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主题活动方案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汇编Word下载.docx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主题活动方案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汇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主题活动方案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汇编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即︰开展思想道路德建设教育活动,强化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办好提升市场民文明素质实事,开展典型示范标杆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展教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开展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宣传教育。
组建宣讲团、深入各国有企业、联系扶持村镇开展宣讲,结合党的理论教育,全面解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引导人们省身修德、自我提升。
2、大力开展“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活动阵地和平台,通过举办理论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开设共筑“中国梦”专题专栏等活动,深化干部职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识,引导干部职工实现“陕南强区、幸福”“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开设经贸系统道德大讲堂。
继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形式,以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为主要环节,开展经贸系统道德大讲堂活动,通过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4、开展诚信建设教育活动。
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努力营业造文明诚信的社会环境。
在局机关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促进政德建设,形成良好政风;
在各股室开展“礼貌待人、诚信服务”活动,促进良好行风形成;
在企业开展践行诚信承诺活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培育企业诚信文化;
在经贸系统广泛开展“做诚信守信的文明市民”活动,培育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5、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积极配合党的群众践线教育活动,在经贸系统扎实开展感恩党、感恩人民,感恩社会、感恩工作、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谢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家乡、感恩自然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常怀感恩之心、常立感谢恩之德、常行感恩之举,为建设陕南强区、幸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办好惠民实事,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路德建设。
按照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路德建设设的实施意见》,在经贸系统大力开展“学校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四大工程,继续抓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
以学雷锋活动为重使学雷锋活动常用态化、长效化。
2、开展“社区服务便万家”活动。
广泛开展关心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活动,组织社会自愿者,成立老年服务队、法律服务队、家政服务队等,让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弱势群体的“希望工程”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绿色通道”。
3、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开展“十服务送万家”和“三支四关爱”主体服务活动。
在经贸系统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送法律、送政策、送知识、送温暖、送爱心、送文明、送项目”;
“支农、支医、支教”;
“关爱女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关爱空巢老人”等“十服务送万家”和“三支四关爱”主体服务活动。
(三)开展标杆引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1、扎实开展各类创建工作,树立文明单位创建标杆。
大力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企业、等创建工作,每项创建至少推出1-2个标杆单位,成为全区文明单位学习的榜样。
2、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树立窗口行业服务标杆。
继续深入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活动效果。
年终争创“创佳评差”最佳主管局。
3、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市民推荐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标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市民推荐评选工作,充分发挥选进模范人物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
4、开展行业评优,树立行业个人“十佳”标杆。
在经贸系统开展评选十佳优秀公务员、十佳青年、十佳好婆媳、十佳科技工作者、优秀个人,年终予以表彰命名,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典范的带动和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我局已成立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抽调专职人员负责各项活动的开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形成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督查,夯实责任。
局机关已建立考评督查制度,对“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巩固提高年活动中确定的各项任务随机开展督查。
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按照工作任务量化分解指标,深入到各股室、各企业专项督促检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
(三)各方配合,狠抓落实。
各国有企业,局机关各股室要把此项活动本单位、本股室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努力为活动开展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确保形成合力,使“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主题活动取得最大社会效果。
(四)认真总结,巩固成果。
要认真总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主题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抓不懈,确保使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活动成果惠及社会,惠及民生。
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计划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台风、洪涝、干旱、高温、强对流天气、寒潮、暴雨、大雾、冰冻、霜冻、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都有发生。
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各类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绝对值在大幅度地增加,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在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为主要特点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
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市每天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达到95%以上;
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已经探索建立了市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显著下降,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
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颁布实施;
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
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2.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体现在当前气象业务体系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
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
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撑仍显不足。
4.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工增雨、雷电防御等气象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需求。
5.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健全。
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全社会综合防灾体系不完备。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更加严重威胁。
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国民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
同时,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防(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
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作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
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
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
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并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逐步建立预测、防治、抗御、救援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我市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20**—2020年)
通过加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