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doc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doc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体积推导教具、学生自己胡萝卜、小刀等
学习过程:
一、以旧激新:
同学们回忆一下: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视频演示)
2.什么叫体积?
(指名回答,生: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1、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揭题: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其中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圆柱的体积)
二、目标导学:
出示目标,学生默读。
三、自主探究: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
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高,V=Sh)(4)学生自己动手,用胡萝卜演示,小组汇报交流。
通过动手切胡萝卜,让学生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
从心理上认同公式的正确性。
2、实际应用:
(1)出示补充例题:
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
2.1米=210厘米
V=Sh
50×
210=10500(立方厘米)
答:
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②
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0.005×
2.1=0.0105(立方米)
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4)巩固练习
填表:
课本1题
指名做,全班评价、订正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
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V=πr2h)
4、解决问题: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
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杯子的底面积:
3.14×
(8÷
2)2=3.14×
42=3.14×
16=50.24(cm2)
②杯子的容积:
50.24×
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
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学以致用: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3、一根圆柱形柱子,底面半径是0.4米,高是5米。
4、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5、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四、目标检测:
求各圆柱的体积
五、总结评价及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能说出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是“底面积×
高”吗?
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高
V=Sh或V=πr2h
例6:
格式示范:
①杯子的底面积:
2)2
=3.14×
42
16
=50.24(cm2)
10
=502.4(cm3)
=502.4(ml)
答:
因为502.4ml>
498ml。
所以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课堂反思:
这节课学生从回顾旧知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并提出能否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课件观察,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联系,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汇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只是由于圆柱的体积计算起来数据较大,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小数点的位置等细节问题,所以学生常犯的错误不在方法而在于计算。
是在熟悉圆柱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新知的;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
(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课件演示的方法突破了知识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得出了结论,课堂效果显著。
不足:
整体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导致课堂作业没有及时完成;
以后还需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