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278795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同诊断标准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及预后完整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对象

  本研究系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已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9-IRB-066)。

纳入标准为:

(1)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存活>14d的早产儿;

(2)诊断符合2001标准的中重度BPD或14日龄至校正胎龄36周因肺实质性疾病和呼吸衰竭而死亡[2]。

排除标准:

(1)住院过程中家属放弃治疗者;

(2)存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致死性先天畸形患儿。

共157例早产儿纳入研究。

二、两个诊断标准

  1.2001标准及分度

  吸氧至少28d,对于出生胎龄<32周者,在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进行评估;

出生胎龄≥32周者生后56d或出院时评估:

不需吸氧者为轻度;

需吸氧,吸入氧浓度(fractionofinspiredoxygen,FiO2)<0.30为中度;

需吸氧,FiO2≥0.30或需正压通气者为重度。

  2.2018标准及分度

  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伴有影像学证实的持续性肺实质病变,校正胎龄36周时至少连续3d需要以下呼吸支持和FiO2才能维持氧饱和度0.90~0.95。

(1)Ⅰ度采用FiO2为0.21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oninvasive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IPPV)和流量≥3L/min的鼻导管;

FiO2为0.22~0.29的流量1~<3L/min的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FiO2为0.22~0.70的流量<1L/min的鼻导管。

(2)Ⅱ度采用FiO2为0.21的有创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PPV);

FiO2为0.22~0.29的NCPAP、NIPPV和流量≥3L/min的鼻导管;

FiO2≥0.30的流量1~<3L/min的鼻导管或头罩吸氧;

FiO2>0.70的流量<1L/min的鼻导管。

(3)Ⅲ度采用FiO2>0.21的有创IPPV;

FiO2≥0.30的NCPAP、NIPPV和流量≥3L/min的鼻导管。

(4)ⅢA度因持续性肺实质疾病和呼吸衰竭而早期死亡(14日龄至校正胎龄36周内),排除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singenterocolitis,NEC),重度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IVH),败血症等其他原因死亡者。

三、研究方法

  回顾性查阅患儿住院病历,收集围生期、住院资料,并查阅随访门诊的随访资料。

(1)围生期指标包含患儿母亲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前激素的应用、分娩方式。

(2)临床指标包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Apgar评分;

住院期间的原发疾病和并发症包含为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infant,SG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emodynamicallysignificantpatentductusarteriosus,hsPDA),新生儿肺炎,败血症,NEC,IVH,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EUGR),PH;

住院期间的呼吸治疗包含各种呼吸支持模式、参数及持续时间等。

(3)随访资料包含校正胎龄36周时的呼吸支持模式及FiO2、出院后是否家庭氧疗。

患儿出院后定期接受门诊随访至校正年龄18~24月龄,包括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神经行为评估以及各种并发症如PH,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肺动脉压力。

SGA、NRDS、NEC、IVH、EUGR、新生儿肺炎、败血症诊断参考《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5]。

hsPDA定义为动脉导管直径>1.5mm,存在逆行降主动脉血流,左房/主动脉根部直径>1.4[6,7]。

PH定义为14日龄后因持续性肺部疾病或氧依赖基础上出现的肺动脉压持续增高,即肺动脉收缩压大于体循环收缩压的50%或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收缩末期室间隔位置比较平坦或凸向左心室[8]。

  根据2018标准对研究对象重新分度[4]。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2组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

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法。

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情况

  157例患儿中男100例(63.7%)、女57例(36.3%),出生胎龄(28.0±

1.5)周、出生体重(1080±

240)g,死亡26例。

二、按不同标准分度

  157例患儿按2001标准分为中度62例(39.5%,其中13例患儿校正胎龄36周时接受FiO2<0.30的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重度84例(53.5%),另有11例(7.0%)于校正胎龄36周前死亡。

按2018标准分为Ⅰ度51例(32.5%),Ⅱ度29例(18.5%),Ⅲ度66例(42.0%),ⅢA度11例(7.0%)。

三、不同标准下BPD患儿临床资料的比较

  2018标准Ⅰ度与2001标准中度、2018标准Ⅱ度与2001标准中度、2018标准Ⅲ度与2001标准重度、2018标准Ⅲ及ⅢA度与2001标准重度比较,各项围生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除2018标准的Ⅱ度患儿高氧暴露(持续3d以上FiO2>0.60)比例明显大于2001标准的中度BPD患儿(χ2=4.459,P=0.035,表2)外,2018标准Ⅰ度与2001标准中度、2018标准Ⅱ度与2001标准中度、2018标准Ⅲ度与2001标准重度、2018标准Ⅲ及ⅢA度与2001标准重度BPD患儿比较,合并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四、不同标准下BPD患儿的近期预后

  2018标准的Ⅱ度患儿总用氧时间、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2001标准的中度BPD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95、-3.750、-2.073,P=0.003、0.000、0.038,表3)。

2018标准BPD的病死率为16.6%(26/157),2001标准中重度BPD病死率为10.3%(15/146)。

2018标准Ⅲ及ⅢA度患儿的病死率明显高于2001标准重度BPD组(χ2=5.357,P=0.021,表3)。

死亡的26例患儿中20例(76.9%)伴有PH。

讨论

  随着围生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BPD的发生率并没有下降,同时因极不成熟早产儿存活率升高,甚至还呈上升趋势。

2005—2014年Vermont-Oxford数据库以及近20年的NICHD新生儿研究网络的资料均支持这一结论[9,10]。

我国早产儿BPD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出生胎龄小于28周BPD的发生率从19.3%上升至51.7%[11,12]。

BP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是早产儿众多临床试验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衡量不同医疗中心早产儿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其定义和分度标准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是保证研究质量的前提。

  1967年Northway等[1]首次提出BPD时,主要描述NRDS早产儿在长时间机械通气和高浓度氧疗后出现的具有特征性胸X线片改变的慢性肺部疾病。

此后,BPD的定义及命名一直存在争议。

2001标准提出了以校正胎龄36周(出生胎龄<32周)或出生后56d(出生胎龄≥32周)时的氧浓度和呼吸支持模式为依据进行分度。

随后,该定义和分度标准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包括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但由于不同NICU中心早产儿的目标氧饱和度和临床给氧指征不统一,使校正胎龄36周的实际氧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不同中心之间BPD的发生率[4]。

2003年,Walsh等[1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BPD的生理学定义,即校正胎龄36周进行"

空气挑战测试"

,如空气吸入下维持经皮血氧饱和度>0.88的时间<60min,则定义为BPD。

该生理学定义使BPD诊断率下降10%,且不同中心之间的差异减小,Walsh等[14]认为该定义更适合不同中心之间关于BPD预后的比较。

  随着NICU中救治的早产儿人群的逐渐变化和呼吸支持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有BPD定义已无法契合现今临床实践及研究的需要。

例如高流量鼻导管的应用已经使许多患儿的BPD程度无法用2001标准进行分类,或可能被错误地进行分类[3]。

本研究中有13例患儿校正胎龄36周时的呼吸支持为FiO2<0.30的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按2001标准,FiO2<0.30,将其归入中度BPD,然而高流量鼻导管可产生一定的压力[15],若将其视为正压通气,则可能被归入重度BPD,从而造成混乱。

另一方面,2001标准把校正胎龄36周时仍需≥0.30氧浓度的患儿无论是否接受有创机械通气都列入重度BPD,但事实上,这些患儿中疾病严重度的跨度很大,临床结局也大不一样。

另外,2001标准的BPD定义未纳入早期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而这部分患儿,正是最有可能发展为重度BPD的。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2001标准不再契合现今临床和研究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标准把新的无创辅助通气模式和不同氧浓度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拟定了更为细化的分度标准,同时把因为肺部疾病而早期死亡的病例单独列为一组,因此可以更精准地评估不同患儿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根据2018标准,校正胎龄36周时患儿如果不用氧或正压通气,无论前期是否累计用氧>28d,都不诊断BPD。

基于此,本研究仅纳入了校正胎龄36周时需要用氧或正压通气的患儿,即2001标准下的中度和重度患儿。

  不同BPD定义及分度的预后判断也不一致。

加拿大学者研究了不同校正胎龄的氧需求对远期肺部结局的影响,发现校正胎龄40周的氧需求或呼吸支持用于预测远期严重呼吸疾病及18~21月龄神经系统的预后效果最佳[16],但因大部分早产儿校正胎龄40周时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