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1Word格式.docx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1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
a2+b2=(a+b)2-2ab,(a-b)2=(a+b)2-4ab.
公式拓展: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6、幂的运算性质:
①am×
an=am+n.如:
a3×
a2=a5;
②am÷
an=am-n.如:
a6÷
a2=a4;
③(am)n=amn.如:
(a3)2=a6,(3a3)3=27a9,④(ab)n=anbn.⑤(
)n=aˉnbn
⑥aˉn=
,特别:
(
)ˉn=(
)n.如:
(-3)ˉ1=-
,5ˉ2=
=
,(
)ˉ2=(
)2=
⑦a0=1(a≠0).如:
(-3.14)0=1,(
-
)0=1.
7、二次根式:
①(
)2=a(a≥0),②
=丨a丨,③
×
,④
(a>0,b≥0).如:
①(3
)2=45.②
=6.③a<0时,
=-a
.④
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
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注:
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a,那么,这个数就在于叫a的平方根(或叫二次方根)。
a叫被开方数。
开平方中被开方数a必须大于等于零。
②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它们是互为相反的数)。
这两个根中的正数根,叫做算术平方根。
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负数没有平方根。
③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a的立方根。
3开立方的根指数。
正数、负数和零都能开立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零的立方根是零。
8、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
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
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
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补充:
斜率: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①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kx+b(k≠0)
②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③由直线在
轴和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
式方程,简称截距式:
④设两条直线分别为,
:
若
,则有
且
。
⑤点P(x0,y0)到直线y=kx+b(即:
kx-y+b=0)的距离:
10、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
(1)概念:
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
设有n个数x1,x2,…,xn,那么:
①平均数为:
②极差:
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
数据
、
……,
的方差为
,则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的标准差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频率与概率:
(1)频率=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P表示一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0≤P(A)≤1;
P(必然事件)=1;
P(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3、锐角三角函数:
①设∠A是Rt△ABC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
sinA=
,∠A的余弦:
cosA=
,∠A的正切:
tanA=
.并且sin2A+cos2A=1.
0<sinA<1,0<cosA<1,tanA>0.∠A越大,∠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
sin(90º
-A)=cosA,cos(90º
-A)=sinA.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0º
=cos90º
=tan90º
=0,sin30º
=cos60º
,sin45º
=cos45º
,sin60º
=cos30º
,sin90º
=cos0º
=1,tan30º
,tan45º
=1,tan60º
.
④斜坡的坡度:
i=
.设坡角为α,则i=tanα=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
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则P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P1(a,-b),P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P2(-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3(-a,-b).
(2)坐标平移:
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向左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向右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
向上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向下平移h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如:
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7,1).
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1.定义:
一般地,如果
是常数,
,那么
叫做
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三要素:
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①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
时,开口向上;
时,开口向下;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
.特别地,
轴记作直线
.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
开口方向
对称轴
顶点坐标
时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轴)
(0,0)
(0,
)
0)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
,∴顶点是
,对称轴是直线
(2)配方法:
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
),对称轴是直线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
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及y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
5.抛物线
中,
的作用
(1)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中的
完全一样.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
①
时,对称轴为
轴;
②
(即
同号)时,对称轴在
轴左侧;
③
异号)时,对称轴在
轴右侧.
(3)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与
轴交点的位置.
当
时,
,∴抛物线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
与
轴交于正半轴;
轴交于负半轴.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
轴右侧,则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一般式: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3)交点式:
已知图像与
轴的交点坐标
,通常选用交点式:
7.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轴与抛物线
得交点为(0,
).
(2)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①有两个交点
抛物线与
轴相交;
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
轴上)
轴相切;
③没有交点
轴相离.
(3)平行于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同
(2)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
标为
,则横坐标是
的两个实数根.
(4)一次函数
的图像
与二次函数
的交点,由方程组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
有两个交点;
②方
程组只有一组解时
只有一个交点;
③方程组无解时
没有交点.
(5)抛物线与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
若抛物线
轴两交点为
16、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º
(n≥3,n是正整数),外角和等于360º
17、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①a:
b=c:
d
ad=bc②a:
b=b:
c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交换内项)
(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
(4)合比性质:
(5)等比性质:
黄金分割
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BC(AC>
BC),并且使AC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AB
0.618AB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
a∥b∥c,直线l1与l2分别与直线a、b、c相交与点A、B、C
D、E、F,则有
(2)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BC中,DE∥BC,DE与AB、AC相交与点D、E,则有:
*18、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Rt△ABC中,∠ACB=90o,CD⊥AB于D,则有:
(1)
(2)
(3)
19、圆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