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1086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前密押卷及答案2套Word文档格式.docx

A.陶器 

B.手工工具 

C.玉器 

D.现代化技术 

3.依据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体现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德、智、体等各种教育大纲中,这属于(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单元目标 

4.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指的是( ) 

A.非权势 

B.积极相待 

C.真诚 

D.交往技能 

5.“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教师哪一方面的角色( ) 

A.被攻击的对象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父母角色

D.榜样角色 

6.师生间的相互态度表现为教师以领导者自居,学生采取服从态度。

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 ) 

A.对立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民主型 

7.在处理与外部的关系上,对学生有明显的监护作用,关心学生,能保护集体的利益,常有“护犊,,现象。

这属于教师的人格态型中的( ) 

A.父母态 

B.成人态 

C.儿童态 

D.老年态 

8.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觉表现为两种。

一是教师与所教班组集体的关系知觉,二是( ) 

A.教师与所教年级的关系知觉 

B.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的关系知觉 

C.教师与所教学科的关系知觉 

D.教师与优秀学生的关系知觉‘

9.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哪一种功能是指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和自我意识,并把教育的发展真正当作与社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 

A.教育功能 

B.宣传功能 

C.服务功能 

D.协调功能 

10.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哪一种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 

A.自我教育 

B.学校教育 

C.他人教育 

D.父母教育 

11.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是( ) 

A.课程结构 

B.必修课 

C.学科课程 

D.活动课程 

12.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是( ) 

A.必修课 

B.选修课 

C.活动课 

D.社会活动 

13.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是( ) 

A.相关课程 

B.核心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稗 

14.下列哪一项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导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 

A.学校气氛 

B.家庭气氛 

C.课堂气氛 

D.上课气氛 

15.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冈德雄把课堂上积极的气氛称为( ) 

A.消极的气氛 

B.防卫型气氛 

C.抵制型气氛 

D.支持型气氛 

16.课堂中的三类力量是积极力量、消极力量和( ) 

A.中性力量 

B.敌视力量 

C.团结力量 

D.斗争力量 

17.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这是( ) 

A.道尔顿制 

B.班级上课制 

C.小班教学制 

D.大班教学制 

18.根据教学的任务,课可以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和( ) 

A.讲授课 

B.演示课 

C.练习课 

D.检查课 

19.在知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领会和理解,这是知识学习过程的( ) 

A.选择阶段 

B.领会阶段 

C.保持阶段 

D.应用阶段 

20.人的整体素质赖以生成的基础是( ) 

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文化素质 

D.交往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的是( ) 

C.专制型

D.自由放任型 

E.民主型 

22.加拿大学者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即( ) 

A.青少年态 

B.老年态 

C.父母态

D.成人态 

E.儿童态 

23.在当代出现了哪几种课程形式( )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E.活动课程 

24.隐性课程又称( ) 

A.公开课程 

B.官方课程 

C.非正武课程 

D.潜在课程 

E.隐蔽课程 

25.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可以分为( ) 

A.单一课 

B.讲授课 

C.演示课

D.练习课 

E.复习课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

共16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

”,并改正错误。

26.教育预见能力是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 )

27.学科课程又称综合课程。

28.教科书是根据教学计划编写的。

29.直观性原则能使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简述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31.发展性教学策略有哪些特点?

32.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3.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来的图画老师到六年级一个难以管理的班级任教。

教务主任关切地告诉她:

“这个班级纪律十分糟糕。

上课铃响了。

女教师走进教室,而学生好像没有发现她似的。

坐在中间一排最后一张桌子旁的两个男生正在谈笑风生;

几个学生聚集在窗门旁边不知在干什么;

教室里充满着欢笑和吵闹声。

女教师沉默了片刻,然后以坚定的、不可违抗的语气说:

“站起来,×

×

,×

!

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于是,教室里渐渐开始安静下来了。

这时,她就叫某一学生站起来,叫另一个学生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全班学生都感到十分奇怪:

“新来的女教师怎么知道他们的名字,甚至连谁坐在哪个座位都一清二楚?

”但是女教师并不理会学生内心的问题,仍然不快不慢地说:

“难道你们就这样准备上课的?

”安静下来的学生这才默默地开始准备上课。

上课开始了。

女教师布置了作业,用具齐全的学生在着手画画。

女教师轻声地询问那些没有铅笔或者没有纸张的学生,想方设法使所有的学生都有用具。

接着她就声明,如果哪个学生健忘而再无理取闹,这将会给全班带来许多麻烦。

教室里秩序井然、鸦雀无声。

女教师在课桌闻往返巡视,偶尔用一两笔轻线条修正学生的图画……“真棒!

了不起!

”一个学生总结似的说。

女教师严肃地说:

“要学习画画!

画画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

”在这堂课上,她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他们把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画画上,他们的图画画得很好,有的甚至参加了画展;

她向学生介绍许多伟大的画家开始学画时也跟他们现在一样;

她对学生说明不是所有的人一开始学画都万事如意的。

最后,女教师告诉学生:

“本学年结束要举行学生画展,进行图画比赛,每班选出一个代表参加学校评选委员会。

在办公室里,班主任幽默地对新来的女教师说:

“你一见面就批评学生,可是学生却都说,“这是位女教师!

她第一次来上课就知道我们大家的名字,真了不起!

图画也画得真好!

……我们就希望这样!

”。

问题:

请结合上述案例和教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改错题 

26.(P82)√

27.(P221)×

改正: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28.(P243)×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

29.(P273)√

四、简答题 

30.(P105~106)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

(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31.(P296-297)

(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 

(5)研究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过程规律,融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个性风格,使学生在整体优化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2.(P310)首先,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其次,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再次,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最后,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论述题 

33.(P327∽331)

(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①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学习活动的完整性,要求既要全面安排各学科的学习活动,又要适当安排活动课程各方面的学习活动。

这些学习活动以直接经验及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只占少量时间,因而是中小学学习活动的辅助部分。

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各具有独特作用,彼此不可代替。

应使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从而发挥中小学课程的整体功能。

②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 

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决定了活动的多样性,多样的学习活动之间又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是指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不同类型活动点的横向联系,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要保证这种“横向联系”。

③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 

在中小学各科学习活动中,贯穿着学生的一般心理活动,即意向活动与认识活动。

各学科的学习活动又具有自己的个性。

课程内部的学习活动方式要反映学科学习的特殊心理活动和一般心理活动,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④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活动的程序性反映了学习活动纵向发展的内部联系,这是不可违背的。

但是,活动的发展还需反映学生认识发展特别是技能与熟练形成的特点。

基本技能的形成、动作自动化的完成需要多次强化和反复练习,因此,学习活动的安排又须具有连续性。

所谓话动的连续性是在活动的纵向发展中连续重复安排主要的活动项目。

(2)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问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

所谓学习量是学生所学习的一切问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总和。

学习活动总量的确定和分配要依据一定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①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②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

③合理设计各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

④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

(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脑力活动为主,同时也有体力活动。

连续或反复进行一种活动必然引起肌肉的疲劳。

解除疲劳的根本方法就是休息。

六、材料分析题 

34.(P298~P300)

(1)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