类植物根茎、叶柄基部的中柱有一定形状或分体中柱环列,如狗脊根茎饮片中柱呈圆形环,紫黄贯众饮片叶柄基部中柱字形,绵马贯众饮片叶柄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等。

有的中药饮片具异常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具同心多层异型锥管束环,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

何首乌饮片切面上显“云锦状花纹”,大黄根茎饮片髓部具多数“星点"

等。

木质藤木植物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上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饮片。

皮类中药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相间排列,折断而显层状结构,如黄柏饮片、秦皮饮片。

分泌组织在切而上也是重要的识别特征,如人参、西洋参、五加皮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

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

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等。

中药饮片表面的颜色与药材质量有关,如黄苓变绿后质量降低,所以黄苓色要黄,丹参色要红,紫草色要紫,乌梅色黑,黄连断而以红黄色为佳。

3、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片;

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酥松,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

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

淀粉多、结构紧密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川茸饮片;

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饮片、桑白皮饮片;

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

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质状,如红参饮片、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等。

4、折断面

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子参饮片;

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罠饮片、厚朴饮片;

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

纤维束或石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

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片、苏木饮片;

含胶质的饮片折断时有白色胶丝,如杜仲饮片;

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而饮片等。

5、气味

饮片中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能反映出不同中药饮片的气和味,如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有明显而特殊的香气如辛夷、白芷、当归、防风、羌活、川茅、北柴胡、薄荷、紫苏、荆芥等。

有的饮片含有某种特异成分使其有特有的香气,如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杨醛,牡丹皮含牡丹酚等。

味是由口尝而感觉,常有酸、甜、苦、辣、咸、涩、淡等。

木瓜、乌梅饮片含有机酸而味酸;

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

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而味苦;

干姜含姜辣素而味辣;

海藻饮片含钾盐而味咸;

槟榔饮片含糅质而味涩。

有特殊的气味,如黄罠和山豆根均有豆腥气,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中药饮片的气味也是衡量中药饮片品质的标准之一。

对有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少,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6、水试

有的中药饮片在水中或遇水发生颜色变化,膨胀性、粘性、沉浮等特殊现象,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木身不退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又如车前子、尊苗子,遇水粘滑性加强。

7、火试

有的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可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麝香少许用火烧之香气四溢,起油点如珠,灰白色,海金沙,易点燃有爆鸣声并闪光,而蒲黄、松花粉无此现象以此区别。

三、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易混淆品一般指两种以上的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等方而相似而易发生相互混淆的品种,如人参饮片与西洋参饮片、天花粉饮片与葛根饮片等。

伪品指用其他的植物或人为加工后来冒充正品,如用小的天南星块根饮片冒充半夏饮片、小的浙贝母冒充川贝母、桔梗片冒充人参片、玉米须或纸丝染色冒充酋红花等。

[饮片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

[成品特征]

为扁圆柱形筒状或不规则形段片,直径0.5~2cm。

表而灰黄色或暗灰色,

具纵纹及横裂纹,有的外皮横向断离露岀木部,形似连珠。

质坚韧,断而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

木部坚硬,黄棕色或黄口色,直径l~5mm。

无臭,味甘而微涩。

盐水巴戟天,形如巴戟天,略具黄色,味微咸。

(巴戟天)

[常见伪品]

(1)建巴戟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e

L.的根,皮薄,木部大,质脆,易折断,微甘。

横切面显微特征,韧皮部石细胞散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全部木化。

(2)香巴戟为木兰科植物铁篩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Baill.

var.sinensisOliv.

的根及茎滕。

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木质部占80%以上。

显微特征,淀粉粒众多,嵌晶纤维较多,并有黏液质块。

(3)假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假巴戟MorindashuanghuaensisC.Y.Chen

etM.S.

Huemg的根。

不呈念珠状,根皮菲薄、松脆,揉之易落。

木心粗,约占根直径的80%o

2、大黄

[饮片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生大黄为不规则横厚片或薄片,直径3~10cim外表而棕黄色;

切而有的可见明显“星点”。

质坚脆。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酒炒大黄形如生大黄,微有酒香气。

熟大黄形如生大黄,黑褐色,微有酒香气。

大黄炭

形如生大黄,表面黑褐色,内呈褐色,有焦香气,味苦、涩。

[常见伪品]为同属波叶组植物藏边大黄R.emodi

Wall.、河套大黄(波叶大黄)R.hotaoenseC.Y.ChengetC.T.Kao^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Munt>

天山大黄R.wittrochiiLundsr.

等的根和根茎,在部分地区和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

药材根茎直径多在5cm以下,横切面均无星点。

虽然也含有蔥醍衍生物成分,但不含或仅含痕量双蔥酮番泻苛类,故泻下作用很差。

药材一般均含土大黄营(rhaponticin,为二苯乙烯甘类物质)。

药材新鲜折断而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紫色荧光

华北大黄

3、三棱

[饮片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

Ham.的块茎干燥饮片。

药材商品称荆三棱。

[成品特征]三棱

为类圆形薄片,直径2~4cm。

外表面棕黄色,切而黄白色,粗糙。

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醋制三棱,形如三棱,颜色加深,微有醋气。

[混淆品]黑三棱

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yagaraOhwi的T燥块茎。

块茎近圆形,长2-3cm,直径2-

2.5cm,表而黑褐色或黑棕色,削去外皮呈黄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