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8725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地理必修2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Word格式.doc

C.德国 D.印度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3~5题。

3.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4.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 ()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5.下列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Ⅳ期的是()

A.英国 B.坦桑尼亚

C.尼日利亚D.肯尼亚

6、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B、工业化初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D、20世纪70年代

7、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

B、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

C、加速增长阶段和增长减缓阶段—-“高高低”模式

D、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

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

回答第9—10题。

9、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A、交通易达性 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C、经济区域专业化 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

10、当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的下列形式是能()

11、下列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B、明朝以后,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我们称之为“雁南飞”

C、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人到山东谋生,我们称这为“闯关东”

D、环境差异,是山东人“闯关东”的的基本动因

12、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

C、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13、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处于()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

14、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①不确定性②确定性③相对确定性④相对不确定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5、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

读下图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16--17题。

16、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78%B.23%C.87%D.38%

17.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18、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A.60亿左右B.20亿左右C.16亿左右D.12亿左右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20.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国家是()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21~23题。

2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2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沙C.非洲D.北美洲

2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

24、我国人口的现状是()

A、总数和欧洲相当B、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C、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D、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西北部

25、影响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的因素是()

A、水源B、矿产

C、生产力发展水平D、气候

26、北半球20度---40度纬度范围内人口总数接近全球人口总数的50%,而同纬度范围的南半球不足5%,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此纬度的平原面积大B、北半球此纬度的温度更适宜

C、南半球此纬度的降水少D、南半球此纬度的陆地小

27、巴西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高原地区,其影响因素是()

A、河流B、地形

C、土壤D、气候

读下图,①---④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判断回答28—30题。

28、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自然增长率按递增排序为()

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29、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30、四城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5分)

31.读“人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图中A阶段主要特征是: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自然增长率,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

状态。

(3)图中处于增长减缓阶段是

(填字母)。

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4)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是阶段(填字母)。

(5)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6)我国人口增长阶段正处于阶段。

32.图1-1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AB

图1-1

(1)A表示____________

国家,B表示___________

国家。

(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_,B

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_______,B国较_。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哪种好,为什么?

答:

,理由是

(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3分)

资料1:

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

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

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

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