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7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北京市朝阳区2017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2017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看到匾额,你能联想到的关于“浩然之气”的诗句是什么?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
答:
。
2.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坐落着不少名人故居,齐白石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
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
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
自嘲齐白石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
3.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
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
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的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
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修改前: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A.!
。
B.!
?
C.?
D.,?
4.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
(2)题。
(共4分)
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
它提供了①(保存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
“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
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②(震撼震惊)人心的力量。
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
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提供(gōng)“出”字共5画
B.提供(gōng)“出”字共6画
C.提供(gò
ng) “出”字共5画
D.提供(gò
ng)“出”字共6画
(2)根据语意,在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保存震惊B.保护震惊
C.保存震撼D.保护震撼
5.默写(共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1分)
(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3)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乡野田间。
小路两侧桃花盛开,春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洒落在绿意盈盈的草地上,倘若你身处此情景中,会想到哪句古诗文?
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此句。
(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9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选自《活板》)
【乙】①中华四裔①驰名者,皆景德镇之产也。
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
土出婺源、祁门两山:
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
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粘软。
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
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②一日,然后入缸水澄③以得所需之料。
既澄,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④,以借火力。
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②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盒之类。
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⑤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⑥白泥印成,以釉水涂合其缝,浇出时自圆成无隙。
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
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
(选自《天工开物》)
【注】①【裔】边。
②【入臼舂】放入臼内捣。
③【澄】使液体中的杂志沉淀。
④【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
(倒入)火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
⑤【两破】左右两半。
⑥【埏】以水和土。
6.下面是“居”的四个解释,乙文中“造者居十九”的“居”的意思是(2分)
A.处于B.占C.停留D.居住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
(2)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持就火炀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平如砥。
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活板与瓷器制作的流程。
请你结合乙文第①段的内容,用现代汉语简述瓷器制作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
(6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某班开展了经典名著阅读成果交流与经验分享会,以下是几个小组的展示。
10.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了通过阅读连环画了解名著的经验。
请从他们分享的《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4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以人物为线索梳理了《骆驼祥子》的内容,制作了祥子的人物档案,并从这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中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请你选出与原作内容不符的两项(只填序号),并写出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分)
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主题:
_________
12.第三小组的同学结合着上面三部名著的内容,谈论了名著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请结合下面《论语》的相关内容及你的生活实际,从某一方面谈谈你获得的有益启示。
①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②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③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④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⑤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6题。
(共12分)
【材料一】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京津保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雄安,取自“雄县、安新县”各一字,“雄”字意味宏伟、阳刚、英雄;
“安”字包含稳定、牢固、安康。
。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二】
【材料三】
雄安新区东至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南至保沧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广客专,北至荣乌高速、津保铁路等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
同时具备空港优势,距离北京新机场约55公里,完全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
这里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马河等多条河流在区域内交汇。
摇船入淀,但见浩渺烟波,苍苍芦苇,悠悠小舟,岸上人家,宛若“华北江南”,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条件。
同时,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核心区所辖人口尚不到10万人,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较充裕且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城市基础条件。
13.根据语意,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便于新区规划,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B.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便于新区规划
C.既尊重了历史,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D.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尊重了历史
14.请你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15.综合三则材料,说说雄安新区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有利条件。
16.下列三个选项,不能表现雄安新区未来风貌的一项是____。
(只填序号)(2分)
【甲】水乡花县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①。
【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丙】水汇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
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
[注]①渥城,今安新县。
(二)阅读下面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完成第17—20题。
(共11分)
亲爱的女儿:
你好!
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
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
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
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
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
“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
”此刻,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
在家里吗?
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么样子。
对了,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那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经觉得我可笑了,就像一个清朝的人试图